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告诉你,一个人活得不顺心,源于这5种不明智表现!

  • 点击右上角【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
    ,赠送您国学课堂全网精品微课

王阳明告诉你,一个人活得不顺心,源于这5种不明智表现!

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估计早就被郁闷死了。但王阳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第一种:太在意得失

王阳明曾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不要太在意得失。在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祸福难料,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么用。

第二种:太在意别人的闲话

王阳明曾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别管那些闲话,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早晚都会有收获。

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少不了流言蜚语,别让他人的目光或言语阻断你前进的脚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因为和程朱理学相冲突,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于是很多人开始攻击王阳明,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他们把“心学”斥之为“伪学”“异端”,纷纷上书弹劾王阳明。王阳明对此的反应是不予回应,无辩止谤。

王阳明告诉你,一个人活得不顺心,源于这5种不明智表现!

第三种:经常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擒获宁王后,招致群奸嫉恨。张忠、许泰率领的京边官军进驻南昌后,对王阳明进行百般漫骂,或故意寻衅闹事,但王阳明毫不为所动。

他说“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要控制情绪,一方面,要注意平时在小事上的磨练,让自己看问题不再偏颇,保持中正平和的立场,不偏激,不易怒。时间一长,人本身就会带有一种平和安静的气质。

人们常说一个词,出离愤怒。这时候,热血上涌,人是一只不受控制野兽。做出的决定要么伤人,要么伤己。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纾解自己的怒气,是一种修养和智慧平时注意不要积累情绪,怒火都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要时时沟通,不要把事情闷在心里。也可以在发怒时停止交流沟通,迅速离场。等情绪平复下来,再作打算。

第四种:经常看不惯别人

《传习录》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阳明游南镇时,他的学生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王阳明也曾说过:“见满街都是圣人。”一个人内心恬静,并摒弃了世俗繁琐丑恶,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王阳明告诉你,一个人活得不顺心,源于这5种不明智表现!

第五种:常常沉浸在后悔之中

我们经常后悔,事后常想“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卖,沉浸在后悔之中,既丢失了现在,也失去了未来。王阳明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屡次被朝堂征召讨贼,成了朝堂的兵器,四处平叛杀人。但是他知道,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到伤害,自己必须硬下心肠,迅速平定战乱,与其纠结后悔,不如恢复战后秩序。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何清除心中的杂草。王阳明回答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有害,当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里就会越乱,心中盯着那一块未除的杂草,那心中就杂念丛生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有痛苦纠结,但是面对这些“懊悔”,一定要懂得放下,你越在意,心里就越乱,整个人反而被情绪控制。

—— END ——

欢迎关注【微课国学共享】头条号,一起升级知识系统~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