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學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去嶺南美術館看看這個師生展就知道了!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文藝莞

在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社會背景下

書法熱”持續升溫

各種展賽層出不窮,培訓雅集此起彼伏

名家大師應接不暇……好不熱鬧!

然而,浮躁功利之風也逐漸蔓延開來

尤其是在書法培訓這一塊

飽受詬病

書法教學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去嶺南美術館看看

這個師生展就知道了!

會古通今——

當代中青年書家臨創學術交流作品展

主辦單位:嶺南畫院

承辦單位:嶺南美術館

展覽地點:嶺南美術館4、5號展廳

參展導師:陳忠康、熊曦、劉洪鎮、林喜中、王客、卿三彬、徐強、張泓

參展學員:蔣海藝、王設興、羅暉、杜加元、鄭光澤、楊建安、蔡毅華、胡其賢、易建軍、鄭雲宏、甘增進、羅炳生、林均、徐海燕、徐瑞華、葉忠文、王華、張學禮、李新、蔣明華、覃克寒、孫泳輝、艾新星、邵躍晰、丘永安、陳曉、莫明奇、畢雲揚、田斌、馮高、馮錯、嚴延旺、蘇業超、何俊、王大禹、康龍生、祁榆茵、黃一禾

本次展覽彙集40多位當代中青年書法家,是一次師生的集體亮相。他們的作品五體兼備,風格各異,是書法家們兩年來教學實踐的彙報展示。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縱63cm 橫132.5cm 2018年

臨帖是學書者的不二法門

本次展覽的最大特點是導師和學生的作品一起展出。參展導師陳忠康、熊曦、劉洪鎮、林喜中、王客、卿三彬、徐強、張泓在書法領域各有所長,但都認為臨帖是學書者的不二法門,中國書法的經典碑帖,為學習書法提供了許多基本的規範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吃茶去》縱27.8cm 橫52cm 2018年

碑帖構成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審美標準,臨摹前人碑帖是書法學習的重要方法。古人曾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書法家應在繼承傳統、體會古意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理解進行臨摹和創作。

既要"會古"又要"通今"

參展導師陳忠康認為,書法教學既要立足“會古”,又要體現“通今”,並將“會古通今”作為臨創班的名稱。“在成立的兩年時間裡,導師與學員較好貫徹了這樣的主旨展開書法臨創實踐。熊曦、洪鎮、喜中、三彬、王客、徐強、張泓諸先生,根據各自創作、教學實際,博採約取前人書論,細緻解讀經典書家力求從各個視角解析會古精義;言傳身教,詳盡示範各類碑帖書寫技巧,最大限度發揮教學所長,力爭通過短時間的臨創實踐,讓學員頭腦有所思考、筆下有所進步。”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孫過庭書譜五合》縱14.1cm 橫23.4cm 2017年

參與本次展覽的學員有蔣海藝、王設興、羅暉、杜加元、鄭光澤等38人。對於他們來說,此次帶領他們學習的導師不同於古時的“師徒授受”,將他們聯結在一起的,更多是在友誼和書法方面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古人詠梅蘭竹菊》縱22.8cm 橫62.3cm 2018年

正如陳忠康在前言所說:“從技法上,主要著力於會‘古和’‘通今’兩個層面;從‘抒懷’的角度,書法又必須體現精神氣質,是情趣和筆意的風雲際會。”書法作為一項傳承久遠的藝術,書法家需要

保持一顆謙卑之心,植根傳統,親近經典,注入想象,這樣才能在書法道路上走得更遠。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陳忠康,浙江永嘉人,199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曾任職於溫州博物館、溫州師範學院。

2008年中央美院畢業獲博士學位,現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曾擔任全國首屆行書大展、第十一屆全國書法展評審委員。

個人榮譽

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

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展一等獎

江南文化節“翁同和獎”

連續兩次獲浙江省書法大展最高獎“沙孟海獎”

2010年被《書法》雜誌評為“十大青年書法家”

2013獲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青年藝術家提名獎

入選“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

獲“蘭亭七子”榮譽稱號

书法教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去岭南美术馆看看这个师生展就知道了!

這些內容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