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美國白宮在官網上公佈了於5月3號啟程前往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美國代表團名單。讓我們先看看這些美國代表團成員的背景: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1、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2、美國財政部長斯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3、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4、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5、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6、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7、美國總統國際經濟事務副顧問埃弗雷特·埃森斯塔特(Everett Eissenstat)。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現在,很多人對來華談判人員的分析尚處於鷹派和非鷹派之分,顯然,這樣的分類是不夠理性和專業的。看看上述美方參加貿易談判的代表,除了他們是相應的官員之外,他們很多人其實是專家,而且是對中美貿易研究多年,甚至寫出了很多書籍的專家。因此,中美之間貿易衝突的根源是貿易規則之間的矛盾。那麼,這個矛盾的存在其實是長期存在的,同時也是站在不同角度所產生的不同矛盾。因此,這樣的談判,不是去為了“打仗”,而是需要“求同”。中美貿易談判的核心不是比誰更強勢,而是誰更專業。即,談判最需要專家。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現在看,美方已經派出了夠專業的專家,那麼,中方應該派出什麼樣的專家,中方應該是早已胸有成竹且充滿中國智慧。在此前題下,本人也對這場關鍵性談判的專家思維提供幾點建議: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既然是一場專家級的專業談判,我們可先分析一下美國專家的一些基本特徵:西方國家對專家的詞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發誓,以此為職業”。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如此。對這些專家而言,是不允許妥協的。所謂“妥協”,指的是隻考慮自己的情況,而無視對方的利益。這無疑對中美雙方的談判專家而言,都會有各自的考量。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讓我們先看看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中對專家必須與各種“力量”相抗衡的標準:

·“還是自己更可愛。”

·“達到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不想幹辛苦和困難的事。”

·“不想惹怒別人。”

·“不想失敗。”

·“不想受束縛。”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恐怕這些想法才是每個專家都應具備的,我們不應被這些過往的想法所束縛,而應該盡力把它們扼殺掉。的確,專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理念,而且無一例外地將對方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具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規則。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稱為專家。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中國有個成語,叫自相矛盾。有個賣矛與盾的人,擺攤吆喝:賣矛啦,俺的矛,無堅不摧;賣盾了,俺的盾,牢不可破。這時有人打岔問: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專家,是最善於解決自相矛盾的人。專家最怕固化自我,說過的話,信守的原則,最多不過是當時環境下的應激反應。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每次談判都會遇到兩個法門:一是學習依靠自己;二是學會依靠別人。這看似矛盾,實則是取得成功談判的大智慧。

——依靠自己,不是孤立自己,而是自己撐得起,立得住,才有自己的事業可言。

——依靠別人,不是攀附別人,而是學會合作。把自己的事業與別人的事業凝系起來,才會更容易獲得成就。

應該知道,任何談判本身是矛盾的,中美貿易談判也必然會如此。因此,真正的談判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談判就是在矛盾中前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這反倒是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取得主動地位的重要心態。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因此,真正智慧的談判須遵循下面三個法則:一、世間任何道理,多半會有它的相反面。二者互相矛盾,卻彼此支撐,這才是架構起道理或智慧的本質。二、面對問題,如果你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多半會遭遇與你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三、如果你能找到兩個完全相反的解決方案,你就會發現:在認知更高的維度上,這兩個相反的方案,實際是同一個方案的兩面。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瞭解了一些國際化的一些談判套路,對中國專家參與對美方的貿易談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當然,談判的核心還在於道路和事實。此次美國對中國所採取的報復性多重貿易制裁,無疑違反了WTO的原則,也是美國單邊思維和霸權主義的表現。但是,要將這些事實講清楚,說明白,更加重要的智慧是在彼此矛盾之中,找到中國的主動權。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相信,中國政府定會運用中國智慧,選擇最優秀的專家,並以據理以爭的大國胸懷,取得這次中美貿易談判的階段性勝利!

胡寶鋼:中美貿易談判中的專家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