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庫存」王敏:在對話框裡成交的電商才是社交電商

“愛庫存”王敏:在對話框裡成交的電商才是社交電商

來源 | 野草新消費

作者 | 折原

6月30日,拼多多在美提交IPO申請,這已經是微信生態中崛起的,繼有贊、什麼值得買、美麗說的第4個已IPO或申請IPO的社交電商獨角獸。此外,還有云集、環球捕手、蘑菇街等一眾獨角獸或準獨角獸,都在各自的領域肆意生長。這些快速成長起來的優秀項目,共同佐證了微信生態中的巨大空間和機會。

7月2日,愛庫存公佈了其5.8億元B輪融資,這是它在半年內的第二筆上億元融資。這家「銷售庫存」的社交電商,上游連接品牌商,打通庫存數據和資源,下游通過發展代購連接消費者。從去年9月上線至今,平臺已發展代購超過10萬人,合作品牌達到1000以上,5月GMV就已破億,是在新消費另一端跑出的一匹黑馬。

近日,野草新消費對愛庫存創始人王敏進行了專訪,圍繞愛庫存的商業模式、爆增邏輯,並就他如何把握細分領域微信生態機會,理解社交電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所有服裝廠工廠停工,衣服也夠中國人穿三年

對庫存問題的關注,源於王敏在復旦MBA期間,老師課堂上的一句話:「中國所有服裝工廠停工,衣服還夠中國人穿三年」。憑藉在電商服裝行業的資源和論文的由頭,王敏做了一系列的調研和訪談,發現庫存問題確實存在。

很多品牌商的庫存佔到了銷量的20%以上,通常的處理方式是將庫存低價轉讓給批發商。而王敏調研期間的2015年,正是假貨、串貨肆意橫行的時期。「淘寶上低價賣品牌的,在名字中間加個星號或者用諧音,還有串貨的,嚴重打亂了品牌的價格體系。所以在那時候,很多品牌的庫存放兩三年也不放出去,寧願堆在倉庫裡。」

對品牌商來說,並不期望庫存能帶來多少毛利,只希望庫存能被合理消化,低價切給批發商所帶來的價格風險和品牌傷害,又是品牌商不願意看到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王敏從擺地攤開始嘗試。以去logo的形式在商場或者地鐵站做線下特賣,「那個時候經常有人拿著手機,把衣服扔到地板上去拍照,說這叫地板價。」在和這些人的聊天過程中,王敏發現,他們都是幫三四線城市老鄉帶貨的代購,這些代購拿著粗布麻袋,幾麻袋幾麻袋地買,然後到微信上分銷。

王敏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就加了這些代購微信,不知不覺一年加了300多人,後面發現來自代購的銷量已經達到60%、70%。於是他乾脆租了一個倉庫,只做代購的生意。

基於倉庫的代購分銷一做就是兩年,到了2017年4月,王敏終於坐不住了,月銷售額一百萬的瓶頸已經將近一年沒有突破。王敏分析總結了三個問題:

一是代購採購不夠便利,這些代購從一開始就將微信作為渠道進行分銷,整個體系的瓶頸就在於代購的採購是在線下,每個代購都需要到現場拍照取貨,外地的還需要考慮住宿;

二是過於依賴倉庫,難以實現增長,同時線下租金越來越高;

三是去logo特賣問題,沒有品牌露出的特賣有一定困難,同時去logo還需要成本,大約一個1塊錢。

王敏曾是工程師出身,有過6、7年APP開發經驗,基於上述問題,王敏決定操起老本行。4月開發,7月內測,將原先積累的代購作為種子用戶,吸引了五六百用戶,結果很喜人,

愛庫存APP上線兩個小時的銷量,就超過了過去一天的總和。

7月60萬,8月近500萬,9月近1000萬,這些超過預期的數據將愛庫存徹底推到了線上。在9月功能逐漸齊全之後,愛庫存正式上線。

在對話框裡成交的社交電商

在解決不健康去庫存的問題上,王敏將TJ Maxx作為學習的標杆。TJ Maxx是美國一家400多億美金的上市公司,以折扣店的形式專門為品牌解決去庫存問題。但其門店分銷的形式在國內並不現實,王敏也不具備這方面的資源。

市場方面也有差異,TJ Maxx 也更偏向於奢侈品和大牌,愛庫存則是在全力發展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一方面品牌資源是關鍵,也需要積累。

另一方面,相比於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渠道相對稀缺,愛庫存在這裡更容易找到突破口。而一些國際庫存,比如MK包包的暢銷,則意味著

三四線城市也有消費輕奢侈品品牌的能力,這更加堅定了愛庫存紮根三四線城市的定位。

儘管有著種種差異,王敏還是喜歡將愛庫存與TJ Maxx進行類比。「我們一個代購就相當於一個門店,找到一個代購就相當於找到一兩千人。」最終分銷是在微信,所以從線上化開始,王敏就在想如何把TJ Maxx的模式搬到微信上。

也因此,王敏將APP類比為TJ Maxx的中心倉庫,承擔的功能類似於貨物的分揀、裝卸和配送。

前端對接品牌的庫存,將品牌庫存轉化為數據,上架到APP,代購作為小b通過APP將產品轉發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收到消費者的付款後再從APP下單,愛庫存將訂單彙總分發給品牌方,隨後的物流也是經品牌方到代購再到消費者。

對於品牌商來說,一方面按訂單給代購發貨,避免了小b囤貨串貨的風險;另一方面,代購能有效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價格信息又不會被互聯網搜索引擎收錄,不影響正常的定價體系。

對於代購,愛庫存的模式決定了愛庫存不會涉足 C端的直接訂單和發貨,微信的私域流量保護品牌權益的同時,也確保了代購的客戶資源不會流失。

豐富的品牌選擇吸引更多的代購,更多的代購反過來可以吸引品牌的合作。整個S2b2c的模式,通過前期的品牌資源和代購的口碑積累,逐漸形成正向循環。

但上述模式必然面臨隱私訂單的問題,訂單提交到品牌商之後,發貨由品牌商直接發給小b。如不對小b的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則意味著品牌商和小b的直接觸達,會產生客戶信息被盜的風險。

也是在尋找擁有這一技術的物流公司的過程中,王敏接觸了鐘鼎創投。本為尋求物流企業合作,最終卻變成融資。王敏向野草新消費介紹了大致過程:「跟鐘鼎聊的時候是沒有想融資的,但他們給出的建議是,愛庫存做的事情沒有什麼核心壁壘,誰錢多誰就可以做。最後還是說服了我,先拿錢,快速把規模做起來。」

“愛庫存”王敏:在對話框裡成交的電商才是社交電商

愛庫存業務模式(*野草新消費製圖)

(2)社交電商的兩大核心

王敏將愛庫存的APP比喻成弓,平臺上可分享可轉發的內容比喻成箭,「APP的定位就是幫助代購提高效率的工具,給代購打工。」王敏告訴野草新消費,在和TJ Maxx的體系對比過程中,對APP的定位和公司的模式也越來越清晰。

這個比喻還算準確,因為愛庫存所做的事情,核心是「匹配」。某個地方的產品可能因為過時,不被歡迎而淪為庫存,但這些庫存匹配到合適的地方和合適的人群就會產生巨大的價值,玩的就是商品的「空間價值」。其目標市場在三四線城市也是因為「空間價值」的存在所必須的「稀缺性」。

王敏總結,此前愛庫存的高速增長,主要來自代購和代購所帶來的成批的消費者。顯然這是不可持久的,未來圍繞代購和微信生態,一方面吸引更多代購,並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粉絲和提高分銷效率;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新市場,打磨商業模式,是今後增長的必由之路。而社交電商的部分才是其未來的想象空間的所在,這也是為什麼愛庫存被叫做「社交電商」而不是折扣電商的原因。

王敏總結了愛庫存社交電商玩法成立的兩大核心:

一是商品信息消息化。將商品的信息轉化成對話框中的消息,而不是傳統互聯網電商的一頁文檔,迴歸人與人最直接的面對面交易,更有場景也更直接;

二是訂單消息信息化。傳統電商的訂單信息產生過程是,消費者加入購物車,支付,填地址等等,現在的訂單在微信上產生,只需要說一句,比如,這件衣服要一件M碼,就完成了下單過程,把消息轉化成系統中的訂單信息。

我覺得抓住了這兩點,就抓住了社交電商的本質。現在很多APP只是用微信引流,成交還是在APP或者網頁,這只是玩了社交流量的電商。在對話框裡成交的電商,才是真正的社交電商。」王敏說。

不論這樣定義是否妥當,包括愛庫存在內的社交電商確實基於微信摸索出一套新的電商模式。搜索模式的傳統電商依賴於消費者的認知,消費者認知之外的產品很難接觸到,而社交電商最大的優勢則在於推薦和激發消費上。這是電商領域的「搜索」與「推薦」之戰。

“庫存”不是愛庫存的邊界

(1)瓶頸是控貨和供應商分層管理

不到一年時間,月營收從不足百萬到破億,這樣的增長值得肯定,但也將愛庫存的問題逐步放大,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控貨和供應商的分層管理。

首先是貨,「去年雙十一的前兩個月,(銷售額)一直在1000萬左右徘徊,不增長了,因為沒有商家願意給貨,他們的貨都守在雙十一和雙十二了。那時候我們經驗不足,對貨品的理解也不足,所以今年會提前準備和備貨。」王敏坦言。

但前面也提到,愛庫存的拿貨模式是品牌商根據訂單發貨,本來就是為了避免小b囤貨、串貨的現象發生。所以要避免出現去年缺貨的情況,愛庫存必須要摸索出一套新的拿貨機制,並可能為此而自建倉庫。國內線下體系的構建將是愛庫存未來主要突破的方向之一。

相應的,王敏的出海計劃如果要複製微信模式,國外線上體系的建立也將成為一大難題。

第二是供應商的分層管理。目前的拿貨機制中,產品是不進愛庫存倉庫的,隨著供應商的增加,這一模式下的供應商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供應商的信息化水平和作業人員的能力都參差不齊。這對於貨品的品質和訂單配送的準確率都是挑戰。

「品質方面成立專門的品控團隊,信息化方面成立商家系統,幫助品牌方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時也會派交付團隊上門指導、監督、發貨,確保準確率。」王敏表示,這些舉措目前已經投入了很大的成本。

(2)庫存只是開始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投入之外,愛庫存還會針對代購做新的投入:一方面通過宣傳和口碑積累實現代購數量的增長,另一方面通過培訓提高小b的綜合素質。同時依託產品的營銷和精細化運營,幫助小b提煉產品賣點,讓產品更容易賣出去。

「今年30億,明年100億」,問及短期目標時,王敏毫不遲疑地答道,但他的野心並不止於此,僅僅從對標TJ Maxx上來看,愛庫存就有了一條可借鑑的長期演化的路徑:

即從品牌去庫存切入,利用S2b2c的社群分銷體系,在達到一定規模後,形成面向上游的議價權和麵向下遊的定價權,提升毛利空間;沿著供應鏈還可探索原材料端的新市場,王敏認為,過剩的產能也是庫存,將過剩產能和原材料庫存進行匹配,同樣具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但首先需要大量的數據沉澱。

愛庫存將自己的庫存定義為廣義庫存,上面所說的產能可以是庫存,任何人手裡滯銷、不用的貨品同樣可以是庫存。不僅如此,從目前愛庫存上所銷的打底褲、內衣褲等少量非庫存產品也可以看出,愛庫存並不會止步於庫存。

「從庫存切入,但不會被限定。愛庫存可以是一個便宜的理由,未來具體是什麼形式,我也只有一個模糊的認識,全球性價比最高的東西應該都在上面,同時不只是純粹購物的地方,還應該有很多可玩的。」王敏告訴野草新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