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高中時代無疑是男性最具打架衝動的黃金年紀,一方面,身體機能已走向全面成熟,荷爾蒙分泌步入巔峰期,正從"男孩"邁向"男人";另一方面,正是"血氣方剛"的進行時,理性就是個剛剛上任、還鎮不住各個情緒的新管理者,對於自己已"很男人"的事實往往單純地認為只有靠拳頭來證明。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鐵絲網般紀律的束縛、高壓線般高考的壓迫,使得這股衝動在我們的高中校園裡如同蹲大牢,好在還有日本漫畫,為這股衝動破繭而出為無限制的暴力提供了一片樂土,而脫胎於此類漫畫的電影則進一步實現了這種暴力生龍活虎的直觀視覺呈現。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高中生在銀幕上大打出手的日本電影想必不在少數,韓國亦有《火山高中》、《黑幫高中》、《格鬥術》等片面世,但個人認為甩脫了為暴力而暴力的《馬粥街殘酷史》才把此類影片帶到了一個高度,較為信服地刻畫了處於校園暴力漩渦中心的學生心理狀態,不妨稱之為寫實型。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相較來看,《熱血高校》這樣的電影既源於漫畫,又是cult片天皇三池崇史手執指揮棒,就該屬於寫意型了,粉飾過的暴力撐起了影片的整片天空,而在寫實型裡暴力只是校園的一個關鍵詞。如果說寫實型是"校園暴力",那末寫意型便是"暴力校園",二者其實是同途殊歸的。如《熱血高校》中的校園顯然只是用青春熱血幻想出的迷你世界,與現實概念中的校園毫無瓜葛,而更接近於我們所謂的江湖。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鈴蘭高中就是一個獨立的小江湖,在這裡當權者--校管理層是極度式微的,法紀是完全缺席的,弱者只能依附強者,而強者間必須依靠武力--拳腳來說話。學校原先的屬性已不復存在了,而本只作為一個副產品、甚至是被絕對打壓的:通過打架解決矛盾,被賦予了學校新的存在意義的崇高地位,並昇華為通過當上制霸即打架王而成為校園領袖,這也正如江湖,同樣依託於社會而存在卻又不受社會法紀的任何約束,官方、政府同樣力量式微或根本缺席,加入江湖的人往往需投靠一個門派為歸宿,而門派掌門人總是力求證明自身武功的無敵來成為武林盟主。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不同年級的學生,差異正如踏入江湖的輩分,新成立的門派間總喜於爭一日之短長,而有積澱的大門大派則不屑於顧及他們的爭鬥。作為新生的主人公源治,卻是一位有抱負的高手,他的目標直指制霸--武林盟主,而登頂的捷徑則是收服大門派、老門派即高年級的班級不斷壯大己方實力,作為對抗其他勢力的資本。影片既是將江湖學生化,又是把學校江湖化,儘管日本人或許根本沒有、也不會理解江湖這個概念。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同時,影片中又出現了黑社會,雖說對於整體結構無足輕重,卻是一個重要的暗示:鈴蘭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真正意義上的江湖,那裡有一套嚴密的體系和成熟的價值觀,而鈴蘭高中只是那個江湖培養未來人才的搖籃而已。耗盡青春生命去攀登的制高點其實並沒有多麼了不得的意義,之後進入黑社會的江湖裡時,拳頭就失去了統治性的話語權,所以源治的父親當年未能稱霸鈴蘭,如今卻可以作為強勢黑幫流星會的老大。

源治打敗鈴蘭號稱“萬獸之王”的芹澤,最後卻敗給了二年級的他

源治被轉入鈴蘭尋求稱霸,誰知內有多少成分是其父欲讓兒子一圓自己未了之心願,多少是源治要證明自己強過乃父而更有能耐領導流星會?真正能勘破這一切的,只有那位遊離於江湖邊緣的二年級生林田惠,影片最後他如一位世外高人對前來挑戰的源治說的一番話,便是對鈴蘭的江湖本質冷靜的詮釋:"根本就沒有什麼鈴蘭的頂峰,新人會接連不斷地出現,那才是鈴蘭,在和他們對戰的時候你也就畢業了,制霸就會像夢一般消失。"當你拼至兩鬢斑白終於可以睥睨四方時,卻發現還有源源不絕的年輕高手前來挑戰,武林盟主也會隨著你年華的消逝而成為過眼塵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