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合適?

想分享三個感情故事。

你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合適?

第一個故事,應該是關於錯過。

週末的時候跟朋友吃飯,聽到一對令人唏噓的情侶和他們的感情。

女生在國外留學,男生在國內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異國三年,本來是男才女貌,佳偶良緣,男生也只等著女生畢業後圓滿結婚。

但女生畢業後得到了一個硅谷的offer,思索許久之後,決定先留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國考慮結婚的事。其間的溝通漫長而曲折,兩個人也是多年好友成戀人,格外珍惜這份感情,可還是因為對於未來規劃的不同步而生了罅隙。

再後來男生取消了女生的親密付,也不再接女生的電話。

女生請假回國,才得知男生要準備跟相親對象訂婚的事。

輾轉打聽之後,也依舊沒有見到男生。

朋友說:“我作為一個旁觀者,親眼看著他們的腳步慢慢不再同頻。女生想結婚的時候,男生還沒做好準備,於是她決心出國唸書,等男生想結婚的時候,女生在追求自我。但凡兩個人都願意為對方妥協一下,或許都能走到最後。”

可是呢?

我們好像都開始把目光從戀人身上,放到了自己身上。

這個時代撕心裂肺的愛情傳說,到最後都變成了花開兩朵的各自安好。

第二個故事,大概是關於遺憾。

上上個月小學妹來北京實習,約我吃了一頓飯。吃著飯跟我說男朋友跟她分手了。

她早已決心北上,圓自己的傳媒夢,可是男友惦記著家裡的父母,不想走的太遠,更不可能跟著她來北京。

“也不是不喜歡了,但是他一畢業就準備回老家,而我的計劃是留在北京發展,6年的感情,說斷了有多難過只有自己心裡知道。”

學妹說著哭了起來,情到深處,誰又沒有過相守一生的念頭呢?

可是我們也只有這一生。

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去實現自己無畏的小夢想,想跟生活貼身肉搏,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

學妹問我,“我這麼想,有錯嗎?”

我說:“當然沒有錯。所以你為了理想做出的選擇,你也必須承受下這個後果。”

前段時間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陳奕迅唱了一首歌: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我一個同事姐姐的,我想是勇敢。

之前我們不熟,僅憑著朋友圈知道她婚姻幸福,有相愛的老公和乖巧的兒子,經常去旅行,過得安逸滿足。

再後來經常在朋友圈互動,才知道了在幸福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女生如何追求自我而放棄愛情的故事。

同事姐姐在來北京之前已經跟老家的男朋友訂了婚,兩家也在緊鑼密鼓地敲定結婚的日子,而她有天晚上躺在床上,一眼就看到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日子,無非是在這個小縣城過著有房有車,日復一日的生活,買包買口紅的錢是不愁的,但是與之為伍的或許就是相看總會厭的幾副熟悉面孔,還有隨著而來的生娃和生二胎。

她不是不愛眼前這個男友,但是相愛之後的生活,她愛不起來。

她想試試人生的其他可能,於是分了手,逃了婚,獨自一人來了北京。

而如今結婚的這個男人,當年也是沒房沒車不被看好的資深北漂,但兩個人有著一同在這個大城市紮根的決心,於是一起吃了苦,度過了最艱難的6年,熬到風生水起。

當下的所有怡然自得,全源於當年的勇敢和無所畏懼。

此刻的生活比起當年留在縣城結婚,是不是更幸福,只有當事人自己能評價。

“是的。我更滿意當下的自己和生活。”小姐姐笑意盈盈。

你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合適?

2

晚上睡覺前跟室友聊天,兩個人零零碎碎說起自己身邊人的感情,我分享了上面的三個故事。

忍不住感慨一句:“我發現身邊走到一起的感情,都歸根結底成了‘合適’兩個字”。

室友畫風突轉,問了我一句:“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合適呢?”

我說,我再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我有個遠方表姐,幾年前跟拍拖好多年的男朋友結婚,要我去做伴娘。我那會剛剛失戀,不想去,就找了個理由拒絕了。沒想到幾天後,聽到家裡人說,表姐的婚禮取消了。

大人們支支吾吾,對這件事諱莫如深,我好奇得很,拐彎抹角問到了另一個姐姐,得到的說辭是:表姐的男朋友結婚前一週攤了牌,說自己在外面有了人,這婚結不成了。

聽說男朋友的媽媽都哭了,說別鬧了孩子,這婚還得結呀。

但最終沒有結。

表姐是17歲跟她在一起的,跑過了七年之癢,跟著無房無車的他在三線城市打拼了十年,是27週歲準備嫁給他的。

說是27週歲,可是老家的人認你是29歲了。

期間也聽其他姐姐們說過這個男生,並不算是踏踏實實工作的人。老覺得自己是窮人家的孩子,拼了命想找賺錢的門路,辭了工作,做小本買賣,來來回回折騰好多次,倒成了表姐在接濟他。

倒是心甘情願的,家裡大人說起來第一次見到他,是他送表姐去醫院,才十七八歲,兩個出門在外的少男少女,在大城市裡生起了相依為命的溫暖,連窮都帶著希望和期盼。

表姐回來後一個月內,迅速地相親,兩個月內結個婚。

據說那個哥哥,也是受過情傷的人。本來已經訂了婚,因為一些原因被退婚。

然後遇見表姐,兩個心死的人,嫁的是誰無所謂,只希望趕緊嫁娶,從往事的夢魘裡逃脫出來。

天成的是佳偶,世間多的是怨侶,但也有別的什麼感情。

比如說因為失望而選擇依偎的人,因為陪伴而湧動的慈悲與溫存。

表姐結婚後有次帶著我去KTV的歌,那個哥哥唱的是周杰倫的歌,意外的好聽,唱的時候眼角一直瞥向我表姐那裡。

說不上有什麼感動,就覺得,或許這正是最好的時光。

曾經最愛,日後想起來或許要慶幸當日未成行。

眼前陪伴,也成為星星點點的浪漫情懷。

張愛玲在《小團圓》裡寫,這是一個熱情的故事,我想表達的是愛情的百轉千回,以及愛情幻滅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我想這點東西,大概就是男女之間的情義

情字難得,卻有“義”字相抵。

將來的路,哪怕比過去難,可是你從此以後,不會再是一個人了。

撣去情愛的灰 ,揮手道別後, 我亦不忘當我陷於荊棘時,你曾為我遞劍之恩。

你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合適?

3

好像說完這個故事,我也沒有說清楚自己的選擇。但室友笑了笑,我想她明白了我的意思。

如果愛情跟我在一條路上,那我一定選擇愛情,但如果愛情與我的路背道而馳,這個時候要看的,不是雙方感情有多深,而是你有多強大,如果你強大到足以睥睨一切風險和傷害,那我要恭喜你,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勇敢者的獎品。

但如果你一個人撐不過這一段路,不如就揮揮手,選一個跟你同行的人。

不要說“我愛你”,說“一起走”吧。

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要那一同前行的情義。

那麼你呢,你會選擇愛情,還是合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