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美国白宫在官网上公布了于5月3号启程前往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美国代表团名单。让我们先看看这些美国代表团成员的背景: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1、美国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2、美国财政部长斯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3、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4、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5、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6、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7、美国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副顾问埃弗雷特·埃森斯塔特(Everett Eissenstat)。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现在,很多人对来华谈判人员的分析尚处于鹰派和非鹰派之分,显然,这样的分类是不够理性和专业的。看看上述美方参加贸易谈判的代表,除了他们是相应的官员之外,他们很多人其实是专家,而且是对中美贸易研究多年,甚至写出了很多书籍的专家。因此,中美之间贸易冲突的根源是贸易规则之间的矛盾。那么,这个矛盾的存在其实是长期存在的,同时也是站在不同角度所产生的不同矛盾。因此,这样的谈判,不是去为了“打仗”,而是需要“求同”。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不是比谁更强势,而是谁更专业。即,谈判最需要专家。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现在看,美方已经派出了够专业的专家,那么,中方应该派出什么样的专家,中方应该是早已胸有成竹且充满中国智慧。在此前题下,本人也对这场关键性谈判的专家思维提供几点建议: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既然是一场专家级的专业谈判,我们可先分析一下美国专家的一些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对专家的词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如此。对这些专家而言,是不允许妥协的。所谓“妥协”,指的是只考虑自己的情况,而无视对方的利益。这无疑对中美双方的谈判专家而言,都会有各自的考量。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让我们先看看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中对专家必须与各种“力量”相抗衡的标准:

·“还是自己更可爱。”

·“达到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不想干辛苦和困难的事。”

·“不想惹怒别人。”

·“不想失败。”

·“不想受束缚。”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恐怕这些想法才是每个专家都应具备的,我们不应被这些过往的想法所束缚,而应该尽力把它们扼杀掉。的确,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将对方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具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规则。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中国有个成语,叫自相矛盾。有个卖矛与盾的人,摆摊吆喝:卖矛啦,俺的矛,无坚不摧;卖盾了,俺的盾,牢不可破。这时有人打岔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是最善于解决自相矛盾的人。专家最怕固化自我,说过的话,信守的原则,最多不过是当时环境下的应激反应。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每次谈判都会遇到两个法门:一是学习依靠自己;二是学会依靠别人。这看似矛盾,实则是取得成功谈判的大智慧。

——依靠自己,不是孤立自己,而是自己撑得起,立得住,才有自己的事业可言。

——依靠别人,不是攀附别人,而是学会合作。把自己的事业与别人的事业凝系起来,才会更容易获得成就。

应该知道,任何谈判本身是矛盾的,中美贸易谈判也必然会如此。因此,真正的谈判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谈判就是在矛盾中前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这反倒是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取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心态。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因此,真正智慧的谈判须遵循下面三个法则:一、世间任何道理,多半会有它的相反面。二者互相矛盾,却彼此支撑,这才是架构起道理或智慧的本质。二、面对问题,如果你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多半会遭遇与你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三、如果你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案,你就会发现:在认知更高的维度上,这两个相反的方案,实际是同一个方案的两面。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了解了一些国际化的一些谈判套路,对中国专家参与对美方的贸易谈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谈判的核心还在于道路和事实。此次美国对中国所采取的报复性多重贸易制裁,无疑违反了WTO的原则,也是美国单边思维和霸权主义的表现。但是,要将这些事实讲清楚,说明白,更加重要的智慧是在彼此矛盾之中,找到中国的主动权。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相信,中国政府定会运用中国智慧,选择最优秀的专家,并以据理以争的大国胸怀,取得这次中美贸易谈判的阶段性胜利!

胡宝钢:中美贸易谈判中的专家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