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嘯西風

六年前徐炯和親友們奔赴東北。

選地,很難。

唐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取經,來回也不過五萬裡,而他們一行人沿著嫩江流域輾轉探勘,從地形坎坷的吉林白松城、植被繁雜的松源北部、已無閒田的齊齊哈爾、年溫差大的嫩江縣等十多個縣市,行程高達10多萬公里。經歷了東北漫長的冬天和燥熱的夏天,被好心人家接待過,也被當成不速之客趕走過。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落子無悔,白馬嘯西風

他從未走這麼長的路,他的車也是,兩年下來,汽車長時間在沒有路的泥濘荒原上跑,幾近報廢。

好在天公開眼,終於給了他一點希望,兩年奔波,踏遍萬水千山,得來真的費工夫——況且徐炯還不敢太激動,萬一失望了會不會產生放棄念頭,他自己都不知道。

探鹽鹼

2012年12月,徐炯得知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鄉雙勝村有一塊荒廢的鹽鹼地。該地處於嫩江水系南引工程岸邊,這數千畝鹽鹼地上,除了稀稀落落的雜草外,從未生長過農作物。當地有一句民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上”,足見此地的原始和荒涼。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東北考察未開發的黑土鹽鹼地

他覺得很興奮,因為這是一塊處女地,原生的,一直被自然保護至今,等待有人來善待。鹽鹼地能不能種植水稻?他心裡有點慌,怕驚喜之後是更深的失望,更怕這份失望會消磨大家的熱情——就像賭徒在等待最後一張牌亮相,結果卻還是輸的時候、那一瞬間的茫然和挫敗。

專家聽到徐炯的請教,有點詫異:這塊地一直沒人用,這半截老頭風塵僕僕而來竟然是想種水稻?但他還是馬上就認真的進行了一系列檢測工作,不為其他,為徐炯表現出來的誠意和堅定。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徐炯親嘗鹽鹼

最後結果沒有讓人失望:土地PH值為8.5左右,屬於中度鹽鹼地,加之緊鄰嫩江,可引江水衝涮鹽鹼——這塊地可以改良成稻田。

斬厄運

那天徐炯和親友陷入了一種無比狂歡的狀態中,他們喝酒大笑,笑著笑著開始哭了,平均下來50多歲的男人們,把這兩年來的熱淚都灑在酒碗裡,互相碰撞都是夢想綻放的聲音。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開荒之後,它開始展現真正的實力

心裡有底後,徐炯第二天就開始幹活了,他當即租賃了4000畝鹽鹼地。是時正逢嚴寒冬季,當地室外氣溫低達-36℃,地是找到了,在這樣極寒的天氣裡,怎麼做好開發和後續工作才是這次創業之旅的重頭戲。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育苗大棚搭建,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樣子

為了趕時間,搶速度,在2013年能趕上種一季稻,首先是"圍江造田",他們在能開坦克的冰面上壘了一道近千米的大壩,等春夏冰融化了壩體自然沉降,把"江"和"田"隔開,在田地裡修路、挖渠丶築溝,平田整地、建設稻田水利灌溉系統,整整造出了3000畝的田地。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寒冬作業,靠心中那點星火取暖

可是,好事多磨。

2013年春節前,東北突發特大暴雪,積雪達1米多深。為了趕上當年開發、當年種植,正月初六,徐炯一行人就趕往東北壘大壩、建大棚。可是鋼管運到公路盡頭距田地還有幾公里遠就無路可走了,徐炯就找來大輪子板車,踩著齊腰身的積雪,在荒野裡硬是一步一叩首、一趟一道溝地將10多噸鋼管運到施工地頭,拼出來個“柳暗花明”。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100多個人幾十個日夜奮戰,終於保住新壩

然而,命途多舛。

當年,徐炯投入種植成本300多萬元,首期開墾出1000多畝稻田,種下了適應鹽鹼地種植的珍珠米。可稻苗下地後,當地又遭遇東北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嫩江水位高出稻田3.5米。為搶險,徐炯組織了100多號人不分晝夜地與洪水搶速度,在壩上打下萬根樹樁,用土袋子不斷加高固壩。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剷土車駕駛室,成為搶險司令部

人算不如天算,當時的險象環生讓徐炯至今想起來都有些後怕,如果新壩發生管湧,別說夢想破滅,新壩和壩上的人都不復存在。那些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他的搶險指揮部只是一輛剷土車駕駛室,身先士卒站在搶險第一線,堅守在壩上經常幾天幾夜不敢也不能閤眼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歷經坎坷,終於得見一絲光隙

100多號人經過幾十個日日夜夜的心驚膽戰和不懈奮戰,終於保住了壩,也保住了稻田。而周邊地區被淹數十萬畝,損失十分慘重,可見天災之險。

連遭暴雪、洪水災害,再加上經驗不足。當年第一次收割,千畝稻田只收了不到100噸稻子,賣了30萬元,幾近血本無歸!

濯清流

大丈夫看遠不看近,困難沒有讓徐炯望而卻步,“這塊地是原生態的處女地,無農藥殘留,腐質層厚重,土地肥力充足,不必用化肥。再加之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度,害蟲無法蟄伏越冬,無需農藥治蟲。”他頓了頓,肯定的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地方。”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這一方淨土,這一泊江湖

好土好水,但還要好種,才能真正培育出健康好吃的稻穀,次年,徐炯大面積開墾出3000畝稻田,為了長出優質稻米,他求教於黑龍江水稻研究所,精選了能適應鹽鹼地生長的稻花香1號、2號等多個品種,2016年又新種了東北黑米品種。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饒是老天也不好意思難為徐炯了。他之前所積攢的全部努力和運氣,現在都回報給了他:獨特的鹼性寒地黑土賦予了鹼地米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鹼地米米粒結構緊實,香、糯,有勁道,且呈弱鹼性,檢測PH值為7.06,而普遍大米只有6.06。硒元素有“生命之火”、“抗癌之王”的美譽,而且鹼地米硒含量是普通大米的3倍。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秋色連波,波上稻杆黃

現在的企業大多使用稻穀烘乾機對稻穀進行烘乾,這種方法固然方便與快捷,殊不知,大米的營養成分會大量流失,故此種方法不可取。

所以徐炯不取。

立名號

“我們的稻子採用了自然晾曬法,不用烘乾塔烘乾,保證大米的口感原汁原味。”徐炯說,要想保證鹼地米的品質,必須從源頭到銷售一條龍控制,確保產品在整個環節不變味。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遂自然之法,自得天獨厚

近年來,徐炯種植的鹼地米通過了譜尼測試集團對水稻、土壤、灌溉水的多次檢測。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該地稻穀進行的各種元素含量及食味品質等的幾次檢測顯示:鹼地米完全符合有機標準,食味品質高達88分。2016年12月,鹼地米還獲得了國家權威食品有機認證機構北京五州恆通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有機認證證書》。轉換期一般要三年左右,而他們僅用了一年時間,足見這片處女地獨特的優勢。

人物|徐炯(中):這東北天寒地凍,將軍可敢陣前一戰?

稻田裡捕捉的野生小魚

2015年7月,徐炯為鹼地米申請了健粒寶禾的註冊商標。

“健,為健康意,健粒,即健康的、飽滿的米粒。寶禾,意指鹼地米是好福祿、好寶貝,他人無法模仿,也無法複製。”徐炯如是解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