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城作家地下通道擺攤售書

梨城作家地下通道擺攤售書

7月7日14時許,在原巴州體育館附近的地下通道里,坐著一位50多歲的男子,正捧著一本《十月》雜誌看。他面前鋪開的一張牛皮紙上,擺著三本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名為《草木有情》的書。不時有路人在此駐足,看到牛皮紙上寫的“本地作家簽名售書”幾個大字後,有的會蹲下來認真翻閱;有的看看封底的價碼後,默默合上書走了;也有感興趣的人,邊看邊與售書男子交流。

這位男子便是《草木有情》的作者孫永祥。“我擺攤賣自己的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面對記者他很坦然地說,剛開始擺攤賣書的時候確實是很讓人感到煎熬的一件事,文人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嘔心瀝血寫的書像擺地攤貨一樣擺出來,總是很不舒服的。而且還經常遇到討價還價的人,甚至被人懷疑作家身份,如果自己是一顆玻璃心,根本承受不了。

“我出這些書,書號、編輯、排版、設計、印刷等各類費用加到一起,一本書的成本就有25元,可還是經常有人嫌貴。”孫永祥說,“不過也有令人欣慰的事情發生,支持你的人買你的書會多給錢以示鼓勵,而且我還可以更接地氣地和讀者面對面地交流,他們甚至會很認真地當面對我寫的文章給出一些建議。”

翻開《草木有情》,幾行字立即躍入記者的眼簾:“孫永祥,新疆作家協會會員,祖籍山東榮成,先後生活學習於新疆焉耆、烏魯木齊、庫車、庫爾勒等地,做過教師、公務員。2012年出版30萬字《蟲亦有聲》文集。”

“現在還剩30幾本了。”孫永祥說,他幾乎每天都輾轉於“金三角”附近的幾個地下通道賣書,情況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十來本,不好時也就一兩本。

除了《蟲亦有聲》《草木有情》,孫永祥第三本書的文稿也已見雛形。“通過擺攤賣書,我發現還是有人理解我賣書的行為,願意看我寫的書,產生共鳴,讓彼此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孫永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