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市場沒有加和效應,抱團取暖或是互相安慰?

雲服務市場沒有加和效應,抱團取暖或是互相安慰?

4月26日,雲服務市場發生了一個重磅事件,同為雲計算、CDN、互聯網數據服務等泛雲市場的廠商——雲端網絡、又拍雲、帝聯網絡,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官方稱,三方的合作內容將覆蓋資本、底層資源、技術、產品、市場、品牌等各個層面,三方將共享優質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打造競爭合力!

如果粗略一看的話,只會覺得和其它大部分廠商的戰略合作一樣,這只是三方一個務虛層面、象徵意義的合作。但是,結合當下雲服務市場的背景深入分析的話,就會發現三方不僅是戰略合作,更是在抱團取暖,因為“互聯網數據服務領域進入到了慘烈的非良性競爭的環境”。而且,可以預見這不是雲服務市場中小廠商抱團的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後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廠商開始走抱團之路,以抵制惡意價格戰。

按理說,不應該在別人“辦喜事”的時候說喪氣話,但是筆者認為難聽的真話很多時候比好聽的假話有用。雖然如今雲服務市場的價格戰已經有觸底的跡象,但是仍舊看不到絲毫反彈的趨勢,中小廠商已然在殘酷的價格戰中苦苦支撐。不排除雲端網絡、又拍雲、帝聯網絡的抱團取暖是聞到了這種可怕的煎熬氣息。不過縱使如此,邦聯式的抱團取暖並沒有加和效應,並不能給每一個廠商的業績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除了象徵意義外,互給信心、互相打氣、互相安慰,或是彼此間合作最大的效用。

資本方面: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窮親戚抱團仍是窮親戚

和很多其他行業不一樣,雲服務市場當前面臨的問題不是市場瓶頸的問題。根據Gartner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公共雲服務市場將增長21.4%達1864億美元。可以說,市場足夠大,增速也可觀。

雲服務市場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問題,一方面是可用資金少,市場很難再大規模燒錢了;另外一方面是融資變得越來越難。而且這種問題基本是全行業的普遍問題,不管是大型廠商、中型廠商,還是小型廠商。

先說大型廠商。原本財大氣粗的他們,也不敢再輕易降價了,這方面最典型的是阿里雲。作為中國雲服務市場的老大,阿里雲曾經在雲服務市場裡的各個鏈條裡,大肆揮舞價格屠刀。甚至,出現過一年時間降價多達六次之多的時候。只不過今年以來阿里雲在雲服務市場,比如CDN領域,最近兩次的雲棲大會都沒再提降價的事了。

要知道,此前阿里雲公佈了2017年Q3季度財報,財報顯示,Q3季度營收35.99億,同比增長104%。如此靚麗的業績,後續卻不怎麼再降價了,有幾種可能:一是價格確實基本到底了,沒有啥降價的空間了;二是阿里雲認為現在的價格就足以把中小型廠商耗死,沒有必要再費彈藥;三是阿里雲自身雖然營收不錯,但是也並非盈利的狀態,自己在內外部也承受著巨大的盈利壓力。不管怎麼說,用“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來形容是合適的。

再說中型廠商。這裡不妨以金山云為例子。表面上看,最近金山雲在不到50天的時間裡,獲得了7.2億美元的高額融資,公司投後估值接近24億美元,前景可謂一派向好。但是,從金山軟件的財報等數據上看,金山雲2017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68億元、3.04億元、3.58億元、4.019億元,Q2Q3Q4三個季度的環比增長率卻分別是13.4%、11.8%、11.2%,可見其環比增長率是在不斷下降的。比營收環比增速下降更為嚴峻的是虧損。按照金山雲的公告等資料,2017年前三個季度,營收9個多億,虧損就達6億元;全年營收13億多,虧損額估計會達到7到8億元。

類似金山雲這樣的中等雲服務廠商,不斷的找錢融資,一輪輪融資表面無比風光,內心其實煎熬得要死。因為,出現了營收“規模不效應”的問題,“融資越多、營收越多,虧得越多”的“三多”困難,短時間內看起來是難有完美答案的。

其實,阿里雲財大氣粗,金山雲能夠找到錢,都還算好的。最悲慘的要屬其他中小型尤其是小型、初創廠商,一方面價格戰的壓力難以承受,另一方面融資變得異常困難。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資本市場還風風火火,包括青雲、UCloud、華雲、EasyStack、駐雲科技、SpeedyCloud迅達雲、BoCloud博雲、數人云、Hyper、數夢工場、北森雲等等都完成了不同輪次的融資。但是,從下半年至今,融資的廠商、筆數、金額,就急劇減少,大家都處於“錢荒”之中。時至今日,去年上半年的融資盛景,放在當下來看,或許是雲服務資本市場的迴光返照。

面對嚴峻的行情,極度缺錢的小廠商,出路在哪裡?其實,出路無外乎三條:

一是,伺機被巨頭收購。這是最好的結局,但是沒有過人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巨頭可能沒有收購的動力,因為對巨頭而言基本都是全棧通吃的,收購小廠商既沒有補齊短板的作用,也沒有多少增加實力的意義。

二是,或縮衣節食,或趕緊繼續找融資。在價格戰的大環境裡,縮衣節食無疑也會讓業務收縮,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而找融資除了運氣之外,更需要等待整個雲服務資本市場行情的變暖。

三是,抱團取暖。雲端網絡、又拍雲、帝聯網絡抱團取暖,這是比較現實、比較可行的一條路,只不過缺錢的廠商抱團取暖,還是一樣缺錢,這跟窮親戚抱在一起仍舊是一堆窮親戚一樣。在商業世界裡,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技術方面:雲服務市場技術千變萬化,即使看得準也未必跟得上

除了資本方面,抱團取暖的中小廠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之外,抱團到底能不能取到暖的另一大阻礙,在於技術上怎麼深度融合、緊跟前沿、互惠互利。

眾所周知,雲服務市場大體可分為基礎設施、互聯網服務、應用軟件等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對應著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三個層面。實際上,這裡面每一個板塊或者層面裡,又包含有極多的分支,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都叫雲服務廠商或者都歸類於雲服務行業裡,但是可能做的事情卻千差萬別。

以此次抱團的三家廠商為例,雲端網絡是IDC、ISP服務商,數據中心和機房資源是其優勢;帝聯網絡是國內專業的CDN服務廠商之一,CDN業務相對傳統,但是CDN的規模還可以;而同樣是主營CDN業務,又拍雲則宣稱在國內首創了“把所有節點開放給所有客戶”,試圖以互聯網思維和雲服務方式,顛覆CDN行業的服務模式。

不僅市場分支多,而且雲服務市場的技術演化,還特別迅速。IaaS、PaaS、SaaS方興未艾,PCDN、5G技術、邊緣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平臺,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神經形態硬件、量子計算、無服務器PaaS、軟件定義安全等等,各種和雲計算或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技術,又撲面而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雲端網絡、又拍雲、帝聯網絡這種“邦聯式”的結盟,在技術方面,深入合作存在幾個困難:

第一,到底是順著邏輯,還是跟著趨勢?抱團取暖的廠商,跟進技術選擇分支時,是選擇更符合自身技術發展邏輯的;還是選擇更符合市場整體趨勢的,更符合聯盟整體利益的?這其實是個體和整理的利益矛盾,可以預見在這種情況下,個體一般都會選擇符合自己利益的,這樣這種鬆散的結盟,在技術選擇上難以做到大公無私。

第二,雲服務市場,最不缺的就是所謂的“熱點”以及“技術風口”。熱點和風口,此起彼伏、起起落落,即使大家都大公無私,但是抱團取暖的中小廠商真的都能看得準嗎?要知道在同屬於TMT行業的互聯網領域裡,可是出現過多次集體走眼的事件:比如團購、比如O2O、比如P2P……

第三,就算像賽馬一樣,幸運地賭對賽道了,有無資金投入也是一個問題。雲服務相關領域的新技術,很多都是長週期、多投入、見效慢的,抱團的中小廠商當下就已然嗷嗷待哺,又哪裡拿得出多餘的資金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和儲備當中呢?

第四,中小廠商間的戰略合作,即使冠以“戰略”的名義,也僅僅是合作而已,而合作和合並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大家都知道,技術往往是雲服務市場各大廠商的第一競爭力,即使是合作伙伴,那總歸是“別人家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多多借鑑別人的技術,同時防止自己的核心技術被抄襲是主流。換句話說,大家可能都只想獲取而不願意付出,所以筆者很難想象抱團的企業間能夠怎麼進行深度的技術合作。

此前,Gartner公司發佈了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其認為每一樣新技術都要走過觸發期、期望膨脹期、幻滅期、復甦期、成熟期等階段,而每一個階段少則兩年,長則五年、十年。可見依靠某一項或者幾項革新技術,實現換道超車蟄伏的時間異常之長。如此漫長的週期,市場真的會給中小廠商們這麼多的耐心嗎?

市場方面:一個尷尬,兩個反證,三個預測

在資本和技術之外,抱團取暖的中小廠商,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就是——市場。對於市場層面,筆者看到了一個尷尬,做出了兩個反證,同時嘗試性進行三個預測。

一個尷尬是,抱團的中小廠商,很可能會出現,相互之間就有業務激烈競爭的情況。比如此次抱團的雲端網絡、又拍雲、帝聯網絡,其中又拍雲和帝聯網絡,主營業務之一都是CDN,帝聯網絡CDN業務相對傳統,又拍雲甚至還號稱要顛覆傳統的CDN服務模式。

這樣的情況下,比如真的有個客戶有CDN業務的需求,這個邦聯式的結盟,到底是誰去服務這個客戶呢?是以個體公平競爭的形式,還是以類似於地產商拿地“聯合體”的形式,又或者是總包分包的形式?反正筆者一時半會是想不出來。

兩個反證則是為了證明這種抱團式聯盟在市場層面的意義究竟有多大的。首先,假設市場上的客戶,要找的是雲服務裡某一項垂直專業性服務,那麼這種邦聯式的抱團就意義不大,這種單一業務要們聯盟成員都做不了,要不聯盟中的某一個成員自己就做了。

其次,假設客戶要找的是集成式的服務,是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那麼客戶要麼可以方方面面都可以搞得掂的全棧大廠商,要麼可以找專業的集成商也可以,貌似也沒有看出找抱團廠商的理由。因為對客戶而言,找性價比最高的廠商才是要義,而未必願意接受“買一贈一”的服務。

當然,如果跳出“戰略合作”的窠臼,從格局更大的行業大整合的層面去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別有洞天的情況。也會意識到,這種戰略合作可能只是第一步,後續或將延展出更多的可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合作的邏輯就是自洽的,也就有了更現實的意義,而不是像前面分析的,基本上以務虛、象徵意義為主。具體來說,中小廠商戰略合作的下一步,或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也是最樂觀的,那就是戰略合作的幾家公司,都統一被某一家巨頭給收購了,不過這種概率,相對來說比較小。畢竟對於收購規律來說,永遠是標的小才“船小好調頭”,收購一個邦聯式的聯合體,即使現實有需要,實際執行起來也太複雜了。

第二種,是抱團取暖的中小廠商,後續合作再進一步,比如成立合資公司。雖然這樣可能會面臨“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形,但是縱使如此也並非不可能。要知道,前不久雲計算服務商UCloud就宣佈:旗下私有云公司UMCloud將正式與數人云合併,兩者將在業務上全面整合,形成一家全新的公司,為企業客戶提供IAAS+PAAS的產品與整體解決方案。看到了吧,現實重壓之下,已經有先行者在走這一步了。

第三種,是幾家廠商,一杆見底地合併。這種情況雖然操作難度大,但是如果真的到了生死關頭,也並非不可能,無非誰主導、誰並誰的問題。因為只有合併而不是合作,才能真正意義上打通底層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才能聚合研發力量,共同推進IPV6、PCDN、5G技術、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才能在市場、品牌方面,統一發聲,並減少重複成本。實際上,雲端網絡已經在2017年底,2500萬元戰略投資過又拍雲;雲端網絡貢偉力的話也耐人尋味:不排除未來某個時點我們有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寫在最後的話:

商業的世界裡,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雲服務市場的價格戰打到“地板”上,且絲毫不見觸底反彈的跡象時;當越來越多的中小廠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越來越難熬時;當連大廠商都打不起價格戰時……所有固有的認知都得重建,一切此前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實際上,那些大家認為絕不可能的事情,已經在互聯網行業裡不斷上演多。比如:優酷土豆、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大眾點評、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等等,這樣一出又一出的合併戲碼。

在相同的邏輯驅動下,類似的事情也很可能會發生在雲服務市場裡。可能今天我們認為絕對不會發生的事情,明天就真的發生了。可能今天映入我們眼簾的一切都是表象、幻象、假象,真相的到來,需要利益和時間的進一步推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