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2月2日中國、加拿大和美國的古生物學家宣佈,在緬甸發現一隻如蜂鳥般大小、幾近完整的小鳥,被包裹在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取名“煎餅鳥”。該枚古鳥琥珀長約7釐米,沿冠狀面剝蝕,鳥頭頸部羽毛清晰可見。專家稱“煎餅鳥”系死後被包裹進樹脂,是目前緬甸琥珀中最完整的古鳥標本。

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煎餅鳥”標本自然光照片與熒光照片

人們剛在琥珀裡發現了震驚世界的“煎餅鳥”。而就在幾天之後,又有一隻琥珀裡的小蜘蛛橫空出世。有人該說了,這有什麼,我家也有啊。

那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長著尾巴的蜘蛛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研究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長長的尾巴,填補了蜘蛛起源的關鍵環節。相關成果於2月6日發表在英國《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

緬甸琥珀標本

蜘蛛是自然界的常見動物之一,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蜘蛛化石產生於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中期,但由於早期蜘蛛化石稀少,儘管近100年來科學界一直在探索蜘蛛起源,人類對這種動物的早期演化依然知之甚少。

此次發現的蜘蛛化石保存於一億年前的四塊緬甸琥珀中,雖然長度只有3毫米左右,但完整度極高。在蜘蛛身上發現的細長尾須,令研究人員非常驚喜。

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應氏奇美拉蛛形態構造

a 外形

b 須肢

c 螯肢,箭頭指示櫛狀刺

d 須肢端部放大

e 步足,箭頭指示後跗節上的感覺毛

f 紡絲器及絲腺

g 腹面整體特徵

h 腹部特徵

蜘蛛的祖先曾經如蠍子般,擁有細長的尾巴,對外界具有感知作用。隨著繁衍,蜘蛛的尾巴逐漸退化。蜘蛛身體上的絲腺和觸肢,取代了尾巴的功能。“由於早期蜘蛛化石極其稀少,學界對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歷史知之甚少。過去發現的類似化石,保存並不完好,特別是紡器結構不清楚,無法確定標本是否屬於蜘蛛。因此,蜘蛛的長尾何時開始存在,如何進化成為學界的難題。”王博稱。

據瞭解,此次發現的應氏奇美拉蛛標本來自於1億年前白堊紀,長度均接近3毫米。琥珀內非常完好地保存了蜘蛛的尾部,為研究古老蜘蛛的起源打開了突破口。王博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X射線斷層成像系統等技術,對標本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發現,應氏奇美拉蛛像一隻長了尾巴的蜘蛛。該化石呈現了蜘蛛基幹類群的關鍵特徵,為了解蜘蛛的外形、紡器和觸肢器的進化過程提供了關鍵證據。

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黃迪穎團隊則認為,該化石不僅可以通過肢體結構判斷為蜘蛛目,最特別的它是具有一條細長的尾須,超過身體的1.5倍長,具有70多節,每一節都有一圈細長的剛毛。關於本次發現的“怪物蜘蛛”的起源,黃迪穎認為,其祖先可以追溯至在美國紐約的泥盆紀(距今約3.59-4.19億年)地層中發現的碎片化石“Attercopus”,因為它們都具有蜘蛛特有的螯肢構造及長長的尾須。

琥珀您見過“長著尾巴的蜘蛛”嗎?

王博認為,該“怪物蜘蛛”化石呈現了蜘蛛基幹類群的關鍵特徵,一直以來,學界認為蜘蛛起源的關鍵化石應該在石炭紀或者更古老的地層中發現,這些化石的出現對現有的蜘蛛定義提出了挑戰和驚喜。“奇美拉蛛是歸蜘蛛目,還是作單獨的目出現,還需要更多的化石和進一步研究,這也表明琥珀研究的科學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