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嚴肅而坦誠地直面校園性騷擾

首席評論 周雲

7月10日晚間,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教師工作部發布公告,對日前被舉報騷擾女學生的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張鵬,作出停課處理,停止其任教資格,取消其碩士生、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終止與其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工作合同,並報請主管部門,取消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稱號。這個處理結果來得晚了一些,但終究還是來了,“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不軌之徒終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受害者受傷的心靈也能稍微得到安慰。

性騷擾是女性 (當然也包括部分男性)難言的痛,因為其普遍但又隱秘,對受害人傷害嚴重卻很難留下痕跡,沒有痕跡,就意味著沒有證據,後續的處理也就變得困難重重。另外,性騷擾又跟權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權力的不平衡,導致權力格局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選擇忍氣吞聲,也正是如此,那些施害者便更加有恃無恐。學生和老師之間,就是典型的權力不平衡,特別是在研究生和導師之間,導師掌握了研究生主要的學習資源,因此大學的性騷擾更多地發生在導師和研究生之間。

校園性騷擾,受害人身心受到嚴重傷害不言而喻,其實受傷害的還有整個大學。雖然像張鵬這樣的老師是極少數,但任何一所學校發生這樣的事情,網絡輿論總是高度發酵,所有的大學都會蒙羞,聲譽都會受到影響。校園性騷擾的影響如此惡劣而嚴重,不幸的是,最近一兩年,卻頻繁的曝出此類案件,如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大學再無所作為,那麼受害者會繼續增加,大學的形象會以更快的速度墜落。因此,如何防範和懲戒性騷擾,已經是大學一件非常緊迫的任務,大學絕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藏著掖著了,而是要嚴肅和坦誠地直面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大學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開展坦誠而普遍的宣傳教育,把防範性騷擾的教育,跟防範電信詐騙、防範校園貸等大學突出問題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讓每個學生樹立起保護自身安全的意識。事實上,近年來頻繁曝出性騷擾的醜聞,並不一定是現在這一類案件比以前多了,而是女生的防範和維權意識增強了,她們勇敢地站了出來,揭露真相,讓惡人惡行暴露於陽光之下,既懲前,讓惡人受到懲罰;又毖後,對那些心懷惡意的人,也是一種威懾。如果通過深入和普遍的教育,讓更多的女生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和勇氣,必定對校園性騷擾會是有力的遏制。

其次,大學要建章立制,制定異性師生之間交往的一些強制性規定。比如異性師生之間的談話,儘量保持第三者在場,或者,儘量在不完全封閉的場所進行。又比如,應該禁止老師單獨帶異性學生外出等,這些規定要儘量地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對大部分老師的不信任?認真思考一下,其實不然,世界上所有的法律都是為了防範少數人的少數行為。反過來講,這也是保護老師的一種措施。

最後,就是要加大懲戒的力度。

中山大學對此事的回應,雖然稍微緩慢了一些,但最終處理的力度還是基本到位,把這樣的人清理出校園,是對校園環境的淨化,也是對學校聲譽的維護。這樣的做法,其他學校,也應該緊緊跟進了。

(作者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