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轉載請聯繫(微信ID:laodianzhuli)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沒有人能永遠站在時代的巔峰。

最近幾年,受電商衝擊,實體店的生意慘淡到不行。可好景不長,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失,電商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國家一紙文書,更是把電商一巴掌拍回原形,和實體店平等競爭。做電商的都要哭了。

突發!美國全面徵收電商消費稅

近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票數判決,各州有權對互聯網電商公司的跨州銷售徵稅。

這裡有必要做一個說明:中國的商品價格實際上是稅後價格,包括了增值稅等諸多稅項;而美國的商品價格是稅前價格,消費者在最後支付時需要額外繳納消費稅。

長期以來,美國對網購收稅的政策是這樣子的:如果一個網購商家在A州,其在B州沒有實體業務,那麼B州消費者從該商家購物,則可以不用在B州繳納消費稅。

此案後,對電商徵收銷售稅將變成:不管該商家在B州有沒有實體店,B州消費者都必須根據本地消費稅率繳稅。

這次和南達科他州的“鬥爭”,雖然是和傢俱網絡零售商Wayfair打官司,但影響最大的卻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商公司亞馬遜。

在此之前,亞馬遜已經因為在美國全境都拓展業務,與很多洲政府因為徵收銷售稅而產生矛盾。

這意味著,美國的其他州可以(必定)效仿南達科他州要求電商收取銷售稅,部分洲政府將因此增加數千萬美元的收入。而亞馬遜的營收可能會下滑10%!

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

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

事實上,早在1992年,美國政府就因為電商徵收銷售稅的問題進行過爭論,但當時以“業務太小,需要鼓勵發展”為由,不徵收跨州消費稅。

這種規則對實體店很不公平,本來電商就已經沒有了高昂的店鋪租金這一先天優勢。果然,面對自帶“BUFF”的電商,實體店被殺的哀鴻遍野,陷入了倒閉潮。

消息公佈後,零售商們都歡呼不已,這是電商曆史上的里程碑,意味著電商紅利徹底消失,同時也意味著電商和實體店站在同一個起跑線。

他們等這一天等了好久,好久......

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

而對電商來說,好日子則到頭了。

亞馬遜、易貝、esty等電商平臺的股價都應聲下跌。

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

未來5年,中國電商將大洗牌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會好奇,中國如今的零售業和美國很像,實體店大量倒閉,電商蓬勃發展,中國是不是也該對電商徵稅。

但實際上,這種觀點並不算正確。

其一,大部分實體店其實也沒交稅,許多個體戶經營的商店只要不達到一定的營業額是可以免稅的。就算交,其實也只是交小額的管理費。

其二,網絡電商不交稅的其實也只是個人賣家,對於企業經營的賣家,其實早已納入了正常徵稅的範圍了。天貓、京東、唯品會、一號店、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都需要公司簽約,同時用對公賬戶結算,所有的銷售收入回款到公司賬戶。

所以,中國並不會效仿美國實行電商稅,但是,美國的做法卻給了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這個電商大國一個啟示——網購越來越發達,打擊偷稅漏稅肯定是重中之重,畢竟美國通過徵收電商稅一年能增加100億美元以上的稅收呢,中國恐怕只多不少。

也就是說,在未來,國家的徵稅體系大概率會和電商後臺數據對接,而風清很樂意看到這個改變。

長期以來,一些售賣假冒偽劣的商家通過“刷單”刷虛假銷量和好評,破壞了電商的正常競爭,也讓很多人因此對電商“很不友好”。

一旦徵稅體系和電商後臺數據對接,這些蛀蟲將無處隱藏,自己挖的坑還得把自己埋了,想想就很興奮呢!

數據更透明化、交易環境更淨化,未來的電商也將真正走向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中。

所以說,不是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應該是不規範的電商的“好日子”到頭了,而我們樂見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