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嫻:少時成名的謝道韞爲什麼長大就平庸了

曾雅嫻:少時成名的謝道韞為什麼長大就平庸了/

很多人對這位東晉謝道韞才女的認識大都和我一樣,是因為那個著名的“詠絮”事件。那是在謝道韞七八歲時,遇上了某某年的第一場雪,一代名將謝安,也就是她的叔叔忽然在大家聚會時興致盎然地吟出一句詩:“白雪紛紛何所似?”讓家裡的小朋友們來接下句,有個孩子想象力很差還要搶答,說,就像撒鹽一樣耶!隨後,謝姑娘不慌不忙開口了:“未若柳絮因風起。”

有了前面小孩的對比,謝姑娘因這句詩簡直被她的謝安叔叔和同僚好友們視為天才兒童啦。 如果是一個出身平凡的女孩,假使她能吟出比“詠絮”更好的詩歌來,也未必有人會知道,可謝姑娘偏偏出身不凡啊。當時政界流行一個說法,叫“謝安不肯出,將如蒼生何”,就是說,你謝安要是不肯當官,讓老百姓怎麼活啊?而且他的影響還不只是在政界,在文藝界哲學界說起他同樣如雷貫耳,他就那樣輕描淡寫地在自己各色的圈子裡將自己小侄女的才氣天分巧妙地宣傳了出去,現在網絡上什麼第一車模獸獸,鳳姐之類的策劃算什麼,人家都用剩了的東西,若是要提炒作的鼻祖那就是謝老先生啦。

更何況,夠得上跟謝安來往的,都是一些牛人,他們幾乎引導著輿論走向,佔有著傳播資源,他們激動地讓“詠絮”事件在圈子裡躥來躥去,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詠絮”成了全國皆知的秘密,謝道韞就這麼成名了。類似成功例子還可參見孔融讓梨,若不是孔融身為孔子的後世子孫,若孔融的父親不是什麼太尉,一個小孩讓個梨的小事怎麼可能揚名天下呢?

扯遠了,話說回來。大約是應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句老話,究其一生,謝道韞似乎並沒能真正以詩成名,她留給後世之詩,也實在太少了。 我有點小人的揣測,謝姑娘的那些詩未必都是些珠圓玉潤之作,至少它們不會高出“詠絮”的水準,否則,以她家的名望和人氣怎麼也得有一些佳作流傳於世的。

最後說說謝姑娘的歸宿。還是那句話“之子于歸,門當戶對”,謝道韞的婆家自然不差,公公是王羲之——他的簡歷就不用我介紹了吧?小叔子們跟她的兄弟們有一拼,算起來也就謝道韞的老公弱一點,但人家也算是個鑽石男了,長得不錯,品行端正,官也做得不小,幾個元素加起來,謝姑娘也算嫁得不錯的。

只是謝道韞不是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小戶人家的女子,她的參照物是孃家那一堆牛人,以及聲名在外的公公小叔子,想想自己的老公,真覺得自己嫁得太差啦,於是她在某次回孃家時就委屈地抱怨:不意天壤之中,竟有王郎!那意思,王郎就是該死該扔的貨色!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謝姑娘大抵是個心態不平和不大度的姑娘,也可以刻薄地說年幼時人為炮製的一場人氣盛宴給了她莫名的優越感,她在孃家人面前說自己的老公不好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這樣的才女大概嫁給誰都不會有快樂的人生吧?

曾雅嫻:少時成名的謝道韞為什麼長大就平庸了/

曾雅嫻:少時成名的謝道韞為什麼長大就平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