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西山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標誌性景點,也是集中各朝文明的所在。“十二景”、“八大處”、“三山”,這些名稱濃縮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代表景點,你知道它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嗎?觀景言情,詠物閱山。今天我們將從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中,發現“十二景”、“八大處”、“三山”所代表的西山文化與西山精神,也通過北京閱讀季“夏閱山”主題進一步感知山與北京息息相關的歷史和文化。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西山客話》(節選)

汪曾祺

西山客話

命車入市,

瞬目可至,

安步徐行,

亦是樂事。

北京之西,西山之麓,長安寺與靈光寺之間,有平陂隙地,業房地產者闢為山莊,即名為“八大處山莊”,地點選得極好。八大處近在咫尺,舉步可以登山,有山居之清趣,無攀援之辛勞。又離市區不遠,自山莊至天安門僅16.8公里,驅車半小時即到,交通甚便。山莊建築皆依山借景,藏屋於樹,原有古樹怪石悉皆保留。屋皆外樸內華,曲折有致,坐臥其中,有浮生半日之樂,得淡泊寧靜之懷。春宜花,夏宜風,秋宜月,冬宜雪,四時佳興,可與人同。其間亦有高敞廳堂,便交際,便洽談,便開筵宴客。北京人口日密,華屋如林,求一可建別墅之地已無多矣,“八大處山莊”甚難得,有意卜居京郊者幸勿失之交臂。輯此圖冊,備訊覽焉。

從250萬年前走來

250萬年前西山一帶是什麼樣子呢?

現在在八大處六處香界寺腳下還能看到“冰川漂礫”。這是第四紀冰川擦痕的遺蹟。冰川時期,氣溫高寒,平川山嶽終年冰封雪蓋。除了冰川,什麼也沒有。後來氣溫變化,冰川融解,有些礫石隨冰順水而下,在急速滑動中,留下幾道擦痕,這是地質變化的見證。第四紀與人類的出現有關,故被科學家稱為“靈生紀”。我們的遠祖就是在這一紀逐漸滋生、繁衍,以至成了我們這樣的人。人的出現經過一個多麼漫長、艱苦、悲壯的歷程呀。香界寺礫石上刻有地質學家李四光手書的大字“冰川漂礫”。看到這四個字你會產生比“念天地之悠悠”更深的感慨的。現在擦痕已經被鐵欄護住,不能近看了,怕人踏牛踩,逐漸模糊。

八大處

驅車出京城,

還見京城影。

舉頭八大處,

手攬十二景。

西山風景,舊稱有“三山”“八大處”“十二景”。

“三山”是翠微、平坡、盧師。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翠微山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平坡山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盧師山

北京的山都在京西。西山是太行山的餘脈。清高宗(乾隆)有句雲:“太行分秀幹,永定貫陰精。孕育成靈局,崔巍護帝京。”明大司馬許綸,認為西山地勢極妙,“平分龍虎地,環保鳳凰城”。登西山絕頂,可以俯瞰北京小平原,千重樹木,萬戶炊煙。西山一帶真是風水寶地。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八大處”是:長安寺(一處)、靈光寺(二處)、三山庵(三處)、大悲寺(四處)、龍泉庵(五處)、香界寺(六處)、寶珠洞(七處)、證果寺(八處)。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十二景”為:絕頂遠眺、春山杏林、翠峰雲斷、盧師夕照、煙雨鵑聲、五橋夜月、水谷流泉、虎峰疊翠、深秋紅葉、高林曉日、雨後山洪、層巒晴雪。

很少有人看遍十二景。有的景不易遇。“雨後山洪”,西山不常發山洪。“層巒晴雪”,除了冬天,是看不到的,有在雪後登山的雅興的人是不多的。“煙雨鵑聲”只是一種境界,“鵑聲”可聞而不可見,嚴格說這不能算是一“景”。因此,遊西山者,實際上游的是“八大處”。

“八大處”亦稱“八大剎”,是八處寺廟。西山原來寺廟甚多,據《日下舊聞考》說有三百七十處,未必精確。一般說是“西山三百寺”,也只是約數。那時的西山到處是廟,到處是白塔。這些寺廟逐漸毀圮,不少是八國聯軍時燒掉的。最後只剩下八座了,故稱八大處。

這些剎是明清兩代,主要是清代皇帝所“敕建”的。皇帝到這裡來敬佛,燒香,休息,避暑。

六處香界寺最大,最富麗輝煌,因為乾隆在這裡住過一陣。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慈禧也來過,在二處靈光寺水心亭看過金魚。水心亭金魚池的金魚據說咸豐年間就開始放養,現在有的有二尺長了。據說慈禧看魚時,金魚結隊來朝拜,領隊的一條有一個嬰兒大。慈禧很高興,摘下了耳環,叫太監給金魚戴在鰓上。這大概是和尚編出來的故事,不過編得也挺有意思。

八大處到處都有帝王留下的蹤跡,他們題的聯、匾、詩。逛八大處,可以感受到帝王生活的氣息。現在有幾處如香界寺已修建了仿宮廷的別墅,你如果有興趣,可以進去住兩天,過過當皇上的癮。

八大處是佛教聖地。最能吸引亞洲佛教信徒的,是二處靈光寺的佛牙舍利塔。據聞佛祖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留下兩枚佛牙,一顆傳至錫蘭,一顆輾轉流傳至燕京。由大遼建招仙塔供養。招仙塔在八國聯軍毀於炮火。後幸而發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新建十三層寶塔供養。各國來此膜拜者甚多。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平地山居

結廬在人境,

性本愛丘山。

隔戶聞雞犬,

何似在人間。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一處長安寺在山腳平地上。一般遊西山者大都由二處上山,遊過其他七處再回到一處休息、喝茶、等車。遊人上山前不在一處停留,故即便是春秋佳日旅遊季節,這裡也不喧鬧擁擠。遊人下山是陸續而來,又陸續而去,不會亂成一團。來作西山一日遊者,早發晚歸,總不免有點累。若是住在這裡,就可以從從容容,今天遊兩處,明天遊兩處,回到住處,新茶熱飯,閒坐談天,真是樂事。這裡既有山居的樂趣,又有近城的方便。從一處到天安門才16.8公里,乘車半小時可到。在這裡築室而居,實在很理想。

五朝帝都

金瓦紅牆紫禁城,

五朝宮闕尚崢嶸。

萬方樂奏千條柳,

麗日和風唱太平。

北京是使很多人嚮往,很多人眷戀的地方。很多老北京,在北京住過多年的別處的人,走了全國很多地方,有的出過國,一回到北京,就會說:“還是北京好啊!”老舍的話劇《方珍珠》裡一個給唱大鼓的女藝人彈三絃的老弦師,陪著女藝人跑了很多碼頭,回到北京,說:一到了北京,我這心裡就跟吃了一個涼柿子似的,甭提多舒服了!

北京人自稱住在“天子腳下”。

曾有過五個朝代在這裡建都。這五朝是遼、金、元、明、清。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北京為遼南京的所在。遼南京的舊址已不可確認,但還遺留下一些文物勝蹟,如大覺寺、戒臺寺、天寧寺塔。

北京在金代為中都。金帝曾役使大批士卒、民夫、工匠掘土鑿池,開挖海子,栽植花木,堆砌假山,疊築瓊華島。現在的北海大體上是金代的規模。盧溝橋是金章宗時落成的。

北京是元代的大都。大都規劃嚴整,呈長方形。城內街道如同一個棋盤,南北和東西各有九條大街,全都整齊劃一,大街寬24步,小街寬20步。在大街兩側平行排列小街和衚衕。現在元大都北城牆只保留一些不多的遺址,但其規模尚可想見。這樣整齊劃一的城市規劃思想一直影響到後代。北京有很多地名叫什麼什麼衚衕,外地人會奇怪,為什麼叫“衚衕”。“衚衕”是蒙古話,大概是元大都時期留下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定應天為南京,把元大都改稱為北平府,封第四子朱棣為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其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朱棣在建文元年起兵北平,四年,攻下南京,奪取帝位。永樂元年,朱棣升北平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

朱棣派大將營建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參考南京的城池宮殿而營建的。

明代宮殿分前後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以承天門(清代改為天安門)、端門、午門、三大殿為中心,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後一部分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後宮”。

明代北京的佈局是以一條縱貫南北的中軸線為依據的。這條中軸線以永定門為起點,皇城後門的鐘鼓樓為終點。所有宮殿、街道、民居都在中軸線兩側展開。北京的街道絕大部分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偶爾有偏斜的即稱為“斜街”,如“菸袋斜街”“楊梅竹斜街”)。這種方方正正、整整齊齊的總體佈局的城市,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清代的城苑基本上是在明宮的基礎上增建的。

一個外地人初到北京,看著故宮,第一個突出的感覺是:真是皇家氣象!這種皇家氣象是別的城市所沒有的。

天安門是“頒詔”(皇帝下聖旨)的地方,平常正門是不開的,只有皇帝出巡,才打開。天安門裡外都有兩根高高的石柱,叫作“華表”。華表頂端有圓盤,上面蹲著一個龍不像龍,麒麟不像麒麟的叫不出名字的石獸。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問過古建工人:“這叫什麼?”工人答曰:“門裡的叫作‘望君出’。”“外面的呢?”“——‘望君歸’。”這是建築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隨便起的名字。古建築的許多零碎的裝飾,都叫不出名字。所有宮殿房頂四周向外支出的簷牙的上面都有十多個琉璃燒製的小東西,有的看得出是什麼:龍、鳳、麒麟、海馬……最靠外的一個,是一個道童模樣的人,騎在一個又像鳥又像獸的東西身上。梁先生問建築工人:“這叫什麼?”答曰:“這叫‘走投無路’。”這實在很幽默。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午門在凹(此字調個,缺口朝下)形的城下。這才是真正的宮門。城上有正殿,四角有方形亭狀的建築,俗稱“五鳳樓”。

午門是皇帝接見使臣和接受獻俘的地方,平常是不啟用的。舊小說和戲曲裡常說“推出午門斬首”,沒有那回事,皇宮外邊怎能殺人呢?

午門以裡,就是“三大殿”,宏偉華麗,世無其匹。殿裡的華蓋、寶座、一應陳設還保持當年的原貌。

宮裡建築的華美,除了三大殿,要算紫禁城四角的四座角樓。“角樓”是御林軍放哨的崗樓。角樓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角樓的結構非常繁複,叫作“九梁十八柱”。據傳說,當初建角樓,皇上要“九梁十八柱”,這可把領頭的工匠難壞了,“九梁十八柱”怎麼逗在一起呀!他愁得不行。正在犯難,聽見外面有個老頭賣蟈蟈,買個蟈蟈來解解心煩吧。蟈蟈籠子是秫秸編的,編得怪靈巧。工匠頭拿著蟈蟈籠翻來覆去地看,忽然雙眼一亮:這不是九梁十八柱嘛!於是就照蟈蟈籠的樣子蓋了角樓。這賣蟈蟈的老頭是誰?——是魯班。角樓在禁城四角,御河之上,倒影映入粼粼波光,玲瓏絢麗,歎為觀止。

文化古城

九城櫛比列華屋,

處處書香與畫軸。

卜宅西山山下住,

清談不覺漸離俗。

中國多文化名城,而以北京為其最。

故宮博物院是全國最大的博物院。院內收藏自商周至明清歷代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絕大部分是稀世之寶,價值連城。院內有一些經常開放的館,如珍寶館、陶瓷館……也常舉辦一些短期陳列的專題性的展覽,如明清書畫展、匏器展……全國的藝術家不斷到故宮來觀摩。一個書法家、畫家,不到故宮來看看故宮所藏字畫,可以說是未開眼界,不能體會中國書畫的真正妙處。一個對藝術有興趣的外來遊客,到了北京,哪裡都不去,只是天天到故宮看那些藝術作品,管保你連看一個月也看不夠。多看看藝術作品,不知不覺,就會減少一分俗氣,增添一分高雅。故宮博物院是一所培養審美感情的大學校。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北京是一座大學城。歷史最悠久的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原在沙灘,後遷入原燕京大學的校園,園內景色甚佳,有未名湖,清澈秀麗。除了綜合性的大學,還有一些專業性的學院,這些學院集中在一個地區,號稱“八大學院區”。大學、學院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北京可以說是人才的搖籃。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北京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規模最大,藏書最多,且多善本。原在北海西面的文津街,後在紫竹院旁邊建了新館。新館被世界公認為“亞洲最大的書城”。

“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皇家園林。最著名的是頤和園和圓明園。頤和園佈局規劃,極有巧思,園外之山,園內之湖,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建築舒朗而不分散,密集而不擁擠。在世界名園中,頤和園佔很高的位置。圓明園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超大”園林。八國聯軍時毀於炮火,現在只剩下一些斷裂的石楣石柱,供人憑弔。到圓明園殘址,主要不是“看”,而是“想”。想我們這個民族,這個民族的昨天,這個民族的今天,也想這個民族的明天。到圓明園,你會很具體的捫觸到什麼是歷史。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中國園林的特點是文化氣息濃。名園必有名匾、名聯、名詩。皇家園林亦如此。頤和園亦如此。皇家園林的聯匾的內容一般都是堆金疊玉,富麗堂皇,無甚深意。字,也是“皇帝體”,“黑、大、光、圓”。但是作為皇帝,能寫這樣的字,也不容易。證明皇帝也還是重視文化素養的。

北海的漪瀾堂下游廊兩壁嵌砌《三希堂法帖》,彙集了晉唐宋明的法書,使北海提高了文化品位。《三希堂法帖》不難買到。在八大處山莊寓居的“大款”,在書齋裡放一部《三希堂法帖》,忙裡偷閒,隨手翻翻,是一種精美的享受。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琉璃廠是一條文化街。這條街上的店鋪全都做的與文化有關的買賣。有的買賣字畫,有的專賣碑版字帖,有的賣舊瓷器,有的賣古書,有裱字畫的、刻圖章的。最有名的“南紙店”是榮寶齋。你如果想寫寫毛筆字,畫兩筆畫,消遣消遣,怡悅性情,到榮寶齋,文房四寶,一應俱全。榮寶齋的水印木刻,是中國一絕。大幅的可印《張萱搗練圖》《韓熙載夜宴圖》,和原作完全一樣。榮寶齋的箋紙用淡彩水印,可以用來寫信、題詩,贈送海外親友,也是十分雅緻的禮品。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風水寶地

青山排戶入,

在山泉水清。

七碗風生腋,

飲之壽且寧。

北京的地勢西高東低。西面是山,東南是一馬平川的“北京小平原”。“西山”本是北京西面所有的山。《日下尊聞錄》引清高宗乾隆語云:“西山峰嶺層疊,不可殫名,因居西城右輔,故以‘西山’概焉。”西山一帶真是風水寶地。

“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國的名山都有廟,西山自隋代起即有僧人建廟,以後不斷增多。後來這些廟遭到毀壞。前面說過,最大的一次毀壞是八國聯軍。最後只剩下了八座廟,故八大處亦稱“八大剎”。八剎非一時所建,但錯落有致,好像有一個什麼人事前做過一番統一規劃似的。八大處的好處是景隨步移,山隨路轉,八剎各有特色,絕不雷同。

京西水好。水從太行山下來,到北京,落差五十米,於是潛入地面,為地下水。或有時湧出地面,為噴泉,為湖泊,最後匯入永定河。

玉泉山的水號稱天下第一泉。過去,只有皇上可以喝。每天由水夫運到宮裡,叫作“御水”。有的大臣塞給水夫一點錢,才能私買一罈“御水”,用以烹茶。

你知道嗎,北京除了“八大處”,還有“十二景”!

西山八大處五處龍泉寺有泉,清冽甘美,曾有自署“鋤月老人”者作《甜水歌》:“……誰鑿石罅瀉石髓,涓涓汩汩流清泉……汲來烹茶香且冽,調羹炊黍味彌鮮。或雲飲之令人壽,揆之於理宜有焉……”

住在八大處山莊的客人如果有興趣,不妨到五處去取兩壇水(最好不要用塑料桶),回來品嚐品嚐,這比一般的礦泉水一定“清冽”得多。以烹茶,不論是杭州的“獅峰龍井”還是武夷山的“大紅袍”,一定會更“發”茶味。

其實西山之水,本系一脈,“八大處山莊”前後左右之水,都“清冽甘美”。“或雲飲之令人壽,揆之於理宜有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