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爲女兒認爲父親未必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康有為女兒認為父親未必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死,對死者來說是永遠終結,但是對康有為這樣此詫風雲的歷史人物來說,則未必意味著結束。

1966年的8月,文革期間康有為的墳墓竟然遭到了紅衛兵的破壞,他們掘墳開棺,撒骨揚灰,當康有為的頭顱被掏出來之後紅衛兵把它綁在木棒上游街示眾,並且高喊:打倒中國保皇派的祖師爺!

當年暴亡青島的康有為,絕對不會想到生前命運就與中國政治緊緊相連,而百年之後仍不得安寧,又和政治扯上了關係。

就當世人都將康有為暴亡的矛頭指向政治鬥爭之時,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環卻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她認為父親康有為未必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辛亥革命後,康有為結束了海外流亡的生涯,在1913年回國,但他始終不忘幫助溥儀復辟,1917年康有為和張勳發動了一場復辟鬧劇,擁護溥儀登基,可復辟行動一開始就遭到了人們的聲討,不久就宣告失敗,原來一呼百應萬眾矚目的康有為此刻卻淪為這場政治鬧劇中的挑梁小丑,遭到討伐!此時的康有為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一般的政治上的暗殺,總是要通過暗殺一個人,然後影響一種政治傾向或者說是影響一種政治勢力,然後極大的改變一種歷史進程,但是這個時候,康有為已經不具備這樣的地位了。

鬱郁不得志的康有為在他最後十年中,遠離政治漫遊各地,並在杭州上海等地修建了住宅和別墅,沉醉於湖光山色、花木修正之中,此時的康有為也發表了一些著作和議論,但已少有人理財!而就在西湖邊上,他還認識了自己第六個老婆——張光。

此時的康有為早已退出了複雜多變的政治舞臺,因此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環認為,父親的死未必是一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她推測父親的真正死因,很可能只是由於英記酒樓的食品不乾淨而導致的食物中毒。

康有為倒下以後請了日本醫生來診斷,當時診斷結果是食物中毒,再加上青島的路途顛簸的疲勞,以及他這麼大年紀了,在體力上產生了一些問題,加上他這幾年來鄭國社會政治背景,對他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壓力,很多事情和想法都不能實現,那麼在這些綜合方面的因素,到這個時候就爆發了。

晚年的康有為在宴席之中,吃下了不乾淨的食物,導致了嘔吐等強烈的不良症狀,而幾年來的鬱悶心情,也讓他的健康越來越差,康有為年老體衰的身體,終究沒能抵擋住食物後的幾番折騰,最終造成了他七竅流血而亡的悲劇。

在康有為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由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一位垂暮的老人,這位曾經被稱為“中國改革第一人”的改良主義思想家,一生是歷經蒼傷,九死一生,可沒有想到晚年卻被一場小小的宴席結束了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