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籃橋監獄執行死囚絞刑,因發生意外死囚而活命

1936年12月29日上午八點鐘,"遠東第一大監獄"——上海提籃橋監獄,即將對一名印度籍殺人犯,在獄內絞刑房執行絞刑。

被執行死刑的印度人叫阿瑪辛格,1924年招募到上海公共租界普陀巡捕房當巡捕。1936年10月13日晚。因同事巴哇新趁阿瑪辛格值夜班時。調戲親吻,汙言穢語,妄圖姦淫其妻子雪瑪克未遂,而於次日持刀將巴哇新刺死,遂既向普陀巡捕房投案自首。案件經由英檢察使署審理終結,於11月17日,由法官奇恩氏宣判對阿瑪辛格判處死刑。
上海提籃橋監獄執行死囚絞刑,因發生意外死囚而活命

監刑官在驗明正身後,宣佈對其執行絞刑。首先讓神職人員對阿瑪辛格做了一個簡單的宗教儀式後,令他站在屋子中間活動地板上,並在他頭部套上一個黑布口袋,雙腳用繩子捆牢。一頭固定在牆壁的鉤子上,一個執行人把絞刑架上繩索套在阿瑪辛格的脖子上,另一個執行人手握控制活動地板的手閘隨著監管的一聲命令,他推動手閘,兩塊活動地板向兩側分開。阿瑪辛格被懸在半空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根麻繩突然斷裂,吊起的阿瑪辛格被重重的摔在地板上,頭部受了傷,滿臉是血……行刑失敗,面對這起突發事件,資深的監刑官臉上沁出冷汗,當即宣佈:1、中止對死囚犯的行刑執行,把受傷的阿瑪辛格送醫院救治;2、封閉和保護行刑現場,一切人員撤離絞刑房;3、暫時限制兩名行刑執行人的行動自由,進行嚴格審查。

這起死囚犯的奇遇,一下子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英國駐華使館、領館的注目,成為轟上海一時的頭條新聞,《大美晚報》,《申報》等報紙也做了詳情報道。
上海提籃橋監獄執行死囚絞刑,因發生意外死囚而活命

是營私舞弊,還是意外事故?這是提籃橋監獄第二次用絞刑,而且執行人全是原班人馬,特地從香港專門派來,使用絞刑的繩索是產於菲律賓的馬尼亞,況且在執行的前一天,工部局警務處還命令他們進行過模擬實驗。工部局警務處縝密冷靜分析,推測出三種可能性——1、絞刑用的繩索被人調包,換成劣質絕索,執行絞刑時繩索斷裂,故意造成死囚執行未遂;2、執行死刑的人員是否有被死囚犯或死囚家屬收買;3、行刑的絞刑架是否存在問題?

為此,英國駐上海總領事白理南爵士組織有關官員親自到提籃橋調查。經過認真的調查實驗,終於,發現了事故了原因——絞刑架上有根工字型的絞架,稜角銳利,吊有一百多磅重量的繩索,在下滑過程中與絞架發生摩擦,絞架又十分銳利,故而使繩索斷裂。這完全是一起意外事故,與執行絞刑人員無任何關聯。白理南總領事馬上向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作了彙報,陳述事情實驗結果,並用英文寫成報告。
上海提籃橋監獄執行死囚絞刑,因發生意外死囚而活命

根據英國的慣例,死刑只能執行一次。當局認為死刑犯阿瑪辛格在行刑時由於意外情況而活命,應該是天意,命不該絕。為此,英國駐華大使批示將阿瑪辛格改判無期徒,由上海提籃橋監獄押往印度服刑。香港抵滬執行死刑的兩名執行人員,解除緊閉審查,恢復他們的行動自由。至此,這件撲朔迷離,引起社會輿論關注的事件告一段落。

1946年4月22日,盟軍軍事法庭就是使用這個改造成管型絞架,在絞刑房處決了鏑木正隆少將等五名日本戰犯。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