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吃什麼祛溼最好?

用戶58900236643


夏季雨水增多、氣候潮溼,導致機體易受溼邪所困,而溼邪太過就會困脾。體內的溼氣太重,令人覺得睏倦,身體沉重,做事提不起精神。所以夏季應多食用一些健脾除溼,利尿的食物。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食藥兩用的藥材。

1.薏苡仁

薏苡仁能利水滲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能健脾,治療脾虛洩瀉;能除痺,治療風溼痺痛、筋脈拘攣;又能清熱排膿,治療肺癰、腸癰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抗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抗炎鎮痛等多方面的作用。現在臨床常用於治療痛風、結腸炎、關節炎、原發性多汗和頑固性失眠等。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除溼,治療水腫,腳氣,溼熱黃疸;能排膿消腫,治療腸癰腹痛、痔瘡便血。 赤小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有益;赤小豆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促進身體康復的功效;赤小豆含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脂、調節血糖、瘦身減肥的作用。

3.芡實

芡實能健脾除溼,收斂止瀉,治療脾虛久瀉;能燥溼止帶,治療帶下赤白;能益腎固精,治療遺精、滑精。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芡實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延緩衰老、改善學習記憶、抗疲勞、抗癌、降血糖等作用。芡實含有大量抗氧化活性的物質,是天然的抗氧化劑,適用於糖尿病、腎病、癌症的預防治療中。

4.茯苓

茯苓為中藥八珍之一,能寧心安神,治療心悸失眠;能健脾滲溼,治療脾虛諸證;能利水消腫,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補心脾,故虛勞病常用。藥理研究證實茯苓有抗腫瘤、抗炎、保肝、調節免疫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

此外,冬瓜皮和玉米鬚都能利水消腫,白扁豆、藿香、香薷均具有化溼和中作用。


作者:張培 單位:北京豐臺醫院臨床藥學室、藥事網成員

藥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藥事健康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氣,還要健脾胃。健識君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如果不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我們自己可以做哪些食物來祛除體內溼氣,調節好自己的身體。


平常可以常食用的有:山藥、茯苓、薏苡仁,可以煲湯、煮粥。

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可用脾虛食少、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

山藥,注意這裡說的山藥不是我們菜市場買的菜山藥,而是懷山藥。可以到藥店購買。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腦、還能美容養顏、抗疲勞、增強免疫機能調節心肺功能等功效。

薏苡仁,有健脾祛溼的作用、但孕婦不要服用。

可將以上食物單獨或一起熬成湯,同時也可以配上小米、大米等一起熬粥、煲湯等服用。

以上這些食療是各種體質的人都可以服用。對不同的人,則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長期堅持飲食這些藥膳,不光可以健脾祛溼,還可以調理其他一些症狀。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些都是體內有溼氣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也可以加黨參或大棗或黃芪同煮用來補氣。


健識局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中醫認為,春季溼氣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濁功能,使“清氣”不能上升,頭部及四肢沒有足夠的清輕物質來濡養,所以出現頭腦昏沉不清醒,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親,你需要祛溼了。

提起祛溼,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薏米紅豆。沒錯,薏米紅豆在祛溼上有著不可多得的功效。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推薦食方:用於因脾陽不振、脾失健運引起的溼濁內生、水溼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洩瀉等症。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時後煮粥。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即使體內溼氣重,也不適合經常喝紅豆薏米水。紅豆和薏米能祛溼,但是薏米性微寒,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婦少用,尿頻便秘者少用,也不適合陰虛羸瘦者,以防耗傷陰液,助長虛火。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就是說,溼氣就像滴在麵粉裡的油,想要祛除可沒那麼容易。

除了紅豆薏米,以下食物也可以幫助除溼:

1.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3.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4.冬瓜:具有利水、利溼、解暑、減肥的功效,我們在春天可以用冬瓜煲湯喝(勿去皮)。除了祛溼,想減肥的朋友該注意了,冬瓜還可以減肥,應該多吃。另外,冬瓜偏涼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經。

5.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6.南瓜:具有健脾胃、除溼的功效,我們可以用南瓜煮著吃或做南瓜餅。另外,鯉魚與南瓜相剋,同食會中毒,皮膚病患者不宜多吃。

7.茯苓:具有利水滲溼、促進消化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茯苓、豬骨頭或鯉魚煲湯喝以祛溼。

8.車前草:具有清胃熱、利小便、消水腫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車前草煮茶喝以祛溼。另外,車前草還具有降低血藥的功效,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

9.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除了食物,還有2個最有效的“祛溼”方法!

1.艾灸

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我們身體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過艾灸來祛溼,比如說合谷、足三里、豐隆、關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選擇艾灸館、美容院等代勞。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結束後一定要避寒涼,不吹風,脖子要用圍巾圍起來、三小時內不要進入空調環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飲,否則寒氣和溼氣就會趁著艾灸後打開的毛孔而深入體內,得不償失。

2.按摩祛溼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溼作用。平時點按足三里穴,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於運化體內水溼,起到祛溼的功效。承山穴也是去除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百科名醫


經常聽到有人說溼氣重,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吃這個去溼氣,吃那個增加溼氣等,在吃東西時也變得分外小心。到底什麼是溼氣,溼氣重的人有哪些表現,平時吃什麼能去溼氣嗎?

溼氣重是人體內的水分沒有及時的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導致體內水分過多,而產生的溼氣重的問題,與人體代謝異常有關,也是人體脾胃不好的一種表現,如果脾胃功能強大的話,是能將人體多餘的水分代謝出體外的。所以,溼氣重的人也是身體功能不佳的一個預警信號。如果人體溼氣重,會感覺容易疲憊,吃東西沒有什麼食慾,舌苔厚重,大便不成形,關節感覺痠痛,頭也暈沉沉的,就像是一個陰沉的不斷下雨的天氣一樣,這樣的人體環境不幹爽,阻礙了身體的正常代謝,產生惡性循環。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表現,就要注意排除體內的溼氣了。飲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介紹一些可以去溼氣的食物。

1、紅豆

很多人都知道紅豆可以去溼氣,著名的去溼氣神器紅豆薏米水腫,紅豆的作用就是利水、消腫清熱,幫助體內水分的排除,防止身體水腫。

2、薏苡仁

薏苡仁也是清熱去溼氣的佳品,但是品性偏涼,如果本身體質比較涼的人就要注意食用的量。

3、綠豆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是夏季解暑的佳品,也是去溼氣的好食材。

4、冬瓜

冬瓜是眾所周知的減肥食材,它的熱量非常低,還能飽腹。其實冬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利水消腫,還有解毒的功效,對於溼熱體質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減肥去溼氣佳品。

除去飲食的日常調理外,溼氣重的人也要注意心態的調整,因為脾胃與人的情緒關係緊密,而脾胃功能好溼氣就不會在人體過多停留,所以要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不要思慮過多,還要保持運動的習慣,能減壓,還能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

介紹的祛溼16種食物,在這種陰雨不停的季節要時常吃一吃祛溼。


康復匯


我這有三個方子,用來祛除溼氣的,分別針對不同的體質,祛溼熱的、祛寒溼的、祛痰溼的! 重要的是這幾個方子可以製作成茶包,隨身攜帶,使用時開水沖泡一下就能飲用,方便至極!


溼熱:金銀花12g、梔子15g、淡竹葉15g、菊花12g、茯苓15g、赤小豆20g、槐花9g、薏苡仁30g、橘皮12g、甘草6g;

寒溼:砂仁10g、大麥9g、紅豆15g、芡實12g、橘皮15g、高良薑15g、山藥20g、薏米30g、茯苓15g、甘草6g;

痰溼:荷葉10g、藿香12g、茯苓12g、橘紅9g、白扁豆30g、薏苡仁25g、桔梗12g、赤小豆15g、橘皮12g、甘草6g;

上述方劑在使用時最好使用開水沖泡,並且加蓋悶泡至少十分鐘才能有效析出藥物精華,藥效才能更顯著!當然,如果您不嫌麻煩的話,煮茶飲用效果或許會更好!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多指教!


急診內科張醫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喝涼水都會發胖,而且怎麼減都瘦不下來,其實這是由於體內溼氣太重導致的,大家管這種胖叫做虛胖。身體溼氣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肚子,肚子大真可怕,萬病之源就是它,男人有了大肚子,三高、便秘、脂肪肝,女人有了大肚子,身材走樣、氣色差、吸引力減弱。

我們都知道身體裡,有兩個管理水的臟器,腎臟和脾臟。腎臟喜水,脾臟厭水,喜歡乾燥。健康的人,腎和脾的力量是不相上下的,腎陽能和食物營養起反應,產生體溫熱量,將水蒸發向上蒸騰,是腎的能力,讓水份能分佈全身。脾會主管腸胃,將體內的水份吸收進血液裡,血液再將這些水分運回腎臟,部分水分被製成了尿液,於是這樣,形成了體液的循環。但若脾虛了,大量的水溼,也就是溼氣會在體內大量地堆積起來,形成溼氣重,所以大多溼氣重的人都伴有脾虛的情況!

外界的溼氣,很容易就會鑽進人體,比如天氣潮溼、淋雨。如果你還經常久坐不動、熬夜、猛吹空調、愛吃冷飲,就很容易讓脾臟受傷。脾是調節體內水分的“搬運工”,脾虛,溼氣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困在你的身體裡。溼氣積聚,在腹部就造成大肚腩、在腿上就形成大象腿,你就這樣“胖了”。溼氣重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肥胖,但是與肥胖難脫干係。

1、溼氣重的人,口味重,高油鹽的食物吃的多,易造成身體循環不暢,身體溼氣鬱積,從而易造成身體酸鹼性不平衡,導致酸性體質。

2、溼氣重易怕冷,從而用導致脂肪囤積,用更多的脂肪來保溫。

3、溼氣重,造成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能量將身體內部的廢物排出體外,從而堆積在身體內部組的間隙,逐漸增加,人就慢慢地胖了起來。而且氣色也不好。

溼氣不僅讓你胖,還讓你很難減下來,因為溼氣會阻礙脂肪的燃燒,所以不祛溼就運動,往往事倍功半,就像澆了水的木頭,不容易著火。溼氣重的人,還常常感覺疲憊,四肢沉重無力,臉上愛出油、長痘、起疹子,影響生活和工作。像脂肪肝、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都是跟體內的溼邪有關。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忽視溼氣重,記得要及時的調理,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結果。

溼氣很多人都有,我也不例外,大便粘,總是感覺沒拉完;冬天怕冷,腰臀冰涼;胃消化不好,臉上還長痘;睡眠也不好,真是愁死人了,幸虧我在網上找到了維什麼予什麼白膏 ,它通過調理脾,胃,肺,腎來達到祛溼,排毒,驅寒的效果。也就兩個月過去了,我現在臉色好多了。

物理學中,關於水汽蒸發速度的三個決定因素:氣溫,氣流,面積。祛溼的道理,是一樣的,不過在中醫理論裡,“氣溫”對應“溫法”,“氣流”對應“理氣法”,“面積”對應“發汗法”。【溫法】溼氣性屬陰寒。《內經》說:寒者溫之;《傷寒雜病論》說:痰飲當以溫藥和之。說明,溫法是祛除溼氣的根本大法。【理氣法】人體內氣走得不順,容易生溼氣。溼氣又阻礙氣的運行,形成惡性循環。久坐之人易生溼。所以祛溼,要理氣,要讓全身氣血通暢。【發汗法】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讓溼氣,通過出汗的方式,從體表的每一個毛孔散佈出去,擴大溼氣去除的通路和麵積。

【溫法】

其實,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溼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作用;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作用。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溼。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溼,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除此之外,桂圓不但味道清甜可口,它的營養價值還很高。

養血安神:桂圓含有大量的糖分和鐵、鉀等元素,所以適當吃桂圓,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以及貧血的人來說,是有很大益處的。

潤肺開胃:桂圓當中含有一種成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食慾,並且還會有開胃健脾的作用,因此胃口不好的人吃桂圓可以得到很好的一種改善。

滋陰補腎:桂圓和荔枝是有本質區別的,吃多了荔枝很容易上火。但是桂圓性溫,而且還是一種藥材,具有滋陰補腎、潤膚美容的作用。

禦寒祛溼:用桂圓肉浸泡米酒,秋冬時節喝,可以起到禦寒祛溼的作用。把酒中的桂圓肉撈出來蒸雞蛋,也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菜!

延緩衰老:桂圓富含多種維生素,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有補腦健身的功能。有專家還說過,桂圓是抗衰老的天然食品。中醫認為,龍眼味甘、性溫。入心、脾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寧神、健脾止瀉、利尿消腫等作用。但是,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的話,很容易上火。這樣吃的話,既飽了吃鮮桂圓的口福,又不至於上火。

桂圓紅棗茶

食 材:桂圓5粒 / 紅棗10粒 / 冰糖半湯匙

步 驟:1.將洗淨的乾紅棗、桂圓乾和冰糖放入在容器裡。2.再倒入適量涼水,蓋上蓋子。3.將容器放入微波爐中,用高火加熱10分鐘,之後再用中火加熱10分鐘,即可製成美味又健康的桂圓紅棗茶。

桂圓燉蛋

食 材 :雞蛋4個 / 紅糖適量 / 桂圓5粒

步 驟:1.將剝好的桂圓快速的沖洗一遍,放入煮鍋內,加適量水。2.用大火將桂圓水煮開,然後調成最小火慢慢篤15分鐘分鐘。3.將雞蛋直接打入桂圓湯中,開中火將雞蛋滾一分鐘後,調成小火將雞蛋再燜1分鐘到3分鐘就可以將湯盛出。

桂圓蓮子湯

食 材:桂圓乾25g / 蓮子15g/紅棗10顆 / 冰糖少許

步 驟:1.將桂圓肉和蓮子用清水洗淨,紅棗洗淨、去核備用。2.將桂圓肉、蓮子和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熬煮30分鐘。3.最後加入冰糖,煮至冰糖溶化即可飲用。

【理氣法】

中醫專家指出,按摩是一種很好的祛溼方法,常刮身體4大祛溼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溼效果。

豐隆穴

位置:足陽明胃經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通調脾胃氣機、祛溼化痰。

足三里

位置:足陽明胃經合穴,乃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局部有酸脹感效果佳。足三里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溼的作用,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於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適用於溼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曲池穴

位置: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點揉此穴2-5分鐘,亦可用四指併攏,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可洩大腸溼熱,用於肛門灼熱、大便黃爛、排不盡者,亦可康復溼疹等皮膚病症。

【發汗法】

運動可以出汗,也可以排溼。吃完飯過半個小時不妨去跑跑步,不僅祛溼,對降高血壓高血脂以及肥胖之類的,都有好處。


健康生活與美麗人生


體內有溼氣的人,可以多吃蒲公英、玉米鬚、馬齒莧、荷葉等,如果溼氣重,可以組合起來做成祛溼茶,每天喝,可以健脾又祛溼!

自制祛溼茶——蒲公英荷葉茶

材料:蒲公英根、荷葉、玫瑰花

功效:健脾祛溼,消脂減肥,清熱去火、排毒養顏,適合虛胖者祛溼。

做法:

1、挖取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烘炒製成茶,備用;

2、荷葉洗淨,切碎,烘乾,備用;

3、野生的玫瑰花瓣洗淨,自然陰乾,備用;

4、取玫瑰花瓣0.3g,蒲公英根0.7g,荷葉2g ,做成蒲公英荷葉茶包,每日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即可。

功效:健脾祛溼,消脂減肥,清熱去火、排毒養顏。

自制祛溼茶——蒲公英五行草茶

配方:蒲公英根、薏苡仁、赤小豆、五行草、芡實、綠茶、淡竹葉、槐花。

功效:健脾又祛溼,適合體內溼氣重者。

做法:

以上材料全部洗乾淨,然後分別進行炒制,炒制後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日取一包,熱水沖泡即可飲用,一包可多次沖泡!

此方由經典祛溼方紅豆薏仁改良而成,加入其它幾味中草藥,即健脾,又祛溼,效果升級加倍!

自制祛溼茶——蒲公英玉參茶

配方:蒲公英根、玉米鬚、玉參根、玫瑰花

功效:健脾祛溼,滋陰潤燥,降血護肝,適合高血糖、糖尿病者祛溼。

做法:

1、將蒲公英根、玉參根洗淨,烘乾炒製成茶,備用;

2、取包裹在玉米葉中的玉米鬚,洗淨烘乾備用;

3、野生玫瑰花瓣自然陰乾,備用;

4、取玉米鬚1g,蒲公英茶0.5g、玉竹0.5g、玫瑰0.3g,碾碎後做成蒲公英玉參茶包,每日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用來治溼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溼,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溼,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

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五行草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溼,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
玉米鬚,在中醫藥中叫做龍鬚,中醫認為,玉米鬚性平,味甘、淡,歸膀胱、肝、膽經。利水、消腫、洩熱,可促進體內多餘水分代謝,減少頭髮皮膚出油,消除小腹贅肉,對腎炎、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有效,尤其適合血糖高者。
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其補腎效果強於山藥,祛溼效果優於紅小豆,鎮靜效果強過蓮子,是難得的補益佳品。

微笑的一生


溼氣是萬病之源,說的就是溼氣引發了一系列的疾病,溼氣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溼和寒結合可形成寒溼;溼和風結合可形成風溼;溼與熱結合可形成溼熱。溼氣若是不去,則百病叢生。想要祛溼就要斷去溼氣的根源,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各位朋友往下看!


溼氣的形成跟我們自己是脫不開關係的,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最容易滋生溼氣的,比如愛吃生冷食物,或是久住氣候潮溼的環境當中,洗頭髮沒幹就出門,出汗以後立刻洗澡,這都是溼氣最喜歡的。所以,想要祛溼,必須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祛除溼氣的方法

第一:鍛鍊身體

沒錯,只有提高身體免疫力才能更好的祛除溼氣,身體強就是最好的治病良方,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滾燙的血液流動在身體裡,溼氣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建議進行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快走;打太極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加速身體器官更好的運行排出溼氣。

第二:正確的生活習慣

通常溼氣是因為體質不好所以容易被自然界的一些邪氣侵襲身體,導致溼氣在體內滯留,溼氣越來越多。很多人夏天不斷的吹空調,喝冷飲,大夏天的一身汗對著空調呼呼的吹,吹的我看著都冷,這樣會導致脾陽受損,脾受損以後,脾運化水溼的能力就會更差,溼氣也會越來越多。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吹空調太過,不能不停地喝冷飲,洗完澡以後及時擦乾,衣物房間都要保持乾燥。還有女生,應該在晚上多泡泡腳,否則溼氣從腳入體,引起痛經。

第三:飲食清淡

減少吃肥膩食物,多吃一些素的,晚上更應該喝溫水,因為早上是最忌生冷的。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不飲酒,否則傷到脾,溼氣只會越來越多。溼氣在人體內,脾是首當其衝被傷害的,脾是人的後天之本,祛除溼氣全靠它!

祛除溼氣的茶飲

1、蒲公英薏苡仁茶

做法:

食材用蒲公英根1克,薏苡仁1克,赤小豆0.7克,馬齒莧0.5克,芡實0.2克,綠茶0.2克,淡竹葉0.2克,槐花0.2剋制作成茶飲,每天喝一定可以有效的祛溼。


小明健康普及


夏天是人體容易積聚溼氣的季節,夏季末接近秋天的那段時間,因為這時期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時候,大熱天再蒸騰雨後的積水,空氣溼度大,容易讓人被溼邪所困。

作為一個在南方工作了8年的北方人,我在夏天的時候很容易拉肚子,而且感覺精神不濟,關節痠疼。這就是身體溼氣過重引發的後果。

我主要採用了三個方法來祛除溼氣:

一是在夏天的時候多給自己煮一些蓮子粥和紅豆薏米粥。

蓮子、紅豆。薏米等食物都具有去除溼氣和驅除體內寒氣的作用,並且能有效減輕關節炎疼痛的症狀和緩解疲勞。

廣東有“回南天”,這段時間溼氣特別重,在廣東工作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可以多吃一點紅豆薏仁粥。

二是用懷山藥來煲湯。

這是廣東朋友教的方法,懷山藥要去藥店買,一兩可以煲三次湯,大約是15塊多。

湯裡可以加一些黨參或者茯苓,可以安神。

三是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

我們的腳底板有身體各個器官的反射區,通過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加臟器的機能,還能起到調節人體內分泌的作用,這也是一種去溼氣的簡單方法。

有人建議說用艾灸或者拔罐的方式來祛溼,但這種操作方法不適合在家操作,而且在夏天拔完罐之後身體會留下痕跡,不太好出門。

人體溼氣過重不僅影響工作和學習,而且長期不祛除溼氣還會得關節炎等疾病,因此大意不得。


拿保溫杯的中年人


說吃什麼能祛溼的,我先介紹一下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吧!

1、大便不成形,便溏或者便秘

2、口乾,口苦,口臭

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4、頭髮油膩,脫髮,白髮

5、肥胖,減肥後容易反彈

6、浮腫,眼袋下垂,黑眼圈

7、腰痠關節疼痛,胸口悶

8、睡覺打呼嚕,頭暈沒精神

9、特別疲勞,對房事不感興趣

10、陰部潮溼,陰囊潮溼

11、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12、白帶有異味,瘙癢

13皮膚油膩,起溼疹

溼一困脾,體內水液物質運化不暢,就變成沒用的糟粕停留在我們身體裡,形成溼邪,脾,喜乾燥,不喜溼氣,如果體內溼氣過多,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久了就會累、會傷。脾傷了,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虛,脾虛又會導致體內溼氣更重,如此惡性循環。

1、祛溼效果想要更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利水滲溼+健脾+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溼氣重的人,首先要利水滲溼,將多餘的溼氣排出體外。 但是,溼氣重的人普遍脾臟功能不好,紅豆薏米偏於寒涼,吃多會傷脾胃。所以生薏仁不適合長期食用,要炒過的薏仁去寒後就不寒了。


可以嘗試這個食療:茯苓,黑豆,薏苡仁,紅豆,桂圓,綠豆,紅棗。 如果說自己自己煮太麻煩,還要炒薏仁,可以試試上網買磨粉,看清楚配料中薏仁是炒過的才買。

我吃完這個之後排尿次數多了,放屁也多了,應該是腸胃在排毒通氣。晚上睡的香了,一覺睡到天亮。腰痛也有改善了每天沒有痛的起不來床了,人也沒有之前那麼容易疲勞了,看著有些精神了。

2、多去健身運動,排出汗後,還有吃清淡了溼氣慢慢排出來了。堅持每天跑步,跑到感覺到身體在下雨的節奏就對了,有了這個感覺後再堅持跑十分鐘左右。

3、90後開始養生了,每天晚上都會泡腳,大概泡30分鐘左右,泡到身體出汗。泡腳前我會衝好一杯祛溼水,泡腳過程中會適當補充身體水分。泡腳後要穿雙襪子在腳上,待腳的溫度舒適後再脫,這樣是為了避免溫差著涼!


(1)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可以治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及咽部不適,散寒、促血液循環還可以祛除體內的寒氣溼氣。

用法:將艾葉或者艾條撕碎之後,再放進桶裡面,然後放開水下去泡。等水溫合適的時候就可以用來泡腳了,泡到身體有虛汗即可。

用艾草泡腳期間,應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


(2)生薑泡腳

熱姜水泡腳對於感冒引起的頭痛也非常有效,還可以治療腰間疼痛,使用老薑效果更好,散寒、除溼。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用法:取生薑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不感覺到燙為宜。然後用煮好的水泡腳,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用生薑水泡腳一段時間後,怕冷的症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紅花泡腳

紅花先燻腳後泡腳。能有活血化瘀,治腰痠痛的作用。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

用法: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如果用30-50克的幹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4)花椒泡腳

先把花椒微煮或者先泡一下,等到水溫要稍高一點泡腳,水要超過腳踝,泡一會兒兒就會全身冒汗,切忌吹空調風扇,堅持20分鐘。

以上祛溼方法只供大家參考,病情嚴重的還是要找醫生醫治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