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行爲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我到底該怎麼辦?!

任何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有可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很可能問過無數遍!

人生的煩惱、焦慮,大多來自於對命運的不可控,對未來的不可知,對選擇的左右為難,對進退的無法把握。勉強做了,又往往將自己置於更紛亂的境地,真是進退維谷,左右為難,到後來甚至於不敢做,不敢為,或者逃避選擇,或者胡亂選擇,使自己的生命狀態處於非常凌亂的境地。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選擇的困惑

人心都希望趨吉避凶,但防不勝防,我們常說無妄之災,天災人禍,時運不濟,那麼,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呢?

可以肯定地回答:有。還且是經過數千年檢驗的方法,這就是易經智慧。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先天八卦

易經的智慧,已經深入中華文明的骨髓,不管是否學習過易經,易經在我們的哲學和文化中已經無處不在。孔子在《繫辭》中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生活中,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會找到自己的解決辦法,然後演繹自己的人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來自學習,或來自本能,或來自經驗教訓,或來自親友的建議,不一而足。

結果不論成功或失敗,大多數朋友對自己的選擇其實都不太滿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如果是選擇的方法有問題,那無論我們選擇什麼都已經錯了,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恐怕都會事與願違,只會增加無窮無盡的煩惱。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煩惱

在正式介紹易經之前,我們大致瞭解一下西方心理學,前幾天我發了幾篇很早以前寫的文章,通過對俠文化心理的分析,簡單介紹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動力系統、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和人格面具,以及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儘管西方心理學流派眾多,但這三家算是比較重要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對西方心理學有一個粗線條的瞭解。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潛意識

中國七情學說:中國傳統上雖然沒有心理學這一提法,但《黃帝內經》在相關的病因學論述中,明確將人的情緒因素作為三因病學中的內因,也就是怒喜思悲憂恐驚七情,是致病的內在原因。七情學說在傳統醫學史上有大量的醫療實踐。同時,中國傳統的心理健康問題,除傳統中醫學,還大量存在於儒釋道三家的理論中。易經為群經之首,對中國文化、中國傳統醫學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這次從易經的角度,看看易經將如何協助我們來解決心理衝突的問題。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熊偉、熊培竹作品《道》

西方行為心理學與易經行為與心理的區別

嚴格來說,兩者之間毫無關係。西方行為心理學是建立在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概念基礎上,探討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而易經探討的,是中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的作用是協調內心,強化行為的執行力。其實中國人經常問的是我該怎麼做,很少關心我該怎麼想。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以後會專門討論。

那麼,易經到底能為我們做什麼呢?

《論語•述而》:“子曰:加(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句話的前半句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孔子50歲學易,但也有學者認為可能在晚年。不管怎樣,我們現在可以明白無誤知道孔子對易經的評價:學了易經,可以不犯大錯。

這就足夠了。

其實,人生只要不犯大錯,或者說,在人生的重大選擇上不犯大錯,那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我們並非聖賢,偶爾有點小錯,無關大局。這些小錯,也許才是生活中的樂趣所在。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樂趣

中國人,或多或少都知道易經。但易經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指出:“《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是為三聖,三古是指易經的體系建設經歷了上古、中古和下古。

易經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源頭,群經之首,對中華文明的誕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現代以來,易經在西方世界也引起極大的重視,有許多機構也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國內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也正在逐漸展開。

易經的地位,簡言之,儒道醫的淵源,中華文明的源頭。當然,風水地理、未卜先知、八字算命、奇門遁甲、吉凶禍福、修仙長生也遵循《易經》。

孔子的《序卦傳》為什麼重要?

作為易經行為與心理研究的開篇,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序卦傳》,這是孔子解釋易經六十四卦為什麼這樣排序的原因。我個人認為這很重要,瞭解序卦傳,就會知道人類社會經歷了什麼,人生到底要經歷些什麼,以及我們現在處在什麼位置上,至於每個具體的階段要經歷些什麼,可以放到具體的卦象中去分析。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歷史

我們這樣來理解六十四卦,把它看成是六十四個多重宇宙,或者平行的六十四個宇宙,你有可能在這六十四個宇宙中生活。實際上,每一卦有六爻,一共是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也是一個世界!我的意思是,你將有可能穿越三百八十四個多重宇宙,或者三百八十四個平行世界。

孔子在《周易•繫辭上》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這段文字非常美,關鍵在於最後兩句,瞭解易經,可以讓我們“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也就是可以無憂無慮,還有能去愛的能力。

樂天知命,天是道的意思,一個人真知道今後會碰上什麼大關大節,早作準備,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們的焦慮,大多是來自於對未來的不可知,以及選擇的困惑,而易經恰好在這兩方面都可能幫助我們,所以可以無憂。無憂即是樂。

“故能愛”三個字非常重要,愛在這裡是動詞,所以能去愛的意思。是不是覺得有點不一樣?土是坤卦的象,像大地一樣敦厚而具有仁的品德,就具備愛的能力了。這裡的愛,是包括對萬物之愛,並不單指男女之愛。

孔子教育弟子,常常因人施教,循循善誘,這樣直接下結論的情況不多,可見其對易經的推崇備至。學易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如果朋友們限於時間精力,我建議至少要將序卦傳看完,以便對人類社會的大致情況,以及人類個體一生中將會碰到的情況有個大致的瞭解。(《序卦傳》的原文我附在文末,文字並不艱深,書名號中的文字就是六十四卦的卦名。)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仁愛

需要占卜嗎?

《荀子•大略》曰:“善為易者不佔。”理解了易經的人,內心不惑,不用占卜。古往今來,真能不惑的人有沒有,有,但他們非聖即賢。話說得很清楚了,我們普通人,內心如果有疑惑,總要想法解決吧?不過我到真有一個不佔的理由,那就是真正瞭解了易經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後,確實可以不用佔,因為你將碰到的事情,已經清清楚楚了,還佔什麼?直接做就行了。

我們不可能避免所有的問題,但如果我們事先能知道可能的危險與麻煩,那就有選擇的餘地,有應對的時間。明白這點,我們就可以從容一些,淡定一點。

易經行為與心理:從容一些,淡定一點,小錯偶爾有,大過絕不犯!

從容淡定

下一章,我們將介紹乾卦的人生,這是易經第一卦,也是一種永不停息的進取人生。這樣的人生會有什麼樣的風景,會遇到什麼樣的坎坷與障礙?朋友們還可以自行判斷一下,這條路,適不適合自己?或者,你已經走在乾卦人生的道路上了,那麼,如何避免孔子所說的“大過”呢?

資料附錄:

《易經·序卦傳·上》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易經·序卦傳·下》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晉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所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