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日本存在感太強:10個外國勞動力里3個來自中國

在日本,居住外國人的多少,常常成為“開國”與“鎖國”的標誌。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主持設定了“本世紀末日本接受十萬名外國留學生的計劃”。其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短暫的執政期間內,又提出“日本接受三十萬名外國留學生的計劃”。這些計劃,通常被稱為“留學生開國”計劃。

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修改、完善上個世紀末期推出的“外國人研修生制度”。這項制度不斷遭到國際社會的指責,被稱為是一項“剝削”外國人單純勞動力的“制度”。結果,日本政府“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將其改稱為“外國人技能實習生制度”,在簽證週期、薪水、工作環境上做了一些調整和要求。媒體因此稱其為“外國勞動力開國”制度。

中國人在日本存在感太強:10個外國勞動力裡3個來自中國

如此“開國”與“鎖國”之爭的關鍵何在?一句話,關鍵在於日本的“存國”——也就是日本的存續問題。

眾所周知,日本如今已經進入“高齡化”和“少子化”這樣的“雙化”時代。這個時代最為鮮明的特徵,就是人口在逐漸減少,勞動力在逐漸減少,頗有“人面不知何處去”的味道。與此相伴,日本的結婚率與生育率也持續走低,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推出種種改善政策也不見效,急煞人也。

還好,2018年7月11日,日本總務省發表了今年的《人口動態調查》,指出截至2018年1月底,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達到249萬7千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萬4千人,刷新外國人在日本居住人數的歷史紀錄。讓日本總務省難掩喜色的是,這其中20歲到29歲的外國人達到74萬8千人,已經佔到日本同年齡段人口的5.8%!更具體地說,作為國際繁華大都市的日本東京,如今每十個20歲到29歲的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外國人。與此同時,這種傾向在日本地方也呈現增長趨勢。他們作為支撐日本社會發展的勞動力,其“存在感”日益刷新。

中國人在日本存在感太強:10個外國勞動力裡3個來自中國

據日本媒體報道,在東京都23區內,新宿區居住的外國人數最多,已經達到4萬2千人。每天下午,新宿區政府辦公大樓裡面交織飛揚著中文、英文等種種外語,拿號排隊辦手續的一半以上是外國人。新宿區政府職員介紹說,“他們大多是在日語學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

有數據表明,新宿區居住的20歲到29歲的日本人,比5年前減少了7%。與此不同的是,新宿區內這個年齡段的外國人增長了48%。尤其是20歲的外國人,在新宿區同年齡的人口中,已經超過了四成以上。

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除了長崎縣以外,日本其他46個都道府縣的外國人都呈現增長的趨勢。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口為249萬7千人,已經超過了日本著名中等城市名古屋市的人口總和——該市大約有231萬9千人。

日本厚生勞動省透露,截至2017年10月底,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達到128萬人,其中中國人佔三成左右。如今,來自越南和尼泊爾的勞動者呈現爆增趨向。

中國人在日本存在感太強:10個外國勞動力裡3個來自中國

日本媒體指出,儘管日本政府嘴上高喊只接受具有金融等高端知識的外國人才,但事實上已經打開了接受外國單純勞動力的大門。2019年,日本將新設建築、農業、高齡者介護等5個業種的簽證,到2025年預計接受超過50萬的外國勞動力。

還好,日本政府並沒有因為外國勞動力的增加而高興得忘乎所以。日本政府意識到,世界正在興起一場“勞動力大戰”和“人才大戰”,未來其他發達國家和新興發展中國家都會急需勞動力和人才的。日本不但要讓外國人在日本“可以勞動”,還要讓他們在日本“願意勞動”,能夠“勞而不走”。這樣,日本就需要認真改善外國人勞動者的待遇,打造可以接受外國人勞動者的良好體制,讓日本成為外國人勞動者的“被選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