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水稻高溫熱害是一種農業氣象災害。

多發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水稻孕穗未期、抽穗結實期,氣溫超過水稻正常生育溫度上限,影響正常開花結實,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減產30%左右,甚至絕收,隨著全球氣溫升高,極端高溫天氣出現愈發頻繁,持續時間不斷延長,對水稻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江西2017年高溫條件下未採取任何措施的結實率為54.6%。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江西2017年高溫條件同品種下采取措施的結實率為73.5%,增產34.6%。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水稻高溫熱害溫度指標

水稻抽穗前後各10天對溫度最敏感,這一階段,水稻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如果日平均溫度在30℃以上,就會對水稻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在生產中我們通常以日平均溫度為熱害指標。

1、孕穗期:研究表明,如遇日平均35℃以上的持續高溫,水稻花器發育不全、花粉發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揚花期是水稻對高溫最敏感時期。這一時期如遇持續高溫會影響花粉成熟、花葯的開裂,使花粉在柱頭上不萌發,導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殼粒。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2、抽穗結實期:當日平均氣溫為30℃~32℃,日最高溫度≥35℃時,會使水稻根系早衰,葉溫升高、葉片的同化能力降低、植株的呼吸速率加快,導致灌漿期縮短、千粒重下降、發生“高溫逼熟”現象。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水稻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1、提前預判

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判斷熱害天氣是否發生提早預防。可在此時期結合天氣預報進行田間溫度測量,如果田間溫度日平均超過35℃並持續3d以上,則有可能造成水稻高溫熱害

(田間溫度與預報溫度有差異)。

快速啟動對判斷水稻可能遭受熱害的應急措施,提高結實率,減輕損失。如:江西2017年高溫條件同品種下采取措施的結實率為73.5%,增產34.6%。

2、灌水噴水 

主要起到降溫增溼,保護水稻不受高溫熱害。

在水源、灌溉條件較好的地方用灌水方法。田間灌水5~8cm,日灌夜排或長流水灌溉,能使穗層氣溫降低1℃、相對溼度提高12%左右。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在水源、灌溉條件較差的地方用噴水方法。選擇中午前後、水稻閉穎後,葉面噴灑清水250kg/667㎡,也能使穗層氣溫降低1~2℃,溼度增加10%~15%。

七下八上高溫季,水稻熱害先提防!教你三招高溫熱害防範之策!

但要注意,如果水稻處在揚花期,一般不用噴灑清水的方法來降溫,否則會對揚花授粉造成不利影響。

3、根外噴肥 

根外噴肥不但能降溫增溼,而且還能補充水稻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營養,增強稻株對高溫的抗性的作用。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用3%的過磷酸鈣溶液進行葉面噴施,噴灑要均勻。

熱害後補救措施

1、加強受災田塊的後期管理

(1)堅持淺水溼潤灌溉,防止秋旱使災害進一步加劇。從灌漿至乳熟期間,採取乾乾溼溼,以溼為主的方法,就是灌1次淺水後自然落幹1-2天再灌水;黃熟期間灌1次淺水後落幹3-4天再灌1次水,黃熟末期以灌“跑馬水”為主,即灌即排。

(2)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要注意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病蟲害的藥劑防治。

(3)適期收割、精打細收。根據田間大多數籽粒的成熟度來適期收割。

2、補追穗粒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對受災較輕的田塊,要追施穗粒肥,一般於破口前追施尿素3kg/畝,也可採用根外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方法,在揚花至齊穗期內進行噴施,能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從而增加產量。

3、絕收田塊蓄再生稻

對結實率低於10%的田塊,不要輕易放棄,可通過加強田間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稻杆活力,力爭在8月20日前收割頭季蓄再生稻。

本文由隆平種業技術服務部曾孝春綜合整理,版權屬365益農轉載請注出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更多詳情請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略作調整,或向當地農業部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