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大家好,病友們都叫我東姐!

得病伊始,許多人暫時邁不過癌症這個坎,常常會問為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有文章說,美國癌症統計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甲狀腺在這些人群的發病率更高:受過高等教育、白領、家庭收入高、特別關注健康的人群。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同樣發現,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與許多危險因素的暴露有關。除了外部因素(如輻射、放射學檢查)的刺激,包括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人口學因素、既往疾病史等多方面的危險因素,同樣對甲狀腺的健康產生著影響。

為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環境因素

醫源性放射包括X光片、CT掃描、碘治療等。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研究者報導放射治療新生兒胸腺增大會導致甲狀腺癌發病風險增加。同樣,用放射療法治療頸部腫瘤,也會給甲狀腺造成高劑量的輻射。還有研究表明,牙科拍X片造成的輻射(特別是多次暴露)與甲狀腺癌發病風險增加有關。但是,對於放射性檢查暴露與甲狀腺癌發病增加的劑量關係尚不完全明確,因此對於兒童(尤其是女童),應謹慎使用放射性檢查。即使使用,也應使用能達到檢查效果的儘可能低放射劑量檢查。

為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核輻射

甲狀腺癌是日本原子彈爆炸事件倖存者中首先被發現發病率上升的實質性惡性腫瘤。日本的研究學者通過對10萬多名倖存者的隨訪研究發現,核輻射造成甲狀腺發病的風險增加了1.28倍, 而且暴露於核輻射的年齡越小,相對危險度越大,其中20歲之前暴露於核輻射的倖存者中36%的甲狀腺癌發病歸因於核輻射。

1986年俄羅斯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之後的第4年,核輻射區的兒童中就開始出現甲狀腺癌患者,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一度高達到了十萬分之四。核洩漏事故爆發時未滿18歲的人群中,10年內總計出現了約7000例甲狀腺癌。

為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生活方式因素

碘的攝入——碘攝入與良性甲狀腺病變(如甲亢、甲低、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關係已非常明確,但與甲狀腺癌的關係一直存在爭議,其機制也尚不明確。

肥胖——肥胖已被證實癌症相關,如結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對於甲狀腺癌,一項研究發現,體質數BMI數值每增加5,甲狀腺癌發病風險增加33%。在我國,專家學者們綜合分析了21項觀察性研究,結果表明肥胖可以增加乳頭狀甲狀腺癌風險。

運動——韓國近期一項關於女性甲狀腺癌發病預測模型的研究顯示有規律、中等強度(出汗)的運動可以讓女性甲狀腺癌發病風險降低63%,低強度運動(不流汗)能讓甲狀腺癌發病風險降低23%。

壓力——韓國的甲狀腺癌發病預測模型估計,壓力大的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是壓力低的近3倍。

人口學因素

種族——有研究發現,雖然甲狀腺癌可以發生在任何種族的人群中,但在亞裔和白人中更高發。

性別——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是男性的近3倍,雖然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但已有證據表明雌激素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相關,因此科學家認為女性甲狀腺癌風險高於男性也是由於雌激素水平造成的。此外,攝入環境或者藥物中的外源性雌激素(例如口服避孕藥、荷爾蒙治療以及食用使用了生長激素的動物)也會增加甲狀腺癌發病風險。

年齡——甲狀腺癌可能出現在任何年齡段,但是將近2/3的甲狀腺癌發生在20-55歲。

教育和收入——有研究表明甲狀腺癌發病率在受教育程度高以及收入水平高的人群中要更高,此外保險覆蓋率越高的人群甲狀腺癌發病率也更高。

婚育——年齡小於45歲有過生育史的女性甲狀腺癌發病風險是沒有生育史女性的1.8倍,有過流產或者墮胎經歷女性發病風險增加1.3倍,這與流產/墮胎引起的激素紊亂可能相關。此外,女性生理期也與甲狀腺癌發病風險相關,歐洲的研究發現月經初潮晚於15歲的女性甲狀腺癌風險增加2.4倍,年齡小於45歲生理週期不規律的女性甲狀腺癌發病風險是正常女性的3.6倍。

為什麼我的甲狀腺會出問題?

疾病史

家族史——若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存在甲狀腺癌,患病風險會更高。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不僅患結腸癌的風險高,患乳頭狀甲狀腺癌的風險也要更高。

考登病——考登綜合徵是指面部、口腔黏膜、前臂及手臂發生丘疹和結節,並且伴有肺惡性腫瘤/增長的一種疾病。自身患有考登病的人群不僅甲狀腺病變、甲狀腺良性增生的風險大,患乳頭狀甲狀腺癌以及濾泡狀甲狀腺癌的風險也更高。

橋本甲狀腺炎——有研究發現近年來橋本甲狀腺炎發病的增長趨勢與甲狀腺癌趨勢趨於一致,已有證據顯示橋本氏甲狀腺炎可能增加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病風險。

點下面標題看東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