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梟雄還是英雄?只需看他臨死前的69字遺訓就一清二楚

成吉思汗,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喜歡的他的把他稱為一代天驕,不喜歡他的人把他視為殘暴的代表,在世人眼裡,他就是一個褒貶不一的混合體,那他究竟是梟雄,還是英雄呢?


一個人,無論成為英雄,還是成為梟雄,都絕不是偶然的,必定是有經歷和傳奇的,通常都是異乎尋常的磨難和荊棘的歲月鑄就了這些人的錚錚鐵骨,而且磨難好像就是專門為他們設置的一樣。成吉思汗也不例外,他一生中遭遇的打擊無算,特別是他在成為英雄(或者梟雄)的路途上時,經歷的磨難也是常人所不能及不忍的。這裡給大家簡單羅列一下:

幼年喪父之痛。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被同族人殺死,成吉思汗的母親帶著四個孩子在草原上吃盡了苦頭,受盡了侮辱,小小年紀的成吉思汗就體味到了人生的艱辛,世態炎涼。

敵人奪妻之恨。成年後,成吉思汗幸運地娶到了素有“草原美人”之稱的妻子孛兒帖,正當他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一次戰事失利,損兵折將不說,連他的妻子竟然也被對手掠去並佔有,自己的老婆成了敵人的女人,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講是多麼大的恥辱!

兄弟背叛之仇。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成吉思汗逐漸走向成功,有了自己的地盤和團隊,但就在他準備大展宏圖之時,他最信任的安答(結義兄弟,看過射鵰英雄傳的都知道,劇中的郭靖與拖雷就是一對安答)——札木合竟然背叛了他,從背後狠狠地捅了他一刀,差點把命都丟了,最親密的盟友背叛,給成吉思汗上了人生最為殘酷的一堂課。

成吉思汗是梟雄還是英雄?只需看他臨死前的69字遺訓就一清二楚

只有經過煉獄般的磨鍊,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於是他鐵一般硬,鋼一般強,開始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成為一匹信步草原的頭狼。成吉思汗,把正直、堅毅、狡猾和冷酷無情不可思議的集於一身。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後來的歲月中見招折招,遇難呈祥,搶回老婆,殺死叛徒。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隨後,不甘心只做草原主人的他開始的四處征伐,指揮著他的蒙古鐵騎縱橫歐亞大陸,在他的字典裡,只有征服、征服!公元1219年滅亡西邊不可一世的花刺子模,從此,花刺子模在歷史上消失;公元1223年打垮了數量佔絕對優勢的8萬俄羅斯軍團,基輔和俄羅斯城市被夷為平地,一位俄羅斯歷史學家略帶誇張地說:沒有剩下一個能為死者流眼淚的人。

成吉思汗是梟雄還是英雄?只需看他臨死前的69字遺訓就一清二楚

公元1226年8月,65歲的成吉思汗,親率蒙古大軍第四次征伐西夏王朝,就在這次戰役中,不幸落馬受傷,落下病根,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於第二年,即公元1227年,66歲高齡的他又親自率軍攻打金國,由於連年征戰,加上之前的摔傷發作,這位本該退休的老幹部終於病倒了。7月,成吉思汗病情嚴重,他自知人生的大限將至,於是,他帶著人生的遺憾,把他的三兒子窩闊臺、四兒子拖雷叫到病床前,面授了消滅金國、西夏的大計。他給兩個兒子留下的大計呢?《元史.本紀第一》記載: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臨崩謂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言訖而崩,壽六十六,葬起輦谷。

69字遺訓:“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這就是成吉思汗臨死前的69字遺訓。意思是:金國的精銳部隊駐守在潼關,南靠連山,北臨大河,很難攻破。可向宋朝代道征伐金國,宋、金兩國是世仇,我們的要求宋朝肯定會答應,那樣的話就可以直接攻擊金國的首都——汴京(今天開封)。金國的首都危急,肯定會招駐守在潼關的精銳部隊援助,這個時候,就可以迎頭痛擊援助的金兵,必定能夠大勝金國

成吉思汗雖然死了,但後來戰爭發展的態勢與他的設計驚人一致。他的兒子遵照他的遺訓,充分利用金國與宋朝世仇的間隙,主動聯合宋朝,從宋朝的地盤上,直接撲向金,戰局很與描述的驚人的相像,蒙古很快就消滅掉了金國、西夏。有興趣的朋友去找一找善於滅金國、西夏的歷史資料看看。

成吉思汗是梟雄還是英雄?只需看他臨死前的69字遺訓就一清二楚什麼是大略?大略就是有一種超時間、超視距的戰爭眼光,在打仗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將要發生的戰事過程和戰爭結果,戰場就在自己的心裡裝著。雖然滅金和西夏的因素還有很多,但成吉思汗生前,就已經洞穿了蒙古南面中原地區三個國家的情況,明智的抓住了宋、金、西夏三角鼎力,相互角逐,彼此之間都是敵人的機會,採取遠交近攻之法,各個擊破,最終滅掉了金國、西夏,最後,只剩下一個孤孤單單的一個宋朝,對於蒙古來講,就是小菜一碟了。

看到這裡,你覺得成吉思汗是梟雄還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