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商不尖」爲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現代的許多人,甚至是商人,對“無商不尖”,可能已不知是什麼意思了,因現在的人常說的是“無奸不商”或“無商不奸”。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其實,“無商不尖”是古已有之,其典故與古時買米的量器有關。古時買米以升斗做量器,賣家在量米時會以一把紅木戒尺之類的東西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準足。但在貨款兩清後,賣家為吸引回頭顧,會另外多添點米加在米鬥上,這樣,已經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小撮“尖頭”。這一做法,因很讓客人受用,漸成習俗,成為老派生意人一種招攬生意的招兒。後來這一招不只體現在賣米上,也推廣到其它行業,如去布莊扯布,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買油買酒都會有點兒添頭┅┅這種給顧客額外增加的“添頭”,被舊時商家奉為經商的金科玉律,也就是“無商不尖”。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有人說,後來出現“無商不奸”的說法應是“無商不尖”的訛傳或是後來的新詞語,我卻以為其真正的原因,不是“訛傳”或一句“新詞語”所能概括,這有其歷史演變的過程,也是商人重利、人心異變的結果。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這異變應是從原來商家的給“添頭”到變成“短斤少兩”開始。說到“缺斤少兩”,自然離不開“秤”。據說“秤”乃范蠡所造,他助越王勾踐復國,激流勇退回鄉經商後,見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睛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但他曾苦苦思索數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出外小解,偶然抬頭看見天上的星宿,才突發奇想,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即一顆星一兩重,十三顆星是一斤。從此,作為市場上統一計量的“秤”才得以問世。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然而時間一長,一些心術不正、利益心重的商人,賣東西時開始出現“缺斤少兩,剋扣顧客”的現象。如何杜絕奸商的惡行呢?被後人奉為“中國商業祖師爺”的范蠡當時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種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星”的秤,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意思是: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失去福氣;欺人二兩,則後人無“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陽壽”。范蠡以此告誡同行:商人須光明正大,不能賺黑心錢。

為讓商人不敢賺這種“黑心錢”,自古流傳了一些關於商人“缺斤少兩“遭報應的故事。譬如”十五兩,大火燒“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在某個年代,安徽阜陽地區有一個叫王市集的市場,趕集和做買賣的人很多,那裡的商人賣東西給買主全是十五兩一斤,足秤應為一斤十六兩,從中扣掉了一兩。當時真是“十商九奸,人心不公”,剛開始自然遭人議論、指責,但時間長了,人們也漸習以為常,不爭論了。但人容神不容,神是不會允許商人賺這種“黑心錢”的。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在街上吆喝:十五兩,大火燒┅┅每逢市集他都會這樣成天吆喝,人們都說他精神病,沒人理他。有一天這人突然不吆喝了,就在這一天,平時賣十五兩一斤的小店鋪全著火了;唯有一家沒著火,後來人們才知通這家店鋪每次買賣都是十六兩一斤。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以上的故事雖有點神話色彩,卻可讓世人明白,商人賺“黑心錢”是“人神共憤,天理難容”的行為。這故事也告訴人們,做買賣若賺“黑心錢”,終有一天會被天災治之;而宅心仁厚、憑良心做買賣的人,即使無近利,將來也會有福報。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從“無商不尖”到“無商不奸”的演變中,我們看到,這是因人缺乏“仁心”所致。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意思是:一個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禮呢?一個人要是沒有仁心,如何能講樂呢?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若連最基本的仁德之心都沒有,更遑論其它的事了。因而,要讓“無商不奸”回到“無商不尖”的正道,須先正人心、樹仁心,人人做個有仁德的誠信之人才行。

“無商不尖”為何變成了“無商不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