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爐戰法」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但只成功一次

在時任第九戰區司令官薛嶽總結了前兩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一個新的戰術——

天爐戰法

“天爐戰法”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但只成功一次

按照薛嶽的解釋,天爐戰法就是根據敵人的變化而採取“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手段,逐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在決戰地帶,採用優勢兵力一舉實施反包圍反圍殲,將敵人徹底殲滅掉。

該戰法因為如同在爐子中鍊鐵,又好像慢慢煉丹一樣所以得了個天爐戰的名字。

“天爐戰法”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但只成功一次

在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薛嶽領導中國軍隊和日軍在長沙進行了四次會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前三次,都是以中國軍隊獲勝結束戰鬥。

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嶽使用獨創的“天爐戰法”,我軍以17萬兵力迎戰12萬日軍。最終,日軍傷亡56000餘人,被俘虜。

任何好戰法,都只能用一次。“天爐戰法”也是如此。

“天爐戰法”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但只成功一次

到了1944年5月,日軍第4次向長沙發動進攻時,出現了兩個重大變化。

一是第十一軍司令官換成了橫山勇。別看人家名字中有個“勇”字,他可不僅僅只有勇,還有勇有謀。

這個橫山勇,仔細研究了第三次長沙會戰,拿出了“天爐戰法”的破法。

破法就是日軍的第二個重大變化:這次進攻,橫山勇集中了8個師團又1個旅團的強大兵力。

面對日軍的兩個重大變化,薛嶽則還是沒變,老辦法上陣--“天爐戰法”。

事實證明,老黃曆翻不得喲。

“天爐戰法”一個很霸氣的名字,但只成功一次

第四次長沙會戰一開始,日軍就以8個師團並頭並進,在兩翼得到了有意識的強有力的保護後,36萬兵力在寬度約120公里、縱深約50公里的宏大範圍,向中國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在這樣的強勢碾壓之下,啥材料製作的“天爐”,也會被碾碎的。

果然,戰至6月16日,長沙淪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