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表示阿里寧願餓死也不做遊戲,五月份第一個遊戲馬上上線

談到遊戲,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表示,阿里“寧願餓死也不做遊戲”,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阿里也開始涉足遊戲領域。不過與騰訊的《王者榮耀》不同的是,《旅行青蛙》這款佛系靜置類遊戲也並不算影響“孩子們成長”的那類遊戲。

馬雲曾表示阿里寧願餓死也不做遊戲,五月份第一個遊戲馬上上線

《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同比增長23.0%。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到5.83億人,同比增長3.1%,營收和用戶數量都有了進一步增長。騰訊和網易佔比了超過60%。

如此巨大的蛋糕,作為中國第一大電商企業,阿里巴巴必然會瓜分上一口。

馬雲曾表示阿里寧願餓死也不做遊戲,五月份第一個遊戲馬上上線

《旅行青蛙》是一款佛系的放置類遊戲,在日本沒有火起來,卻在中國成為一款爆款遊戲,在沒有漢化版出現以前,就成功登頂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第一。

4月2日,阿里巴巴在拿下《旅行青蛙》的獨家代理權後一個月,5月9日,《旅行青蛙·中國之旅》在淘寶開放端口,正式內測,在操作上與原版並沒有太大差別,只是畫面上更具有中國特色。

而以阿里電商平臺為背景的《旅行青蛙》在現階段並沒有體現出與電商的有更多的關聯,除了在淘寶端提供入口,可以為阿里帶來更多的DAU、MAU以及更多的使用時長外,新的與電商結合的模式還沒有出現在其中。

不過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可能會產生虛擬交易場景的出現。舉個例子,收集三葉草來兌換商店產品,以後可能會有一些限時活動出現來贈送三葉草,或者以優惠的方式來出售三葉草,更或者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可以發展成將以前的“偷菜遊戲”變為“偷三葉草”,來達到用戶之間的社交意圖。

在與日本遊戲開發公司Hit-Point談合作的同時,阿里影業也參與其中,而眾所周知的是阿里大文娛在內容以及IP衍生上在不斷增加投入,由影視到遊戲,再到周邊,來最大化IP的價值。

《旅行青蛙》也很有可能會參與到更多的內容開發中來,尤其是它所帶有的旅遊屬性,與阿里飛豬也可以產生交集,國內旅遊島國外旅遊的涉及,也可以起到共振作用。

馬雲曾表示阿里寧願餓死也不做遊戲,五月份第一個遊戲馬上上線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過於單一的玩法註定它的生命週期不會長久,《旅行青蛙》在火爆了一段時間後逐漸成為過氣的遊戲,阿里將其嵌入淘寶是否能重新燃起人們對於“蛙兒子”喜愛,還要看阿里後續的投入以及新的模式的開發。

而沒有像騰訊一樣的社交平臺,阿里必然要另闢蹊徑,進行品牌的聯合營銷,IP衍生品零售業務,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到時《旅行青蛙》也許會變得不倫不類,或者徹底毀掉這個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