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又該怎樣去感受和透視「中國精神」?

作者|趙厚成 李振東 董向春

今天,我們又該怎樣去感受和透視“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到底在哪裡?近日,很多媒體怒批。作為一名學員,讓我們暫時忘卻上課和作業的間歇性匆忙,暫時忘卻背題和考試的短暫性乏味,暫時忘卻“攝像”和“跟拍”的長久性無奈,用心靈去感受和透視“中國精神”。

1

浩浩華夏,文明流長,泱泱中國,精神永繼!

在我心中,“中國精神”博大精深,是神聖和偉大的。大膽一點地說,“中國精神”包含了世界各國的“精神”。

回顧歷史,上下五千年,每一段每一節都書寫著中華精神,像一首古老的詩篇,也像一幅長長的畫卷。

“精神”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氣質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響著民族的生存發展。“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愛國主義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樑,是堅強不屈的中國魂,它是中國人民跨越艱難險阻的精神力量,也是全人類的精神寶庫。

2

從中國足球看中國精神

說起中國足球,不得不說當前的俄羅斯世界盃。

韓國隊在他們最後一場比賽中,2比0擊敗世界盃衛冕冠軍德國隊,將德國隊淘汰出局。這支球隊,用奔跑和拼搏把1%的希望變成了100%的驚歎。但在回國舉行的發佈會上,居然有球迷向他們扔去臭雞蛋,教練率全隊鞠躬致歉。對此,中國網友紛紛表示:韓國球迷要求這麼高?還要怎樣?對中國足球應該扔什麼?

足球,是與戰爭最接近的體育運動,被稱為“現代戰爭”。不知從何時起,罵日本右翼和罵中國足球已成為中國輿論的“政治正確”,終於13億中國人都找不出11個能踢好足球的人來!白巖松在直播俄羅斯世界盃開幕時說,中國除了足球隊外,其他都到了世界盃。網絡流行語說得好,扎心啊,老鐵!

足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力量、技術、體力、技巧、配合結合得完美無缺的運動。有人說,亞洲人根本不適合練足球,黃種人怎麼與別人拼身體?但韓國隊就是拼下來了,把世界第一的衛冕冠軍拉下馬。

中國精神是什麼?是勇敢、自強,傳統文化之精華;是自信、堅強,民族精神之象徵;是敢為人先、拼搏進取,時代精神之載體……在世界盃之際,不少人調侃“中國足球”,然而,另一條消息卻振奮人心:

“中國女足在3比0完勝菲律賓隊後,以提前一輪的姿態從外圍賽出線,鎖定了明年法國女足世界盃除東道主之外的第一張門票。”

還記得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時,國際奧組委宣佈2008年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我清楚記得,在那一刻所有代表團的成員都泣不成聲,中國人民相互擁抱歡呼雀躍,相信每一箇中國人今天再看到這一幕時還會潸然淚下。

沒錯,就是那一刻,舉國上下一片紅色海洋,“中國精神”在那一刻像原子彈爆發般噴向世界各地。

3

從演藝明星看中國精神

從前,長輩問我們長大了想幹什麼,我們都會十分乾脆地回答,當科學家、當醫生、當解放軍;而現在,恐怕有很多小朋友會說,“我以後要當明星”。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多人的目標不是升官就是發財,而當明星更能名利雙收。有的把大多時間拿去追星、去崇拜偶像,有的整天琢磨如何“網紅”。於是為了出名,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根本沒有底線。

當前,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各行各業都不怎麼景氣,唯娛樂業卻一路輝煌,片酬一年一個臺階,30年裡漲幅超過5000倍。古今中外,有哪個行業的價格可以30年增長5000倍?當國人把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我們就離科學越來越遠、離思想越來越遠,就離危險越來越近、離迷失越來越近。我們再沒有理由無動於衷了。因為,這已經預示著“中國精神”的危機到來了。

試問,在演藝明星地位和財富如日中天的社會里,公務員是否會安心公正地做官,法官是否會安心公正地辦案,軍人是否會安心無私地奉獻。

不知道我是否有強迫症,怎麼又胡亂地把演藝明星與“中國精神”強拉硬拽地再次放到一起。但事實上,某當紅明星就獲得了“國家精神造就者獎”。我完全支持和贊同崔永元所說:“一個真敢發、一個真敢領”。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這些娛樂明星眼裡根本就沒有敬畏字眼。他們敬畏過規矩嗎?如果敬畏怎會有偷稅漏稅和陰陽合同;他們敬畏過道德嗎?如果敬畏怎麼會有不知羞恥和奢侈浮華;他們敬畏過良心嗎?如果敬畏怎麼會有貪婪漠視和良心發黴。

精神一變天地寬。中國精神浩瀚如海,必須撥亂反正,才能使其大氣象、大氣魄顯現無遺。

4

從中國軍人看中國精神

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軍人也同樣。長征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軍隊和中國軍人精神的真實寫照。我們的一切勝利,都可以從“中國精神”這裡找到源頭。

抗戰勝利5年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和中國軍人在朝鮮戰場上演出了一場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話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以弱勝強的戰爭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和軍人,創造過中國軍隊和中國軍人在朝鮮戰場那樣的輝煌。以前沒有,以後也估計不會再有。

就拿上甘嶺戰役來說,美集團軍原計劃只用2個營的兵力、5天時間、傷亡200人左右拿下上甘嶺。然而,此戰卻打了43天,傾瀉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巨型航彈,整個山頭被削低半米。聯軍最後動用了6萬多人,傷亡2萬餘人,仍未拿下。這場戰爭就是中美兩支軍隊軍人精神的直接對決。

這樣一支中國軍隊和中國軍人的形象,與甲午戰爭時已不可同日而語。有人總結說,甲午戰爭中,中國軍人只有兩種情景,一種是悲慘,另一種是非常非常悲慘。抗日戰爭中,這兩種情景完全改變了,一種是堅強,另一種是非常非常堅強。

再讓我們回到現在。有這樣一支部隊,他們因林而建、依林而生,是世界唯一一支用於守護生態環境的整建制部隊—武警森林部隊。“戰火洗禮七十載”,是對森林部隊最好的寫照。70年來,全體官兵不忘初心、赴湯蹈火、義無反顧,從巍巍興安嶺到高高長白山,從茫茫草原到雪域高原,處處都留下了森林官兵的身影,一副副“煙燻妝”,記載著森林部隊不可磨滅的功勳,也同樣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風彩。

面對轉隸移交,森林官兵的軍旅生涯會嘎然而止,事業和人生都不得不重新設計。可以說,每名官兵都牽涉到父母、妻兒,都會牽涉到“一大家子”。焦慮、無奈、期盼等多種心情交織在一起,但全體官兵使命不忘、鬥志不減,圓滿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特別是今年春防以來,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頻繁發生森林火災,全體森林官兵逆火前行、連續奮戰、不畏艱險、敢打必勝,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滅火作戰任務,大興安嶺原始森林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寧靜。

在我看來,這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懷。這種情懷,何嘗不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又何嘗不是“國家精神”。中國軍人戰之必勝,中國精神永放光芒!

5

從中華歷史看中國精神

懷著這份驕傲與自信,從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追尋到“中國精神”的源頭;從卷帙浩繁的古典書籍中能接受到“中國精神”的濡養;從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感受到“中國精神”的內涵;從日益噴薄的綜合國力能展望出“中國精神”的未來……

“中國精神”源遠流長,是一部發展史,需要不斷傳承、不斷髮展、不斷弘揚,更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

忘不了,在革命戰爭年代誕生的“紅色精神”,忘不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特區精神”,這些精神與“中國精神”一脈相承,相互輝映。

我們國家從來就不缺少精神,讓我們再認真梳理並學習一下這些可貴的精神。

以核心是愛國主義的“五四運動精神”,展現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思想;以堅定的革命信念為最顯著特徵的“井岡山精神”,向世人展示了“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偉大實踐;“長征精神”就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和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1941年前後,八路軍359旅開進南泥灣屯墾,經過艱苦奮鬥,南泥灣成了陝北的“好江南”時形成的“南泥灣精神”;1942年,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上,第一次提出以“艱苦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和實事求是”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

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抗戰精神”;以“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北大荒精神”;用“愛國、創業、求實、奉獻”這8個字書寫的“大慶精神”,還有“西柏坡精神”、“紅旗渠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以及1998年的“抗洪精神”、2008年的“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

這些可貴的“精神”生動詮釋了“中國精神”的真諦,譜寫了一曲曲“中國精神”的動人樂章,鑄就了一座座“中國精神”的不朽豐碑。“中國精神”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燈塔,它將照亮我們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努力奮鬥。

6

中國精神源遠流長,中國精神永放光芒!

中國精神,到底在哪裡?我來回答。就在那裡,就在我們眼前,就在你我身邊,就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命脈裡,就在調整改革的大潮中。

作為武警森林部隊的一員,我想用自己的話語用心感受和透視“中國精神”:它如紅花爾基樟子松般直挺、剛硬,高聳入雲;它如阿拉善胡楊般不倒、不腐,千年不朽;它如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般無垠,悠靜,心曠神怡;它如巍巍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般浩瀚、綿亙,根深葉茂。

新時代,“中國精神”鑄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必定堅不可摧、巍然挺立,必會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