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范兒」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作為有著千年文明史的古國,

服裝不僅只是一項蔽體的工具,更與華夏含蓄、包容的精神息息相關,

青衫長袍、襦裙半臂,

它們在悠悠歲月中變化著,也在傳承著……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在天津,有這樣一個家族,一門五代共同的守護著華服的傳承,

交織的絲線延續著家族的信念,

秀美的盤口見證著他們對華服的孜孜追求。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桂榮老師如今已經有七十多歲了,是曾氏華服的第三代傳承人,曾氏華服由曾桂榮老師的爺爺曾新甫老先生創立,當時曾老先生在北京永定門設店製作華服,因式樣新穎,做工精湛,獲得顧客的廣泛讚譽,其中不乏各界名流淑女;後來曾氏華服由曾桂榮老師的姑姑曾玉茹接手,曾桂榮老師說,“我姑姑盡得爺爺的真傳,15歲時就能獨立製作華服了,被人稱為神童哩~遺憾的是姑姑一生沒有子女,就把這項家傳的技藝傳給了我”。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桂榮老師從11歲開始就跟著姑姑製作華服,因其天賦聰慧,領悟力強,很快便掌握了製作技藝,接過了曾氏華服的家業。後來,曾桂榮老師在原有基礎上成立天津五福製衣有限公司,並註冊“福盛”、“大山”兩個商標,專門製作中高檔華服,如今她的兩個女兒邢書和邢晉也接過了母親的衣缽,就連她的小外孫女楊子萱也開始學習華服制作中的盤口技藝,說起小外孫女成為曾氏華服兒童系列代言人,曾桂榮老師甚是欣慰,“這孩子從小心靈手巧,喜歡做手工,希望她能把華服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多年來,曾氏華服始終堅持全程手工精細製作,從繪圖設計、面料選擇再到夾板裁剪手工盤扣、鑲嵌滾工藝,需要十幾個步驟、幾十道工序。其中僅是測量尺寸就要測量36個部位,差一個都達不到完美。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而在面料上選擇上,曾氏華服也不斷與時俱進,不僅有真絲、織錦、棉麻等傳統面料,同時引進蕾絲、歐根紗現代面料,根據顧客的不同穿著需求來選擇不同面料。比如日常場合多以棉麻、混紡面料為主;喜慶場合選擇真絲、織錦面料,演出場合選擇亮麗誇張的面料,其間再輔以手繪、刺繡工藝,使其都能體現它的不同魅力。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在製作上,曾氏華服繼承了傳統的歸拔燙、鑲嵌滾工藝,手工盤扣等幾十道工序做到精工細作。鑲嵌滾邊是華服上的一個亮點,有寬滾邊、細滾邊、單滾邊、雙滾邊等不同的類型,契合了不同類型的華服,在提升華服氣質上起到巨大作用。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氏盤扣都是手工製作,種類多樣, 有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蝴蝶盤扣、吉字扣等,而在與華服面料的搭配上也異常講究,如是單色的華服,就選擇與該面料不同的顏色,起到突出和點綴的作用;如是花色華服,就會選用單色面料做盤扣,此時盤扣作為“綠葉”陪襯。此外,盤扣造型也要根據不同的華服紋樣搭配,其原則是要與面料紋樣相協調,不能過分平淡,也不能過分出挑。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如今,曾氏華服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堅持傳統工藝的同時,融入現代審美元素,傳承著自己的“中國範兒”。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曾氏華服,一針一線成就“中國範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