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鯽魚吃鉤的步驟及漂相反應

今天要講的是鯽魚從發現餌到吃餌的三個步驟,小編回想了一下大家出去吃飯,從到餐廳到吃飽飯也是有步驟的,首先是點菜,然後是拍照,然後才是吃,對不對

當然魚就餌也會有步驟,比如說鯽魚:

第一個步驟:品嚐,鯽魚在水裡面發現鉤餌的時候一般是不會馬上就開始吞食的,而是非常小心的游到餌鉤附近,輕輕的品嚐餌料的味道,這個步驟在漂相上面的表現就是浮漂輕微的上升或者是下降,之後復原。

第二個步驟:試探,鯽魚在品嚐了餌料的味道之後,假如釣餌的味道比較符合胃口,鯽魚就會試探性的拖動餌鉤,但是這個時候鯽魚依然不是在吞餌,從浮漂上看就是漂在輕輕的移動。

第三個步驟:吞鉤,鯽魚生性膽小,在經過一陣對鉤餌的拖咬之後,鯽魚在認為著相對安全的情況下,才會拖動吞食鉤上面的餌料,在這個時候,浮漂就會出現連續的下沉後上浮、送漂、黑漂等等漂相,釣友們就必須在這個時候抓住由於浮漂上升或者下降過程這個頓漂的魚訊,把握好時機提竿。

解析 鯽魚吃鉤的步驟及漂相反應

另外我們再來說說鯽魚這貨的吃相如何:

第一種:送漂

鯽魚吃鉤被稱為紳士式吃鉤,吸吐結合,動作不緊不慢,餌料入口後,先確定味道,再決定是否吸入口中。

若是速度足夠快,剛吸入口中,就會即刻遁走,浮漂的整個過程也就變成了上上下下,緩慢上升的流程,就是所謂的送漂。

送漂根據上升的幅度,劃分為小送漂和大送漂。

比如小送漂,就是浮漂在上下後,上升的過程中,浮漂從原始位置,上浮一到兩釐米左右。這種情況多是小鯽魚在吃鉤,因為吃鉤的幅度太低了,大鯽魚不是這種表現。釣魚人根據這個特徵,提前判斷水中魚類體型大小,提竿足夠迅速,在上升中由快到慢的流程中抓住時機,不但提竿順利,還可能飛魚呢!

大送漂,就是浮漂在上升時幅度大,不過速度卻要慢一點,不過在水面上更好分辨,不容易錯過漂相,而且多是大鯽魚上鉤。浮漂在上升到一定幅度後,會因為浮漂的重量而倒下橫臥在水面上,而橫臥水面的時刻,就是釣魚人最該提竿的時機,在浮漂上升到極限開始傾斜時,就說明大魚已經開始吃餌了,提竿時機到了。

解析 鯽魚吃鉤的步驟及漂相反應

其實關於送漂還有一種叫做直送,比較少見,和魚類的大小無關。在餌料非常對鯽魚胃口時發生,鯽魚直接將釣餌吞入口中,浮漂直接送漂,無其他動作。不過大多釣友都不喜歡直送,因為它太過突然,不給人反應的時間,容易錯過。

第二種:抖漂

抖漂很容易被誤判為虛假漂相,因為它不是上下活動,而是左右前後四個方向不斷的晃動,漂尾時有抖動。

它主要有三種情況構成

第一種自然是魚類上鉤,只是吃口方式特異,或吃口位置不合常理造成的抖漂;

第二種是小魚鬧窩造成,是最為常見的情況;

第三種則是因為水層變動,或者大魚在魚線附近活動造成。

抖漂不是提竿的好漂相,以上三種情況,均不適合提竿,錯誤的提竿表現,反而會驚擾了水域的鯽魚。

鯽魚往往群體活動,驚擾了一條鯽魚,就是一群的鯽魚四散而逃,必然錯過最佳垂釣時機。

解析 鯽魚吃鉤的步驟及漂相反應

第三種:移漂

移漂的漂相好像是集合了送漂和抖漂兩者的特點,它既不會上送,也不會黑漂,更不會四處抖動。移漂是指浮漂在水面上,保持了一定的傾斜度,穩定的朝著某個方向移動的表現。一般都是有大鯽魚上鉤了,從穩定性來看,絕對不會出現小魚鬧窩的鬧劇。

移漂的幅度越大,大鯽魚的概率越高,提竿時應該是輕拉慢拽,根據魚類的前進方向,牽引魚類的活動範圍。不能夠讓其預謀得逞,因為魚類逃竄的方向多是有障礙物,容易掛線。但也不能持強而動,和大鯽魚拔河,更容易脫鉤斷線。

如果能夠抓住時機,在移漂的伊始,就應該快速提竿,不給魚類蓄力的空間。就算錯過了最佳時機,保持住溜魚一樣的節奏,避免鯽魚遊向障礙物密集水域,稍待一會,自然能夠入抄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