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今天,研究生群,一個畢業多年的師兄自爆當上了副院長。隨之而來,一群恭維附和溢美之詞刷屏。

畢業幾年後,想必你也有這樣的體會。

誰誰又升職了?誰誰又買了豪車?誰誰家孩子是學霸?........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記得研究生畢業前,同導師聊天。他和我說:60歲之前的同學聚會最好不要參加,都是在攀比,沒有什麼意義;60歲之後,就不一樣了,隨著閱歷的增加,塵埃落定,大家反而會看重同學情誼。

想起前一段時間,看到一位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對他的學生說:如果幾年之後,你接到母校的邀請,要求你參加五年一次的同學聚會,那是一件危險的事,你不要去。

可是在這個物慾充斥、攀比成風的社會,沒有人能夠逃脫,如果說成年人尚可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處理,那我們未成年的孩子呢?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該如何在攀比上正確引導孩子呢?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1、告訴孩子物質只是一種資源,不是評價一個人的標準

從我們的孩子3歲開始,就可以教孩子去認識金錢,再大一點,讓孩子通過自己購物,在一個真實社會環境中去體驗物質帶給他的感受。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讓孩子瞭解到物質作為一種生存資源,是可以進行多方面的排列組合的,比如我物質資源少的時候,可以選擇性價比高的東西來生活。想要更高品質的生活,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更多的資源進而來達到。

物質僅僅代表一個人靠努力換來的生存條件,而不是評判一個人的標準。

2、告訴孩子資源是可以通過努力創造出來的

物質是可以通過有效地調配資源來獲取,而資源呢,則是可以被創造的。

引導孩子通過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完成任務,來創造資源,賺取財富。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這樣孩子自然就會知道,財富是通過努力得來的,而不是找爸媽要來的。

3、社會需求本來就分不同的層次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個社會本來就是有人擁有得多,有人擁有的少。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比你好的也有,比你差的也不少,關鍵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想成為更好的人,過更好的生活,就要靠自己不斷地創造資源來達成目標,而不是靠父母的給予和別人的施捨。

4、比目標,不比物質。

社會本來就是多樣的,每一個人,無論老少,都會有社會競爭的屬性。

但是如果僅僅從物質上來比,只能養出片面追求物質享受的孩子。

如果能夠引導孩子,往更為健康、向上的、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方向去比,則是有益的。比如跑步誰堅持的久,字體誰寫的工整,家務活誰做的漂亮等等。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5、縱向比,不橫向比。

多關注自己的孩子,看見孩子自身的進步,客觀評價孩子的成績,放棄“別人家孩子”。

孩子愛攀比?根源在家長;試試這五條,正確引導孩子“攀比”

其實盲目的攀比,也是種自卑。因為父母沒有認識到個體生存的獨特性,還在無意中把自己未達成的願望、自己的焦慮都轉嫁給了孩子。

想讓孩子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下,仍然能夠有自信、有尊嚴地生活,並且勇於追求自己的目標,就要求父母活在當下,不卑不亢,父母做好榜樣,活出健康的狀態,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帶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做好榜樣,身體力行,並給予指導,這才是父母們的應該做的。

育兒就是一場修行,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這個起跑線不是你錢的數量,而是你的眼界,不斷地追求進步,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到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