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陣容和2004的黃金一代陣容比,哪一個的實力更強一些?

最好20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女排曾兩次奪得奧運冠軍。一次是2004年雅典奧運,另一次是2016年裡約奧運。要問兩次奪冠的女排陣容孰強孰弱,在我看來,實在難以評判。畢竟所處時代不同,而且兩支女排風格迥異。概括來說,2004年的中國女排更崇尚整體,打法快速多變,是團隊排球的典型。反觀2016里約奧運奪冠的那支女排,個人能力顯得更突出一些。


從場上各個位置做個粗略比較。黃金一代的主攻手楊昊和張越紅,和2016年的朱婷,張常寧們比起來,是遠遠不及的。在副攻位置上,黃金一代有擅長攔網的高妹趙蕊蕊,快攻犀利的劉雅楠,從紙面實力上看,一點不雅於2016年的徐雲麗,閆妮和袁心玥。然後在二傳接應和自由人位置上,黃金一代的實力則全面碾壓2016年女排陣容。

前不久結束的國家女排聯賽,因為中國女排在接應位置上發揮不理想,很多球迷都懷念起當年的周蘇紅。周蘇紅堪稱中國女排史上最佳接應,能攻善守,能力全面,很好的把前後場串聯起來,是黃金一代中國女排的重要成員之一。而身高1米87的二傳手馮坤,堪稱中國女排歷史上身體素質最佳的二傳了,作為場上的二傳,能攔網,富有攻擊性,這是目前這支中國女排所不具備的。當然不要誤會,馮坤只能靠身體吃飯。她的從容大氣和大局觀,使她成為當時世界女子排壇最佳二傳之一。反觀魏秋月,丁霞,一箇中歸中舉,一個有點兒冒失,和馮坤的風采一比,的確暗淡不少。

一支成功的球隊,和主教練的能力,氣質密不可分。黃金一代的主教練陳忠和,被比喻為中國女排的掃地僧。這個看上去平和敦厚的福建男人,長期以來默默地服務於中國女排,從陪練到助理教練,又從助理教練成功上位到主教練,無不體現出他超強的隱忍,堅韌,謹慎和實幹。所以在他治下的中國女排,幾乎每個環節都追求完美,對每個細節,都到了苛求的地步,因此我們才看到了一支作風頑強,配合默契,幾乎拖不垮,打不死的中國女排。前段時間國家女排聯賽,中國女排暴露出來的,一傳穩定性差,保障環節以及小球串聯等諸多問題,在黃金一代那裡,根本算不上問題。

反觀郎平,多年以來,在世界各地的執教經歷,使她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對國際排球發展潮流有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在郎平心中,一直想打造一支既符合國際先進潮流,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球隊。因此我們看到,自從郎平入主中國女排,追求高大化,成了最明顯的特徵。身高1米9以上的高妹比比皆是,平均身高在全世界數一數二。但我們也看到,郎平在追求心目中理想球隊的過程,也十分艱辛。

雖然這幾年也拿了不少冠軍,但相信離郎平的要求還差得很遠。隊伍高大化,網口實力增強,更擁有像朱婷這樣世界最強主攻手。但我們的一傳變得不穩定了,小球串聯弱化了,在傳配的默契度上也很有問題。更要命的是,我們的速度降下來了,隊員在場上不靈活,經常反應遲鈍,進攻上過度依賴二四號位強攻,防守上常常跟不上對方節奏。要知道,快速多變可是老女排一貫的傳統,也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精髓之所在。
所以,郎平改造中國女排的第二階段已開始了,那就是全面提速!這也是我們看到,在國家女排聯賽上,郎平為什麼那麼重視和美國,巴西這樣的球隊過招。目前國際排壇總體潮流,還在追求高大化,如果還沿用黃金一代快速多變的打法,在當今國際排壇的激烈競爭中,一定會很吃力,這也是亞洲球隊,比如日本,韓國,泰國為何長期無法更上一層樓的原因所在。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夠高,夠強了,但速度必須找回來,必須繼承老女排的傳家寶。朱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高水平快節奏的土超聯賽的錘鍊下,朱婷不僅非常適應,而且技術也越來越全面了。現在距離世錦賽還有兩個多月,相信中國女排正在全面提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一支能攻善守,既高又快的中國女排 。真那樣的話,我們離稱霸也就不遠了。


天天瞎樂呵


不同時期的陣容其實是不大好比較誰的實力更強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中國女排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奪冠的中國女排只能說都是當時發揮最好的兩支球隊。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更多的是依靠整體的快速多變取勝,而里約奧運會的中國女排更多的是是依靠個人能力特別是朱婷淘汰賽的神勇發揮取勝的。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是實力使然,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更多的是陣容的不斷變化取勝。





實際上雅典奧運會前的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女排的戰績也不理想,主要就是趙蕊蕊受傷導致了快攻和攔網下降太多了,陳忠和時代當時主力隊員和替補相差太大,不過雅典奧運會上張平很好的頂替了趙蕊蕊,整個系列賽發揮都相當出色。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也是有傷病並且恢復的也不是非常理想,不過張常寧在小組賽上頂替她發揮不是非常理想導致中國女排一度面臨十分危險境地。





簡單比較一下當時各個位置的人員。黃金一代主攻:王麗娜、楊昊、張越紅,里約奧運會主攻手朱婷、惠若琪、張常寧以及劉曉彤。論全面性以及進攻能力,我覺得里約奧運會的主攻手整體上是要強於雅典奧運會週期的。雅典奧運會週期因為有自由人以及接應周蘇紅和副攻劉亞楠的一傳高手,所以主攻位置的缺點沒有很明顯的暴露出來,實際上王麗娜和張月紅在郎平時期就有入選國家隊,王麗娜還參加可亞特蘭大奧運會,她們兩個也是隻有進攻沒有一傳防守的主攻。楊昊全面一點,但也只接三輪一傳。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的主攻壓力是非常大的,一傳防守進攻要樣樣精通。所以,我覺得主攻位置里約奧運會實力是要強於雅典奧運會的。





副攻位置雅典奧運會人員:劉亞楠、張平、趙蕊蕊以及陳靜。趙蕊蕊和陳靜整個奧運會就沒幾分鐘時間出場,可以忽略。里約奧運會副攻有徐雲麗、顏妮以及袁心玥。由於黃金一代一傳非常穩定,所以副攻的下球率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張平還是劉亞楠進攻都非常有特點,里約奧運會由於中國女排打法以及一傳的原因,進攻肯定是不如雅典奧運會時的劉亞楠和張平的。但是也覺得定點攔網裡約奧運會副攻是要強於張平、劉亞楠的。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沒能限制住加莫娃,但是里約奧運會我們成功制約了塞爾維亞的米哈。





里約奧運會接應位置和二傳位置完敗雅典奧運會時的接應和二傳。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的接應龔翔宇和楊方旭無論在進攻還是防守一傳都沒法和巔峰時期的周蘇紅相比。二傳丁霞和魏秋月也沒法和馮坤比,馮坤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MVP。自由人林莉里約奧運會雖然發揮不錯,但是整體實力肯定沒法和張娜相比。雅典奧運會的中國女排和現在的美國女排很像,都非常全面,而且速度非常快。兩隊不同的一傳體系。中國女排現在同快速全面的隊伍較量基本上都是處於下方的。所以里約奧運會的中國女排實力應該是不如黃金一代在雅典奧運會時的奪冠實力。


排球達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在0:2落後的情況下,上演絕地反擊,當張越紅扣下最後一個球,中國女排3:2戰勝俄羅斯的那一刻,是凌晨5點左右,筆者曾為之流淚輕狂。

2016年中國女排在里約小組賽排名第四,幾乎已經在懸崖邊上,對戰另一個小組第一東道主巴西,18次未有勝績,中國女排苦戰五局3:2勝東道主、衛冕冠軍巴西隊,晉級四強,最後3:1力克塞爾維亞奪冠。

兩支中國女排同樣優秀,經歷奪冠都歷練曲折,都是女排精神的偉大傳承,從實力分析來看,兩隊可以說不相伯仲,只是個別位置上略有差異。

一是主攻位置

,2016因為朱婷王者存在,輔助以張常寧,實力要優於2004年楊昊的主攻線,楊昊扣球勢大力沉,但身高有限,也不是當時世界頂級主攻。

二是接應位置,2004屆有周蘇紅,當時做為世界強勢接應,進攻防守和節奏把握上要優於2016年的楊方旭和龔翔宇。

三是二傳位置,2004有馮坤坐鎮,明顯強於2016年的魏秋月和丁霞。

跨越歷史,對比兩支奧運冠軍之師,難免有片面之處,但這都是中國驕傲,為兩代女排選手加油。

謝謝您的關注和點贊,期待與您的互動交流,送上祝福千串,祝您一生平安,謝謝


祖兒說事


首先,應站在歷史的角度理性評判。黃金一代各個位置都很均衡,配合默契,而且基本功紮實,國外強隊主要靠明星球員彌補整體實力,加之國內球員的拼勁十足,這在當時排壇是非常強大的了,因此冠軍相油然而生。

其次,朱婷時代的陣容,因高大化而在基本功環節表現差強人意,除去朱婷具備強大硬實力外,其他位置與強隊相比並無任何優勢甚至偏弱。但是,如今排壇的發展同樣是高大化的趨勢,而大家的下三路都不怎麼樣,相比之下中國女排能奪冠除去冠軍底蘊幫助關鍵分的取勝外,更重要的是主教練的及時調整。

所以,各個時代的冠軍實力應放在當時去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凵闧


2004年的黃金一代和2016年的女排都是中國女排的驕傲,她們幫助女排登上巔峰,完美的詮釋了女排精神,是學習的榜樣。

先來看一下兩個奪冠時期的陣容:

2004年女排:

主攻:楊昊 王麗娜 張越紅 陳靜

副攻:趙蕊蕊 劉亞男 張萍

二傳:馮坤 宋妮娜

接應:周蘇紅 李珊

自由人:張娜

2016年女排:

主攻:朱婷、張常寧、惠若琪、劉曉彤

副攻:徐雲麗、顏妮、袁心玥

接應:楊方旭、龔翔宇

二傳:丁霞、魏秋月

自由人:林莉

兩個奪冠時期的陣容實力都很強,區別就是在某些位置會有不同。

主攻位置:2016年的女排因為擁有朱婷,加上張常寧、惠若琪等球員,可以說是主攻位置最強的一屆。2004年的楊昊雖然扣球能力很強,但是受限制於身高,相對來說還是里約奧運會主攻位置更強。

二傳位置:雅典奧運會擁有世界級別的二傳手馮坤,在球隊組織上非常厲害,這是魏秋月和丁霞所不能比的。

接應位置:雅典奧運會同樣擁有頂級接應周蘇紅,因為身高不夠,所以她的進攻多以速度和眼花繚亂的跑動進攻見長,尤其令人叫絕的是二號位的雙背飛和三號位的交叉進攻,經常能砸對方空網或者製造打手。可以說03、04年的兩次問鼎,周蘇紅功不可沒。如今女排的龔翔宇和楊方旭都相差甚遠!

這兩代女排都是中國的驕傲,他們幫助女排登上巔峰,發揚了女排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貓哥侃球


沒法比較,因為如今的的中國女排就像2010拿世錦賽冠軍的俄羅斯斯隊,現在缺少一個能攻善守的全面接應索科洛娃。小宇進攻加強後逐步向索科靠近,我們似目以待。2004年的中國女排就像兩屆奧運會冠軍巴西女排,全隊沒有特別突出的強攻手,但進攻快速多變,防守出色,各個環節都沒有明顯漏洞,整體實力超強。總之一句話:當下女排靠球星,04女排靠整體。


司多


感覺16年比較厲害,主要是身高佔優。其次是各個位置的人都有特點。現在的女排不要吃16年的老本,有些人沒有進步就要換掉,不要怕人說她是奧運冠軍,好的上,差的下,這才是競技體育的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