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顆水果糖,一根老冰棍,便能使人感到幸福;

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物質豐富了,人卻更難以被滿足了,這是也許是天性……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還記得木心先生的《從前慢》裡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只夠”二字道出了事實。

在那個通信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為愛情會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不斷用心經營出的這份感情來之不易,也使人們覺得愛情愈發神聖,這份感情也被人們尤為珍惜。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隨著大量信息湧入人們的生活,新一代們在數字化的世界上降生,生活在由1和0拼成的代碼叢林中,而那些社交網站與軟件也默默影響著他們戀愛的方式與觀念,或許他們不必再愛的那麼辛苦。

隨著車、馬、郵件都慢的時代過去,社交網站與軟件被新一代們快速接受,它們也為他們提供著高效的社交體驗與更多的邂逅機遇好像人們從此不會再因為那些客觀條件而付出高額成本。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那天吃飯,小賈說她又換了個男友,我們已經記不清這是她的第幾任男友了,她說的輕盈,我們聽得雜陳,但這在現在來說,並不是很罕見的現象

好像我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習慣了這種更衣般的“更換”,好像我們付出的只是幾片口舌、幾行文字、幾度電費,好像便捷的通信條件與高效的邂逅機制,給予了我們更多說散就散的勇氣。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有時會感到後怕,本來社交網站與軟件為我們贏回了那些因為客觀條件而消耗的時間,但結果卻大相徑庭,戀愛客觀成本的下降不應成為愛情變得廉價的原因。

許多人在吶喊,許多人在質問,不能相信愛情了嗎?愛情不再神聖了嗎?一些人將這一切歸咎於社將網絡的發展,甚至聯合起來指責、唾棄。儘管如此,卻從未懷疑過自己。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可是,嗎啡是藥品還是毒品,是由誰決定的呢?

還記得之前的一則新聞:海地鐵口的“蹭網”農民工。他為了用地鐵站的免費wifi和妻兒視頻,在冬夜裡留在通道內。他也很無奈,但是為了妻兒,儘管條件惡劣,自己也能接受。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我的朋友小楊在海軍艦艇部隊服役,由於經常出海,他只能抓住每次軍艦靠港的時間,給女朋友撥一個視頻聊天,給爸媽去個電話。

他說他和女友感情很好,異地戀本就不易,只要有時間,他一定會給她打視頻聊天,雖然有時候信號不好,但還是會很開心。

他向我打趣道,說自己活得像個古人,有時候女友發的消息,自己半個月多後才會回覆,因為自己有任務出海了。

後來女友也理解他,兩個人漸漸也習慣了這種狀態,願意一起努力。他說有時候覺得微信被他倆用的像那種老式綠色郵筒。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其實,愛情依然美好,依然值得相信,一切依然如故。只不過它只存在於珍視它的人們心中,感覺廉價的人,只是你把自己的愛情“低價處理”了。

隨著戀愛代價的降低,愛情也變得廉價了嗎?

縱使時代如何發展,也不會輕易抹去那份“車、馬、郵件都慢”的浪漫,只不過是將“只夠”化成了“只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