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村官做到皇帝,死後卻被破棺焚屍

歷史上的皇帝中,他可以說是一部傳奇。他是史上唯一以自己姓氏為國號的帝王,他是從村官做起的一代名將,他是平滅越南、治理越南的英雄,他是替漢族復仇最徹底的快刀,他屠戮戰友保住了漢人不遭胡人亡種,他治理天下發揚光大了中華文明。他是五胡亂世中漢人的驕傲,他的骨灰,卻被政敵當做茶葉生生喝掉,不留一絲一毫餘香……

他從村官做到皇帝,死後卻被破棺焚屍

他是陳霸先。

陳霸先出身低微,擔任“裡司”一職,相當於現在一個小小的村官,或街道辦主任的角色。但陳霸先的志趣顯然不是當一個好村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他雖在社會最底層,卻習文練武,好讀兵書,研習“緯候、孤虛、遁甲之術”,緯候、孤虛、遁甲都是中國古代的預測學,或許,陳霸先已經從中國深奧的預測學裡知道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陳霸先的先祖陳達選擇居住地長興時曾有過預言:“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焉,二百年後,我子孫必瓊斯運”,而慧眼識金的伯樂蕭映好象也已經提前預知了陳霸先的宿命,評價陳霸先說:“此人方將遠大”。冥冥之中,似有天命。

蕭映是陳霸先人生中的“伯樂”,如果沒有蕭映,他或許只是個村官,或者後來的管庫吏而終老一生。當時正是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時代,而蕭映是梁武帝的親侄子,官封新喻侯。他相中了陳霸先,任命他為自己的傳令吏,當然,蕭映也不是平白無故從芸芸眾生中發現了陳霸先,而是陳霸先的突出表現引起了蕭映的重視。首先說陳霸先長得相貌奇特,史書記載他“身高七尺五寸,日角龍顏,雙手過膝”,活脫脫三國時的漢昭烈帝劉備,其次他學問驚人,史載他“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德、才、貌全佔。陳霸先是因為“脫穎而出”而讓蕭映發現了人才,才被破格錄用的。

蕭映是皇親國戚,且手握重權,有這顆大樹罩著,陳霸先可謂官運亨通,先後被提拔為廣州府中直兵參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等職,從“村長”一躍成為省市級幹部。陳霸先的第二個人生際遇來自於越南叛亂,那時侯越南還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名叫交州,隸屬梁朝,交州刺史名叫蕭諮。蕭諮治理交州為政苛刻、殘暴,民心盡失,其下屬德州監李賁發起叛亂,趕跑了蕭諮,控制了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區,自立為帝,國號“萬春”,李賁即為“李南帝”,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政權。國家的一個州鬧起了獨立,這還了得?這就相當於現在的臺獨、疆獨、藏獨、港獨、蒙獨“五獨”一樣,其政策無他,那是堅決鎮壓啊!但梁武帝所託非人,新州刺史盧子雄、高州刺史孫冏相繼敗北被賜死,盧子雄舊部周文育、杜僧明又發生叛亂,負責平叛的總指揮蕭映又病亡於廣州,“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誰能擔此平叛大任?梁武帝最後任命陳霸先為交州司馬、領武平太守,隨新任交州刺史楊瞟交州平叛。陳霸先在交州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三千精兵生擒叛將周文育、杜僧明,三年苦戰收復北越全境,因功加授督七郡諸軍事。

所謂亂世出英雄,陳霸先第三個人生際遇來自於“侯景之亂”。這個侯景雖然是個漢名,卻是個地地道道的鮮卑化羯人。五胡亂華之時,羯族是最不開化、最野蠻、最兇殘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保持著食人的獸性,打仗不用軍糧,而以俘虜的漢族女子為食,稱為“雙腳羊”,漢人被羯人殺得十不存一,到了亡族滅種的邊緣,虧的漢人中出了個民族英雄冉閔,憤起反抗,向漢人頒佈“殺胡令”:“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眾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漢人對羯人懷有滅族之恨,“一日之中,斬首數萬”,二十餘萬羯人屍體遭野犬豺狼所食,侯景及所率部隊便是未被殺盡的羯人殘餘力量。侯景本是梁朝的降將,但他叛亂之後,獸性復發,餓死梁武帝,強娶溧陽公主,殺死三千滿朝文武,廢立蕭綱、蕭棟兩個傀儡皇帝,最後自立為帝,國號“漢”,自稱“南梁漢帝”。一個殺漢人如麻的羯人,竟然將國號立為“漢”,簡直是漢族的奇恥大辱。陳霸先與另一員南梁猛將王僧辯相互呼應平叛,為了加強與王僧辯的團結,陳霸先將五十萬擔軍糧拿出三十萬擔贈給王僧辯,終於解除了王僧辯的疑慮,兄弟齊心,共滅羯族。侯景遭到陳、王所部毀滅性打擊,終至亡族亡種。侯景本人被漢人分而食之,骨灰被摻入酒中喝掉,其五個兒子中,大兒子遭剝皮煮死,其餘四子遭閹割煮死,目前俄羅斯僅存羯人餘種一千餘人。

滅了異族侯景,陳霸先與親密戰友王僧辯卻因為立誰為帝發生嚴重分歧。起初,二人都同意尊先皇旨意立蕭方智為梁王、太宰,承製行事。但王僧辯卻在北齊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改了主意,擁立蕭淵明為帝,以蕭方智為太子。實際上如果這樣做,蕭淵明便成了北齊的傀儡皇帝,北齊文宣帝高洋並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此計成功,漢人將有再次遭到胡人荼毒的危險,因此王僧辯此舉遭到了陳霸先的堅決反對,最後南梁的兩大功臣、曾經的戰友反目成仇。陳霸先果斷決策,奇襲健康,誅殺王僧辯父子,立蕭方智為帝,因功被封為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領揚、南徐二州刺史,成為梁朝唯一的權臣。

陳霸先長得象雙手過膝的劉備,其志向也與劉備一樣高遠。遭逢亂世,蕭方智並非明主,不值得輔佐,於是陳霸先在眾將的擁立下,接受了蕭方智的禪讓,以自己的姓氏為國號,建立了大陳政權,南梁滅亡。陳霸先稱帝,石破天驚。因他襲殺王僧辯,遭到王僧辯餘部的復仇;因他破壞了北齊一統江山的計劃,遭到了高洋部的攻擊;廣州的梁曲江侯蕭勃不滿陳霸先專權為政,派兵北伐;另一名在平滅“侯景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王琳也不滿陳霸先稱帝,擁立蕭方等之子、永嘉王蕭莊為帝,聯合北齊進攻陳霸先。陳霸先創立的陳朝可說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但陳霸先不愧一個“霸”字,雄才大略不亞魏武帝曹操,在他的英明指揮下,退北齊、定蕭勃、敗王琳,最終穩定了南朝國內、國際形勢,因為有了陳霸先,漢人文明在南朝得以保留,免受五胡荼毒亡國滅種,陳霸先本人南征北戰,殺人無數,但後人認為並沒有什麼不對,相反,他被稱為“恭儉勤勞,志度弘遠,江左諸帝,號為最賢”,得名“南朝第一英主”。

陳霸先雖然是篡奪了梁朝江山,卻被歷史學家呂思勉評為“從來人君得國者,無如陳武帝之正者”,再一次驗證了“ 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的鐵律。可惜的是,他襲殺“戰友”王僧辯,引起了千年爭議,而王僧辯的後人,數世之後仍然牢記祖輩之仇,陳後主之時,王僧辯的後人王頒參加了隋滅陳之戰,將陳霸先掘墓焚屍,並命令千餘士兵將陳霸先的骨灰和水分而飲之,和當年羯人侯景的下場一樣。霸先英勇霸一世,後主昏庸後世羞。大概陳霸先怎麼也想不到,他長得象劉備,也創建了超過劉備的基業,而其亡國子孫陳後主,其昏庸無能竟然超過了扶不起來的阿斗吧!(陸棄、孫玉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