用實際的購買力水平來計算,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

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規模的指標,而且是最重要的指標。

中國和印度作為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相當,都超過了十三億。

中印兩國的經濟總量差別有多大呢?

下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7年的統計數據:

用實際的購買力水平來計算,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總量超過12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而印度的經濟總量還不到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六。

用國際匯率來計算,中國2017年的經濟總量是印度的四倍多。

但是由於用匯率來計算的經濟總量,沒有考慮各國的物價水平。

用實際的購買力水平來計算,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經濟統計中,很多時候也會用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

而且評估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時,使用購買力平價計算比國際匯率更有效。

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會考量區域內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還有該國的通貨膨脹率,而國際匯率可能會扭曲人均收入的真實差異。

下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7年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估算的各國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

用實際的購買力水平來計算,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差距有多大

從圖中可以看出,用這個方法來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

印度的經濟總量要高於日本,排名世界第三。

用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為印度的兩倍多,差距要遠遠小於用國際匯率計算的經濟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