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首談30年說話心得:好好說話不難,難的是讓人舒服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用 實 話 實 說 打 動 人 心」

◆ ◆

文 | 葦杭

會說話有多重境界,一是自己會說話,二是讓別人想說話,會說話。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中國的主持人,崔永元絕對榜上有名。

敬一丹曾在一篇文章中記載崔永元如何主持節目:觀眾一進《實話實說》演播室,就被撩撥得想說話。

“自己會說話,也許不算什麼,引得別人想說話,這是主持人的功夫。”她寫道。

1990年代,中國電視節目“一本正經”,崔永元主持《實話實說》,“歪嘴”一笑,就有連珠妙語,而他營造的真誠平等的對話氛圍,也開創談話類節目先河。

那時,《實話實說》收視率高達5.4%,每年為央視帶來超過6000萬的廣告費,多年後紅遍大江南北的《甄嬛傳》最高收視率為2.867%。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擔任記者11年、節目主持人20年,中國電視談話節目開創者,崔永元主持過的欄目超過1000期,累計“說話”時長超過50000小時。

7月5日,崔永元在喜馬拉雅FM開講《崔永元——像他一樣說話》,首談30年說話心得。

課程一上線,就獲得了熱烈反響。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評論道:我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不是想學說話,只是想聽小崔說話。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小崔剛出來時,總惦記著到了星期天看他

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那時火到什麼程度,可以說是萬人空巷來形容,未到播放時間,一家幾代同堂就早早等候在電視機前。

至今為止,網絡上還流傳著崔永元主持《實話實說》時的幽默段子和妙語集錦。

敬一丹曾經感慨說:

看小崔錄像,那是一樂兒。我常常不把自己當外人地坐在觀眾席上看小崔如何實話實說,每當小崔說出什麼妙語,我就會覺得自己挺不會說話的。

自己不笑專讓別人笑的葛優曾被問到:“有沒有你看得上的主持人?”葛優沉思片刻:“嗯,有。有一丫姓崔的,根本不像丫主持人哪!

有一電視資深專家說:“小崔剛出來,看著好像哪兒不對,有點痞,可又總惦記著到了星期天看他,越看越想看他了。”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主持《實話實說》時,有一期節目是《鳥與我們》,現場爭論鳥籠養鳥問題。

嘉賓譚宗堯認為,用籠子養鳥的人也是愛鳥,誰有能力誰來養鳥。

崔永元提問:“那我們怎樣來考察他有沒有能力?”

嘉賓的答案是考試。

譚宗堯話音剛落,崔永元便認真宣佈:

譚老師說得對,用籠子養鳥也是愛鳥,而且用考試的方法,待會兒節目結束,大家不要走了,譚老師為了表達對你們的愛意,打算把你們關在這個屋裡過幾天,飯菜問題由他負責,順便對大家進行考試,由譚先生出試卷,考考你們誰有養鳥能力,誰沒有養鳥能力。好不好?”

顯然,嘉賓的話語比較主觀,但崔永元並沒有直接否定嘉賓,而是先承認對方的錯誤觀點,並以此引申,得出錯誤荒唐的結論,讓人從結論中領悟觀點的荒謬之處

這樣的處理,既能避免與嘉賓針鋒相對而使他下不來臺,同時還能因為幽默而贏得現場的掌聲,避免氣氛沉悶而尷尬。

而在崔永元說完,現場響起一片掌聲、笑聲。

如果說話的目的是在雙方感到舒服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溝通,且影響別人,那崔永元的說話原則只是讓大家聽懂,並輸出一定的價值。

儘量讓大家聽懂,聽懂之後還讓大家覺得有思想。不能指望大家聽不懂你說什麼,而覺得你有思想。” 崔永元在一次演講中說。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要勇敢地表達,完整地表達,次序地表達

會說話難嗎?如果說難,那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說話,如果說不難,那尬聊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對於說話,崔永元表示,“好好說話不難,難的是說出來的話讓人舒服,使人信服。”

要讓人舒服,使人信服,崔永元認為,聽想說,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首先,需要先聽別人說,聽懂別人說的是什麼。

怎麼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對方已經錄製了對話內容,你負責聽就行。另外一種情況,對方和你正在交流,你不只是要聽,還要回應。

崔永元說,不斷哪一種情況,在聽的時候,都需要良好的心態,將自己的聲音靜音,認真傾聽對方,這樣才能決定是否繼續傾聽,是否聽進心裡,或者如何辯駁。

此外,提高聽人說話的審美,練尖、練順、練正耳朵,使自己的耳朵能聽出弦外之音、話中所藏的機鋒以及奧妙的玄機,以後才能拿來自己使用。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其次是想,崔永元認為,想離不開邏輯。“篩選聽到的話,哪些有理,哪些沒理,哪些適合你,哪些是騙人的,然後把它轉化成自己的營養。”

崔永元說,想其實就是思考,不要將腦子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腦子裡要裝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觀點

最後是說,說是一種表達,“只要你把想聽和想做的都做到了,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被任何人篡改歪曲你的思想觀念,接下來就可以自由地表達了。”

“你一定要勇敢的表達,要完整的表達,有次序的表達,讓人家聽出來你的表達是開放的,是描繪自己心聲的。”崔永元總結道。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寫在紙上的授課提綱

攤開面積比沙發都還大

從一個身經百鍊的主持人身上,你能學到哪些少有人知道的說話本領?

  • 口若懸河不難,難的是點燃別人與你說話的興致,跟誰都能說到一塊去;

  • 開拓話題不難,難的是時刻把握對話節奏,收放自如穩健控場;

  • 打趣逗樂不難,難的是突遇僵局四兩撥千斤時幽默化解;

  • 會說話不難,難的是會“聽話”,聽出弦外之音;

會聽話不難,難的是聽懂之後的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勇敢表達,言之有物。

說話,不是自說自話,多少人只顧自己說得好不好,不管別人是否接收到。

語言是把雙刃劍,一句話可以出奇制勝,一句話也可以令所有前功盡棄,天大的差別,分寸之間。這個永恆的話題,可能沒有人比崔永元有更深的心得。

與崔永元對過話的人幾乎包攬了盡你所能可以想到的各式各樣的人物:從懷揣著不同故事和閱歷的普通人,到風口浪尖的爭議人物,炙手可熱的名流人士,諱莫如深的各界高層..

是怎樣的心態和對話方式讓崔永元敢說敢講,和誰說話都能遊刃有餘、卓見成效?

回溯30年職業生涯,實話實說在數不清的精彩話語交鋒背後,怎麼說話才稱得上是成功的交談?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在已經上線的課程中,崔永元不僅分享瞭如何讓人輕鬆與人聊天,還分享了不同地區,人們說話風格的不同

比如東北人口才很好,很難被打斷。南方人害怕挑戰,言不由衷,有的時候表達不出來,有的時候錯誤表達。

天津人和北京人則另成一派,就喜歡抬槓。如果主持人沒有咄咄逼人,不是特別狠,他都沒什麼心思跟你說,他覺得沒意思。

崔永元說:

我說了一輩子的話,別管對錯。有很多人很欣賞我說話的方式,現在我想把這些經驗傳遞給別人,說俗一點就是教人怎麼說話。


萬一大家把我這個當個規矩,正當的經驗,當個條例,學走了,學著我去說了,最後沒有效果,這不是誤人子弟嗎?這不是把人帶上邪路嗎?所以越想就越睡不著。

然而,睡不著的崔永元並沒有放棄,而是以更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每堂課都認真構思,並親自手寫提綱。

據說,有些寫在紙上的授課提綱,攤開來,面積比沙發都還大。

“崔老師的課很專業,水準非常高,分析的非常實在。他所分析的問題是我們平時沒有去想過的。

並且在節目當中舉了幾個實際的例子,比如如何放鬆,如何讓自己保持適當的緊張,都很容易操作。

網友評價崔永元的課程時,這麼寫道。

洗馬君說

是怎樣的心態和對話方式讓崔永元敢說敢講,和誰說話都能遊刃有餘、卓見成效?

中國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回溯30年職業生涯,在課程《崔永元——像他一樣說話》與你分享那些自由、勇敢表達心聲的故事背後,怎麼用實話實說打動人心。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

*作者:葦杭,喜馬拉雅資深撰稿人。本文屬於喜馬拉雅FM官方微信公眾號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yezizipink),並註明轉載。

以下文章也值得閱讀(點擊跳轉)

崔永元首谈30年说话心得:好好说话不难,难的是让人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