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清廷寧願亡國,也不「立憲」?

楚子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容易理解。

所謂立憲的本質,就是讓滿清權貴階層把手中一部分權力讓出去。

讓出去的權力,其實就是讓出去利益,這就動搖了滿清權貴階層的實際利益,這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現在看來,如果當時搞個立憲,滿清權貴還是能控制一部分權力和利益,說不定像英國王室和貴族一樣,至今還有錢有名望。

結果就是不搞立憲,到了國家快要垮了,才搞假立憲,最終被人武力推翻,雞飛蛋打,權力財富什麼也沒留下。

第一,中國歷史上,沒有主動放棄權力的先例。

泱泱大國,5000年來,只有2個人主動放棄了權力,就是孫中山和蔣經國。

這兩人都是三民主義的信徒,所以放棄倒也不讓人吃驚。

其他人就再也沒有先例。

打個比方,紅樓夢裡面的賈家,靠什麼來驕奢淫逸,隨便吃一頓螃蟹都夠農民家用一年的?

就是靠所謂的田莊,也就是作為地主剝削數萬佃戶。

如果搞了立憲,土地政策就有可能出現變化,讓賈家這種貴族丟掉一些徒弟。

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他們的收入就要巨減,恐怕過不上以往的奢華生活了。

那麼,這些人又都是富三代之流,狗屁不會,不能創業,只能全力反對改革。

第二,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不予家奴,其實家奴就是非旗人,再說白了就是漢人。

由於八旗的特殊政策,旗人不能經商,也不種地,只是專業做軍人。

有意思的是,八旗軍腐敗墮落,也不能打仗,成為單純國家寄生蟲,靠吃國家福利為生。

如果搞了立憲,讓出去一部分權力,旗人是不可能把權力掌控的,他們沒有這種本事。

那麼,很可能就是漢人把權力拿到手,從而大大提高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

這是滿清權貴極其不願意看到的。

實際上,他們甚至連為滿清權貴立下赫赫戰功的漢族大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之流都極為記恨,用盡方法把他們掀翻。

如果漢人地方實力派,通過合法手段獲得較多的權力,那麼滿清權貴地位就有一定威脅。

對於他們來說,寧贈友邦,就是送錢給洋人,畢竟洋人不太會佔你的領土,還是讓滿清權貴說了算。

但給了家奴,則會導致自己地位動搖,自然就不予家奴了。

最後滿清的立憲內閣,被戲稱為皇族內閣。

慶親王內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閣。成立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5月8日)。皇族和滿人成員佔據大多數內閣席位,且控制重要事務;而六名漢人中除了徐世昌之外,均無實權。

第三,害怕出現多米諾效應

權力這種東西,一旦讓出去,就有可能收不住。

比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最後階段也搞了一些改革,讓出了一些權力。

但俄國的老百姓並不買賬,認為這些讓渡不足以改變俄國現狀,所以不斷提高要求,最終將沙俄政權徹底掀翻,成立了資產階級政府,又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沙俄的例子在前,以滿清高層那群無能之輩來看,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大局。

而且,老百姓一旦嚐到立憲的好處,讓他們再退回去可就難了。

萬一出現多米諾效應,最終老百姓要求滿清下臺,那又要怎麼辦?


薩沙


實際上可以這麼說,清廷也進行了所謂的預備立憲,並不是全然無動作,只是不是真心立憲,而是借立憲之名行專制之實。

所以,大清帝國最後的掙扎,非但無法自救,反而搞得精英階層大失所望,加速了與腐朽清廷的決裂。

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即鼓吹君主立憲。日俄戰爭的結果再次加強了人們“憲政救國”的信心,並且讓人們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按照當時人的理解,日本是因為實行了憲政在在戰爭中打敗了強大的俄國。

清政府根據出國考察憲政的清宗室載澤、端方等五大臣的意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6)下詔預備立憲。1907年又在中央籌設資政院,在各省籌設諧議局。各地立憲派政治團體,發表宣言,鼓吹實行君主立憲政體,併發起國會請願運動,要求速開國會,頒佈憲法,縮短預備立憲期限等。1908年,清政府又頒佈《欽定憲法大綱》。

1、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2、1906年,下詔預備立憲

3、1907年,預備立憲公會

4、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

5、1909年,諮議局選舉

6、1910年,資政院開院禮

7、1911年,任命內閣,皇族內閣出爐

清廷立憲這一改革行動侵犯了許多原本貴族和大員的利益,上傳而下不達,在各方壓力下,得不到貫徹執行,因此淪為了一場假立憲活動。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清廷上演了一出出戲,包括立憲派等溫和社會精英階層在內的廣大民眾對此極其失望,對清廷喪失了最後的信心,在內外因素的交織下,爆發了辛亥革命,導致了清廷的土崩瓦解。


生說


1902年同八國聯軍簽訂庚子賠款之後,大清被抽取了最後一絲龍脈,已經奄奄一息,完了只是遲早的事。這是後來人再看那段歷史的視角。而對於當時處境下的慈禧太后,以及滿朝的文武來說,拯救大清於危亡,還是頭等大事。

預備立憲:晚清的畫虎成貓式的假立憲

庚子賠款簽訂之後,慈禧太后也知道再不做點什麼,大清就要毀在她的手上了,她要全力讓大清再存活下去,起碼不要斷送在自己手中。清政府於1905年派了五大臣出國考察,次年五大臣回國建議開始“立憲”,當年清政府就下詔預備立憲,,包括籌備諮議局和資政院。似乎一切都朝著一個新政的方向發展,滿朝文武似乎對大清的繼續存活又保有一絲期待。

但是1908年,清政府頒佈《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清政府只是打著立憲的幌子在做改革罷了。

真立憲與假立憲的區別:是否有東西約束一把手權力

立憲是要讓最高權力擁有者,也就是一把手之上還要有達摩克利斯之劍,任何人的權力都是有限的,出了問題任何人都要按法律問責。很明顯清政府的預備立憲,只是針對君主之外的其他人,最高權力就是君主,法律可以被君主以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方式進行修改,法律只是君主維護統治的一件工具罷了。

清政府永遠不可能實現立憲,就像每個對權力貪婪的人,都很難放掉手中的部分權力,權力是會讓個人和集體上癮的。

你如何看待清末的“預備立憲”?你認為,如果在當時真的實現了“立憲”,中國會變成什麼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糾正一點常識:如果說清廷1901年尚在“西狩”途中宣佈“變法維新”還是權宜之計的話,在1905年之後的確踏踏實實“籌備立憲”了,1906年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然而立憲太猛、步驟太急躁、政策略操切,使得立憲的利處轉為弊端。說清政府寧願亡國,也不立憲,這是對歷史的誤解。

1900年之後,士大夫和官員對來源於西方的立憲知識有了一個系統性認識。加上日本立憲運動的經驗,廣大留學生回國後的知識遷移,在各大媒體報刊上(《申報》《大公報》等)的宣傳,輿論四起,對於立憲的核心有三個認識:

第一,中央官制和政體改革,加強預備立憲的上層基礎與實施力量培養。

第二,廣佈地方自治之制,完成對於基層社會的管控體制設計和加大對於地方財稅、軍事及士紳力量控制。

第三,立憲的法律制度天文建設,以求規範預備立憲的步驟和緩急。

第四,“民氣民力”的培育,加強社會認同基礎,“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難。客觀來說,清政府下了血本,用了大力。但是,效果卻並不那麼好。為什麼呢?原因有三:

第一,傳統制度慣性太大,清廷若急切,則損害統治基礎。太慢,輿論不允許,而且革命思潮廣泛流行。更為重要的是,清廷缺乏有權力、魄力的“明君”。

第二,各地督撫、新軍領袖心懷鬼胎,各自為政,甚至與清廷中央對著幹,朝廷除了默許和無奈之外,不過是發發廷寄或安撫或訓斥的表面文章,難以實質性推進社會改良。

第三,預備立憲後期,改革出現了非常不恰當的冒進政策。這使得多地秩序混亂,權力格局不明,故而有人說“立憲召革命變亂之實禍”。中央導控地方演變成了地方勢力拉著中央走。到了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還頒佈了《內閣官制》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成立了所謂“皇族內閣”。同時期,民間力量的勃興和革命黨的添油加醋,這一進步的舉動又被看作是“滿族專政”而不顧世界潮流的反動行為。那些各地督撫和新興勢力要求的是充分放權,而清廷考慮的是維繫統治大廈。

整體社會的訴求已經多元複雜化了,那種漸進的改革不具備了社會基礎,隨著思潮起伏,士大夫忠君事君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變動。載灃作為滿洲少壯親貴,心裡也苦,朝廷還有清流派與北洋派之爭,可謂捉襟見肘。

所以,內部崩潰很可怕,你做什麼都不對,除了滅亡。世道變了,變天了,吃藥也沒用,可悲!


歷史傳訊社


朕的大清,亡了?不可能。

何為立憲?"君主立憲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共和政體。

清廷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君主專制嚴重限制了國力的發展,使得泱泱華夏成了天下諸國皆敢侵凌的弱國。

隨著革命黨的羽翼日漸豐滿,清廷維穩的壓力一直在加劇,列強的武力威脅日甚一日,終於釀成“庚子拳變”,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倉皇西逃。這還不算完,東南五省在北方一片戰亂的情況不派兵勤王也罷,竟然宣佈中立,成立“東南互保”。

雖然後來在跟八國聯軍(實際為11國)議和時,東南的督撫大臣以慈禧太后為亂民裹挾,情非得已,為之求情,而暫時與慈禧太后達成了諒解,雙方維持著一種表面的平衡。但慈禧深知,清廷大勢已去,如再不改革,清廷將要失去天下的控制權。

歷代以來,以革命暴力手段開始的改朝換代,通常都是以前朝皇族的肉體消滅為代價。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慈禧不得不考慮權利下放,實行君主立憲。當時的情勢而言,清廷已然做不到全國鐵板一塊的圍繞在以愛新覺羅家族為核心的皇族領導集體周圍,做不做這個君主立憲,其實際意義已經不大,倒不如順水推手,賣全國人民一個人情,也保住愛新覺羅一家的富貴和榮耀。

這件事情,清廷最高統治機構想明白了,但是這事沒有做過,要有一個準備過程。所以這種自上而下的立憲,本身就存在各種妥協、各種落後,各種侷限。英國的君主立憲,是英國的革命幹掉了國王的軍事力量,出於保留一個國王的考慮,邀請了荷蘭的執政威廉王子來當國王。王室實際上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清廷顯然不是這樣的狀況,當暫時從亡國的危機中解脫時,他們又過穩了地主老爺的日子。

分權這件事,讓一個掌權者主動去做,顯然並不現實。清朝的預備立憲一拖再拖,甚至連科舉都廢掉了,讓廣大的士子一夜之間斷了通往仕途的路。按理說,到這個份上,人才上升通道都已經堵死了,就更應該放權,防止所有的仇恨目標集中到自己身上,甩掉包袱讓社會(總理、內閣等)負責,但是清朝一直拖延到1911年5月,在內外各種力量的不斷催逼下,不得不出臺了責任內閣。

結果一出,舉世譁然。

內閣成員13人,滿族9人,其中皇族7人,漢族只有4人。名單一出,原先強大的立憲派也不再對清廷抱有希望了,革命已經沒有懸念了,只是在時間和地點不同而已。同年爆發的四川保路運動,湖北清軍被調往四川平叛,湖北出現了武備空虛。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爆發了起義,1912年2月12日結束,史稱辛亥革命。

清帝遜位。

一箇舊王朝的背影漸去漸遠,一個新時代的民國迎來新生。

然而,前面的路更為兇險。


而知而行


準確的說,清廷立憲了,只不過人們發現是假立憲,清廷一下子就滅亡了!

一,為何立憲?

清廷為什麼開啟立憲運動?原因其實很多。

1,立憲可免滅亡。

1905年,日俄戰爭,真正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震驚!立憲國戰勝君主國!從此立憲派成為國內外最大的思潮,楊度、梁啟超、譚延闓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慈禧下決心開啟立憲改革,是因為聽到載澤的這段話

立憲之國,君主神聖不可侵犯,故於行政不負責任,由大臣代負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議會與之反對,或經議院彈劾,不過政府各大臣辭職,別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遷,君位萬世不改,大利一。

2,立憲可消弭革命。

1905年,同盟會成立了,但是面對國內的立憲運動,十分恐懼,因為如果立憲成功他們這些人永遠都是亂臣賊子。於是,同盟會的暗殺活動主要針對立憲派,尤其是清廷中傾向立憲的實權派實幹派官員。

五大臣出洋考察,遭遇暗殺。恩銘在安徽辦立憲,被暗殺,革命黨真的不願意看到一個立憲的清廷。

如果立憲成功,革命真的沒必要了!同盟會就土崩瓦解了!

3,立憲可以獲得列強好感。

1898年,慈禧在戊戌政變後全面右轉,放棄一切革新,守舊派甚至鬧出了義和團鬧劇。當慈禧被列強打服氣了,就開始按照列強要求進行革新,希望得到列強的青睞,換取長期執政的機會。

二,如何立憲?

清廷如何立憲的問題,有三個層面需要考慮。

1,君主立憲制還是二元君主制?

當時可供選擇的模式就兩種,一種德國日本式的二院君主制,君主和議會及其內閣分享權利,一種是英國式君主立憲制,君主統而不治議會及其內閣掌握大權。

很明顯慈禧傾向於德國和日本的立憲制,可是德國的俾斯麥首相,日本的伊藤博文首相,這種能夠協調君主和議和的超級人才清廷有沒有?如果有?敢不敢用?

這是最大的硬傷,首相是“副皇帝”,這是清廷不能容忍的!

2,要不要放權給漢人?

和上一個一樣,如果進行立憲,從中央到地方開始進行選舉,那滿洲八旗子弟多半是選不上,那麼選出來的這些漢人士紳,是否可以信賴?如果漢人不能信賴,那麼滿人如何操作選舉操控議會和內閣?

慈禧死前,通過和袁世凱奕劻的合作,還可以基本控制局勢。慈禧死後,載灃在中央到地方,財政到軍事安排滿人親貴掌權,這必然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3,要不要放權給地方?

清廷在八國聯軍那裡輸光了底褲,東南督撫卻搞了東南互保。清廷發現自己已經不能控制地方。當各地開辦起諮議局時,地方的離心離德更加嚴重了!

諮議局,就是地方士紳為了搶班奪權搞出來的草臺班子議會。這個議會不是民主選舉產生,卻也代表著地方大多數既得利益者。當載灃加強中央集權時,引起了諮議局的恐懼。

保路運動和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就是諮議局的立憲派,在新軍革命黨的鼓譟下的一次集體叛變。

三,立憲而亡的啟示!

說了這麼多,清廷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沒有人才!

立憲運動成潮流,五大臣出洋考察,卻只能帶回來楊度的一本書。當初漢人留洋學法律,學軍事,學外語,滿人卻一直在學唱戲,學遛鳥。現在讓他們擔綱議會和內閣,怎麼可能做得好?

當時清廷如果要和革命黨死磕,唯一的盟友就利益至上的立憲派,結果,清廷沒有爭取到立憲派的支持,把它推向了革命一邊。

1910年,立憲的關鍵時刻,各省要求速開國會,四次請願,都被載灃拒絕。

於是張謇,雷奮這些立憲派,報國無門,終於走上了“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梁山好漢之路!


歷史知事


我擅長的是歷史、社會領域,歡迎關注,謝謝

這還是皇家以及守舊派的利益心在做催,甲午戰爭戰敗標誌清廷三十年的洋務運動的救國策略已全盤失敗,同時也讓清朝官方和民間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改革政治制度才能挽救中國。

無論是朝廷有識之士還是民間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新星的孫中山,都讓慈溪覺得變法是個很重要的事,說到底還是由於慈禧太后等頑固派要保留大清皇家的權利,所以直接構成了後來百日維新運動的失敗。1898年是百日維新之年,慈溪放權讓光緒主持變法一事,自己不問朝廷的事了,但後來光緒帝把那些在變法中持消極懈怠態度的守舊官員給撤了不少,這些官員找到慈溪哭訴,最後人多了,慈溪似乎也招架不住了,就重新拿走了光緒的大權,光緒從此沒了變法大權。維新派看到皇帝已經失去權力了,決心要袁世凱兵變一事(跟光緒的關係也有一些),而後直接導致了光緒帝被廢,維新派招致殺身之禍。

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華,打入北京,中國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的經濟上的負擔又加重了。值此之際,朝廷也似乎都清醒了,明白不變法國家肯定要滅亡。

1901年的1月29日還在西安躲避戰禍的慈溪以光緒的名義發佈一道改革上諭,正式宣佈新政變法。但慈溪認為要新政,不可操之過急,要有個緩衝,開始定的是十年預備期,後來慈溪死後改成了五年。

新政設立或改名稱的有:外務部、學部、民政部、度支部、陸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海軍部、軍諮府、資政院、審計院。

比如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設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1年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

9月12日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鋪開。

1902年12月6日,清廷下諭設立學部,為專管全國學堂事務的機構

從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徵收印花稅,在湖廣徵收房捐、鋪捐;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設立商部,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

等等還有很多改革措施。

無論在軍事、外交、工商、教育等問題上都有很亮眼的改革,看上去慈溪的新政是誠心的,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打仗地點在中國的東北,慈溪等皇家人士也越來越似乎看到了中國的積貧積弱,日本和俄國打仗在我們東北打,好像這國家不是我們的了,東北許多領土之前劃給了沙俄,這也直接導致了清政府正式宣佈預備立憲。

1905年7月,清政府為了挽救危局,清政府派出五個大臣去外國考察各國政治,改革圖強。

1906年9月1日頒佈預備仿行憲政的諭旨,各地紛紛建立立憲團體。

清政府於1908年8月在巨大壓力下,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宣佈預備立憲時間為9年,明令到1916年為立憲預備的結束時間。不少人懷疑清政府這搞的是真立憲還是假立憲?國家已經都成這樣了,從1901年就在搞改革了,還要到1916年才結束預備立憲工作?

要知道真的立憲法,是用來限制王權的,而慈溪等皇家貴族控制著全國最高權力,不肯放棄滿清愛新覺羅氏的王權,是先召開國會而後制定出憲法還是由滿清皇家先制定出憲法再開國會,我想這就是慈禧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吧?呵呵、、、所以導致了慈溪一再拖延如此之久。

《欽定憲法大綱》中關於皇帝的大權的特別做出了規定,比如皇帝有權頒行法律,黜涉百司、設官制祿、宣戰議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總攬司法權等,這些規定看上去就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政府的規定,可見清政府的改革是不誠心的。

1908年的11月,慈禧太后、光緒帝相繼去世,溥儀繼位,全國各地要求真立憲的聲音越來越高,改革一事迫在眉睫,清政府被迫於1909年3月下詔書重申"預備立憲",讓各省當年年內就成立諮議局。12月,全國十六個省諮議局代表組成請願同志會要求組建國會,1910年又三次請願要求召開國會。清政府被逼無奈把預備立憲期由九年改成了五年,並且說1911年先成立內閣,1913年召開國會!

等到了1911年5月,清政府公佈了自己所定的內閣官制,組成了新內閣。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十三名國務大臣中,漢族官僚四名,蒙古旗人一名,滿族八名,其中皇族佔了五人。一共才個內閣成員,皇族居然佔了五人,全國人民都看清楚了清政府改革的虛偽之心,不再相信了。

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新政府還想著讓全國人民給個機會,在1911年11月3日公佈了《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但仔細閱讀這份文件,發現確實在皇權上約束了很多皇帝的權利,相對擴大了議會和內閣總理的權力,但是還是不是很徹底的,裡面依然強調皇權至上,對人民的權利隻字不提。

終於在1912年2月12日清廷被迫宣佈清帝退位!

綜上所述,是皇族和守舊派的官員為了皇家的利益和自己的權利,所以到死才不真心的立憲!


歷史洞察線


更準備一點,不能說清政府不是沒有立憲,而是消極立憲,搞滿清立憲,把漢人排除在外的立憲。

自從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滿清中央政府一直就比較頭大,被滿人壓制了二百年的漢人官員開始擁有實權,成為不少地方的實權人物。慈禧太后也沒有辦法,只好在滿人官員和漢人官員之間玩平衡遊戲,用滿人官員來制約漢人官員。

1895年中日海戰後,清政府輸的褲頭也沒了,顏面盡失。

1900年,二逼出身的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可憐清政府連一國也打不過,還敢同時向十一國開戰。最後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發揮“我軍奔走如飛,外寇望塵莫及”的精神,一溜煙跑到陝西西安去了。

慈禧太后電令南方漢人督撫進京救駕,南方的漢人官員表示不奉詔。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史稱東南互保。

被外國列強打的鼻青臉腫的慈禧太后終於明白,滿清政府再不立憲就完蛋了。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小小的日本最終戰勝了強大的俄國。清政府內部有不少官員上書要求學習日本進行改革,"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


新知傳習閣


你這麼說可真的有點兒冤枉大清朝了。在戊戌變法的時候,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扼殺了變革。但是,兩年後的八國聯軍,真的把慈禧太后打怕了,她甚至於說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話。她也明白要是不進行變革,就是死路一條。

於是,等到慈禧太后回到北京的時候就開始著手變革了。尤其是1905年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使得清朝政府認識到老牌列強俄國之所以敗給日本,就是因為“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從西安回到北京之後,慈禧太后也開始變法了,甚至她的變法比康梁更徹底,她也給出了施行憲政的時間表。1905年特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等五大臣分赴歐美日本等東西洋各國考察憲政1906年9月1日(光緒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廷頒發了《宣示預備立憲諭》,“預備立憲”由此而來。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1908年8月27日)中國晚清政府頒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欽定憲法大綱》。

對於慈禧太后而言,其實她並不一定是要反對變革,她所反對的是對自己權力的侵奪。她最反對的是不由自己主導的變革。而在清末最後幾年之中,清廷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確做了很多的變革。但是,就在清廷猶猶豫豫地過程之中,人們已經對清廷失去了信心,尤其是這種所謂的欽定的立憲。這個時候人們已經逐漸覺醒,他們對於大清“欽定”的立憲並不買賬,人們渴望能夠用更先進的共和制度來救中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大清朝轟然崩塌。表面上看大清的崩潰有偶然性因素,比如袁世凱的上下其手,其實是因為大家已經不相信清政府的君主立憲。到了1911年,搞出來個皇族內閣,更是讓人們對清廷最後一點兒信心徹底喪失,等到武昌城槍聲響起的時候,大清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野叟雜談


與其說清廷寧願亡國,也不立憲。倒不如說滿清的貴族,滿清的最高統治者不願意君主立憲,寧願亡國。

還記得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慈禧太后說立憲會亡國,不立憲也會亡國。注意這裡指的立憲亡國是滿清的實質權利丟失,主要是會丟給漢人。而不立憲亡國,慈禧也明白這樣的大清遲早會被推翻。

你可以看,清朝有過兩次立憲的嘗試,都是得到慈禧太后授權,才可以實行。最後也是因為慈禧太后發現了立憲會導致權利的丟失,又終止了立憲。

在慈禧太后死前一段時間,清廷是準備立憲的,已經到西方考察,此時慈禧也意識到了不把權利交給漢人,會吃大虧!但是辛亥革命爆發,沒給清廷一點時間,直接把滿清的權利剷除的乾乾淨淨。

慈禧害怕的事情沒有出現,中國的革命沒有斷頭臺,沒有絞死皇帝,沒有報復滿清,而是提出了五族共和。如果慈禧太后知道這個結果,估計會後悔當年沒有將立憲進行下去。

慈禧太后一生都在維護滿清頑固派的利益,死前一句話令人感觸不已,她說:“老祖宗的基業總算是沒亡在我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