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第一大暗殺」——中共中央特科「鋤奸」行動

中共中央特科是中國共產黨特別行動科的簡稱。1927年10月成立於上海,是黨的政治保衛部門——軍委直屬的特務工作科。周恩來親自指揮,是保衛黨中央機關安全、收集情報、嚴懲叛徒、營救被俘同志的秘密武裝。中央特科行動科(三科),又稱紅隊,打狗隊,在租界以武力支持其活動。打遍上海灘,鎮壓叛徒戰果累累。租界當局工部局,成立了一支特殊的應急警察分隊來應付紅隊。這種城市應急警察分隊模式,成為日後全世界各大城市普遍設立的使用特殊武器的戰術小組。即SWAT的前身。


“東方第一大暗殺”——中共中央特科“鋤奸”行動

1929年8月24日。中央農委書記、江蘇省軍委書記彭湃;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事部長楊殷;中共江蘇省委軍委委員顏昌頤和中共江蘇省委兵運工作負責人邢士貞以及上海總工會糾察隊副總指揮張際春還有中央軍委秘書白鑫,在滬西區新閘路經遠裡613弄12號召開一項重要的會議時。被租借工部局的巡捕和暗探團團包圍,全部被捕。

彭湃等同志的被捕,震驚了中共中央。當即指示中央特科,迅速摸清情況,動員所有力量組織營救。特科情報科長陳賡同志馬上指示楊登瀛(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駐滬特派員,思想傾向進步,為中共做了很多事與陳賡單線聯繫),查明真相。防止黨的地下組織再遭破壞。很快,陳賡就收到了楊登瀛的情報——中央軍委秘書白鑫一個月以前通過其弟(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儲備司司長)向國民黨上海市黨部秘密自首,彭湃等同志凶多吉少。
“東方第一大暗殺”——中共中央特科“鋤奸”行動

白鑫是黃埔軍校的一期生,1927年曾任葉挺二十四師教導營黨代表;1928年參加廣東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工作,1929年調到上海中央軍委任軍委秘書。白鑫的叛變,使上海黨組織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周恩來指令特科:不惜任何代價,全力營救彭湃等人,並儘快除掉叛徒白鑫。

8月28日,有情報證實,彭湃等同志將轉解到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周恩來下令特科全體出動,在囚車經過的楓林橋一帶準備武裝劫車營救。這次營救行動,事先經過周密的佈置,可是由於運輸武器的範夢菊晚到了現場,紅隊隊員眼睜睜看著載著彭湃等同志的囚車呼嘯而去。8月30日下午,彭湃等四人被押至龍華警備司令部內的刑場,英勇就義。澎湃時年三十三歲。

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中央特科懲辦叛徒白鑫的計劃加緊進行。白鑫自知自己罪大惡極,中央特科不會放過他,所以一直隱身在範爭波(國民黨上海市特別黨部執行委員,c.c.成員)為他選擇的地點,輕易不露行蹤。紅隊隊員一直在尋找叛徒的蹤影,尋求下手的機會。

澎湃被害之後第五天,陳賡突然接到聯絡員傳來的情報:白鑫在達生醫院出現。白鑫因患瘧疾,不敢冒險去找別的醫生,找到他的認識醫生柯麟(地下黨員),但他並不知道柯麟的真實身份。經過一個月幾次試探,柯麟終於打消了白鑫的疑慮,摸到了白鑫的居住地——霞飛路(今淮海路)和合坊第四弄43號——範爭波的公館。範公館戒備森嚴,前門臨霞飛路,後門通蒲石路,兩門都有巡捕看守。


“東方第一大暗殺”——中共中央特科“鋤奸”行動

就在特科嚴密監視白鑫,找機會隨時準備行動的時候,楊登瀛送來緊急情報:白鑫定於11月11日動身前往意大利——原來,自彭湃被害以後,白鑫深感自己處境危險,整天提心吊膽,他深知紅隊的厲害,中共絕不會放過他,所以他懇請南京方面同意他逃往意大利避風,南京方面已經批覆同意了他的請求。

周恩來聽了陳賡的彙報後,決定在白鑫動身那天將他處決,並主持制定出嚴密的行動計劃,交給特科執行。此時,白鑫的一舉一動,已經完全在成功的掌握之中。

11月11日,範公館戒備森嚴,前後門增加了警衛,並且在和合坊房的兩個出入口,增加了武裝巡鋪巡邏。下午,由特科科長顧順章統一指揮,陳賡帶領十名紅隊隊員潛入43號周圍的里弄,他們扮裝成小販、修補匠、送衣服的、或過路的……晚11時許,白鑫等六、七個人,從四十三號範爭波公館的後門出來,走向汽車,紅隊隊員突然從對弄的黑暗中衝出來,對準白鑫就是一槍,但第一槍沒有打中他,白鑫拔腿向北狂奔,並拔出手槍抵抗,一時槍聲大作,白鑫的一個保鏢拔槍還擊,被紅隊一槍擊斃,在槍戰中,範爭波連中三槍,重傷倒地,其弟範爭洛身中六彈,當場斃命,這時,門口的巡捕趕來增援,其中一人被紅隊當場擊斃……白鑫拼命向北奔逃,紅隊三名隊員緊追不捨,在71號的門根下,終於把這個叛徒擊斃,白鑫身中數彈,其中有一彈由前額貫穿後腦,頓時仆地斃命。
“東方第一大暗殺”——中共中央特科“鋤奸”行動

紅隊完成使命,無一傷亡,迅速按計劃撤離了現場,此次戰鬥紅隊共發射出90多發子彈。白鑫被暗殺這個消息立即震動了上海,上海出版的幾十種中外文報紙,全部詳細的報道了白鑫被鎮壓的經過,有的報紙用紅色大標題“東方唯一的大暗殺”來報道此案消息。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