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又到了清凉的露肉季,估计很多人都像小编一样在后悔——平常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吃大餐要花钱,健身要花更多的钱,感觉做了个无论怎么样都亏本的买卖?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每当这个时候,那些“三天瘦五斤”、“七天瘦10斤”的“骗子减肥法”就占领了广大市场,忙着辟谣的小编最近又发现了一个卷土重来的热潮——负卡路里食物。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比如苹果、西芹、燕麦、黑咖啡,号称吃得越多瘦的越快。听上去这么诱人的方法,难怪年复一年都有人在实践,她们真的瘦下来了吗?负卡路里食物真的存在吗?

“负卡路里食物”是一种什么说法?

众所周知,每种食物都含有一定程度的卡路里,来提供我们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在吃进“卡路里”的同时,我们消化食物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人体在消化食物时消耗能量的过程,被称为食物热效应。这就为“负卡路里食物”的说法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当

食物热效应>食物本身的热量时,就等于消耗>摄入,你就会越吃越瘦。

举个例子,我们吃下了100大卡的食物A,但是在消化A时居然花了150大卡,等于你吃进去-50大卡的食物。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食物热效应是怎么衡量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真的有“负卡路里食物”的存在吗?这些仍然都是问题。

“负卡路里食物”是不是真的存在?

让我们再次请出“食物热效应”这个专业名词,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食物种类不同,摄入量不同,烹饪方式不同,都会影响消化时所需要的热量。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一般来说,当烹饪手法和其他油盐酱醋配料都相同时——

蛋白质热效应≈本身热量的25%~30%

碳水化合物热效应≈本身热量的5%~15%

脂肪热效应≈本身热量的5%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这也是为什么摄入脂肪多更容易胖的原因。至少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消耗>摄入能量的食物,即使最难消化的也不会超过35%。所以,负卡路里食物并不真实存在。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那些欺骗你的“负卡路里食物”

既然负卡路里食物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科普贴”,小编在微博上搜到这些内心真的是崩溃的,感觉是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就瘦了”的巨大阴谋。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首先芹菜、苹果、奇异果等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只能说它们本身热量并不高,但是消化时所需的热量也只有本身热量的15%左右,比如啃一根芹菜大概摄入量6大卡,但是消化它只需要1大卡。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牛奶、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富含的热量也不低。所以不管你吃多吃少,都不可能达到负卡路里的标准。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唯一在理论上能达到负卡路里食物标准的就是冰水了,至少水本身不含任何卡路里。但是你喝一杯300ml的冰水,最多只能消耗2~3大卡,想要靠喝冰水来减肥,大概一天要喝100多杯吧。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食物热效应”要怎么提高?

所以想靠负卡路里食物来减肥是没戏了,但是食物热效应的确可以提高,让我们的身体在消化食物时消耗更多的热量,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运动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有研究表明,在有效运动1个小时之内(有效运动≈有氧达到40分钟以上或无氧1个小时)再吃东西,那么消化时所消耗的热量也会相应增加7-8大卡。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不过你运动都消耗两三百大卡了,这个增加真的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所以想单纯靠吃来减肥这件事情,目前为止并不成立。节食容易反弹,负卡路里食物又不存在,我们还是乖乖健康得吃+有效得动吧!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Let's Keep Fit with ELLEfit!

揭开一个“你们都胖了我却瘦了”的惊天骗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