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小記

梨園小記

《梨園小記》

序:中秋佳節,受故友之約至其鄉聚敘。梨園村位於洱源芷碧湖深處,村內古梨樹蒼蔥,庭院錯落,有世外梨園之美稱。愚酣醉,感小村之美,憶大理文化之厚。梨園正與唐玄宗音律院——“梨園”同字同音,且南詔與唐朝若即若離。得感慨,特整理以悅吾友。

梨園小記

洱海之源,蒼山一隅,

蒙舍壘土成家,植梨成園,

顧名梨園。

仲秋天懶,

或蕩槳撐舟或提韁走馬。

晨嘆芷碧浩渺,

夜醉蒼山盈月。

趟地熱騰騰,霧蒸華清,

聞炊煙裊裊,香墜閒雲 。

跋高山,指田黃地遠,心閒手忙,

涉青洲,聽娃鳴水靜,柳瘦花肥。

依蒼蘢古樹,

拾殘葉亦笑豐收。

談黃曆舊事,

摘滿月可憶遠祖。

男人飲辣酣暢,

羨玄宗三宮六院,梨園夜曲。

女人品甜淋漓,

妒玉環裳羽衣,龍宮巧醉。

胸懷天下,未忘:

千年唐盛,六詔南統,皮羅歸義。

心繫粉黛,常念:

梨花千樹,子孫一窩,夢想滿園。

誰不戀?

“梨園”笙歌,蒼洱還笑!

特別感謝:

感謝9歲小兒。因為本人把“皮羅”寫成了“皮邏”。在閱讀本文後,兒子即詢問:皮邏是不是南詔國王皮羅閣?如果是就不應該用“邏”而應該用“羅”。謝謝他的細心和博學。

註釋 :

梨園:有梨園村之意和唐玄宗音律院——梨園之意;

皮羅歸義:皮羅閣歸順大唐並獲得賜名歸義.

蒙舍:蒙舍詔,大理白族多以其為先祖

譯文:

在洱海源頭,蒼山一角,白族先人用土築房,種了許多梨樹,並把這個村子取名梨園。慵懶的中秋,有的人划船渡湖,有的人騎馬翻山,來到小村,無不被小村的靜謐所折服。早晨看著煙波浩渺的芷碧湖,夜晚欣賞淡黃色的月亮掛在蒼山之巔。趟過地熱泉水,您定會沉醉在蒸騰的熱浪裡,暢想唐玄宗和楊玉環在華清池裡貼耳纏綿,難免令人憑添遐想,誕生逃逸現實的衝動。只有看見嫋嫋的炊煙,才又令人想起妻兒老小和為子為父之責。村裡的老人依靠在古梨樹上,有的悠然自得,討論著豐收之年,有的百無聊賴,討論著陳年舊事。男人們舉杯暢飲,總希望事業有成,妻賢子貴。女人們品著甜點,都希望家和事興,青春永駐。無論男人女人,清醒時總愛說古論今。陶醉時都只想著來年梨花盛開,世代子孫延綿,因為擁有一個畫一般的家園,就是擁有一份永不枯黃的夢想。試問,擁抱這樣一個美麗的村子,您還會去豔羨帝王的生活嗎?

映象文山客服電話:157587646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