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俗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彈指一揮間:《僧祗律》解釋說: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一晝夜為24小時,為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2萬個彈指,30個須臾。而一晝夜有8.64萬秒,那麼一須臾=2880秒,一彈指=7.2秒,一瞬間=0.36秒,一剎那=0.018秒。

約法三章: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三章原指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三教九流:現指不同行業的人物和職業,多是貶義。三教就是儒道釋(佛)三教,九流最早指的是九流十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小說家。

三皇五帝:現統指上古時代。一般來說,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或者天、地、人三皇)。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三從四德:古習俗之一,對女性的嚴格要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人有三急:原指心急,手急,性急。現在多指尿急,便急,屁急。

三媒六證:舊時婚姻,須由父母包辦,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三媒指男方聘請的媒人、女方聘請的媒人還有就是給雙方牽線搭橋的中間媒人。六證指在天地桌上擺放一個鬥、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鏡子、一個算盤。

不孝有三:一、阿諛曲從,陷親不義(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二、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三、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

三姑六婆: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尼姑,是廟裡的女性;道姑,是道觀裡的女性;卦姑,專門給人占卜算卦的女性。牙婆,舊時漢族民間以介紹人口買賣為業而從中牟利的婦女;媒婆,專門為男女說親事撮合雙方的婦女;師婆,又叫巫婆,以裝神弄鬼、畫符唸咒的巫術作為生活來源的婦女;虔婆,指開設秦樓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婦人;藥婆,是蠱藥婆的簡稱,利用藥物給人治病或加害他人;穩婆,是舊時民間以替產婦接生為業的人。

三生有幸:三生佛指前生、今生、來生。

三長兩短

:一般指意外災禍。“三長兩短”跟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關。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湊的。棺蓋、棺底、左梆、右梆四片是長木材;前頭、後尾這兩片是方形的短木材。又因屍體入棺木後才上棺蓋,所以只稱三長。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四體指雙臂雙腿。五穀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五大三粗:褒義詞,是原指一個人的外型出眾,現在常用來形容人高大粗壯,身材魁梧。五大是指雙手雙腳大再加上頭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五體投地:五體指“四體”加上頭。意為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這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五毒俱全:五毒為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賭、抽。佛家五毒心指貪、嗔、痴、慢、疑五種心。

五光十色:五光:紅、黃、藍、白、黑。十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透明。語出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五福臨門:五福分別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書經·洪範》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後來由於避諱等原因,後來的五福也就變成了“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了。

六親不認:歷史上“六親”有三種代表性的說法:一、據《左傳》,六親指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二、據《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三、據《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後人比較贊同第三種說法,因為此說在血緣和婚姻關係中是最親近的。

六神無主:形容心慌意亂,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六神:道家指主宰人的心、肺、肝、腎、脾、膽的神。

六畜興旺:六畜指馬、牛、羊、豬、狗、雞。出自《三字經》:“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六根不淨:比喻心緒不寧,處事偏私。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七竅生煙:形容氣憤至極,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來。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

七出之罪:《儀禮·喪服》說:“七出者,無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盜竊,五也;妒忌,六也;惡疾,七也。”七出就是不孕無子、紅杏出牆、不孝父母、饒舌多話、偷盜行竊、妒忌無量、身患惡疾。

七情六慾:一般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醫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在佛家六慾指的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胡說八道:原指「胡人」到內地講解佛經。胡是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胡說:胡人說講。八道:不信佛的人認為,胡人講解佛經是說荒誕之言。胡人講解佛經八聖道簡作“胡說八道”。故後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沒有根據的說法。

八拜之交:八拜之交舊時是指是指對結義雙方長輩行八拜之禮,正式結為金蘭之好。後來八拜之交是指: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2)刎頸之交--廉頗相如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6)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7)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8)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誅九族:一說自高祖算起到玄孫共三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一說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十惡不赦:指罪大惡極,不可饒恕。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典中,影響力較大的有魏時的《魏律》,北朝時的《齊律》, “十惡”最早也就出現在《齊律》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並規定絕不赦免,到了隋唐時期就有了“十惡不赦”的說法,所以說隋唐“十惡不赦”實出自於《齊律》的“重罪十條”。主要內容有: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的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3.謀叛。謀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5.不道,無道。6.大不敬。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誤犯食禁;7.不孝。指咒罵、控告以及不贍養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輩死後亡匿不舉哀,喪期嫁娶作樂;8.不睦。9.不義。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後不舉哀並作樂改嫁等。10.內亂。指與祖父、父親的妾通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