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看南京:南京爲什麼叫「南京」?

南京,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長三角地區及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約2500年的建城史,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和歷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為什麼叫南京?從何時開始?小貓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南京有一大特點,那就是舊稱非常多,據統計多達44個名字。在歷史上稱過冶城、越城、金陵、秣陵、建康、建業、揚州、丹陽、升州、上元、蔣州、江寧、白下、集慶、應天、南都、天京、石頭城等等。

雖然城市名稱屢有變易,但唯有"南京"、"金陵"這兩個名稱,南京人是情有獨鍾,一直傳承至今。那麼,"南京"的名稱從什麼時候開如出現的呢?又有何意義?

①南京較早時期只是詩文中的名稱

貓眼看南京:南京為什麼叫“南京”?

詩文中的南京名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

據詩文所屬,始於南朝(梁代)名臣蕭子顯《奉和昭明太子鐘山講解》詩,詩中"盤嶺跨南京"之句,即指"龍盤虎踞"之地南京。這是南京的名字首次見諸古籍。但當時僅是詩文中的語言,還不是建置名稱。

南京名字第二次出現,是在棲霞山明徵君碑文中(唐高宗李治為明僧紹立御碑)。碑文中的"臨江回憩,遂屆南京。負杖泉丘..."。這裡的南京即指現今南京地區。

②南京作為政治地域名稱出現在明朝

貓眼看南京:南京為什麼叫“南京”?

南京正式作為一個城市的名字是從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開始的

南京之"南",即南部;京,古義為"大",南京本意為南部之大城市。而帝王所居之地,即稱京師。南京建都十朝,先後有49位皇帝和2位元首駐此,算得上地位之高大,擁眾之多。“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公羊傳》

古代所指的京師與京,含義等同於現在的首都,是通名。當只存在一個首都時,京師也可以作為專稱,類似於現在直接稱北京為首都或是京。南京和北京一樣,原本是都城的專名。

明朝的南京名稱,歷時277年;清朝複稱江寧府,但習慣上仍稱南京;到了洪秀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稱天京。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成立,孫中山於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也宣告了統治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君主專制體制的終結。

1927年4月,國民政府正式宣佈定都南京。

1949年春南京解放,南京為建國初全國13個直轄市之一。1952年9月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11月15日,南京改為直轄市。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直轄市改為江蘇省會。

貓眼看南京:南京為什麼叫“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