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希望大家能認真的看完: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日本新潟的大學醫院太平間裡,常川善治躺在冰冷的隔間中。他的名字變成

——遺體捐贈,編號683。

那天他預約了醫院門診,卻沒有去,對方發現不對勁,趕到家中,才發現了突發腦溢血的常川。

他獨自一人倒在地上,身體已經冰涼。

常川死前,獨自居住,死後,連遺體也沒人認領。

離婚好幾年的前妻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時,驚惶說道:“屍體沒有人認領?真的呀?哎呀!幸好沒來找我。”

同族異姓的舅舅,以他不同姓氏為由,拒絕了讓常川葬入祖墳。

最終,是常川的親哥哥替他簽署了決定書,捐獻了遺體。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其實常川的結局,在很早之前就埋下了伏筆。

最終孤獨老死。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像這樣的“常川”們,被稱為“無緣死者”。

他們努力度過了平凡一生,但得到最多關注的時候,卻是死去之後。

而這樣的結局,同樣可能在我們身上發生。

合肥,一名7旬老人去世,十幾天後被發現。

廣東,一名60多歲的男子在家中去世,屍體一年後被發現。他無妻無子,在被發現之前,人們都以為他只是外出打工了。

湖北,一名離休幹部在家中去世,他一生未婚,一直獨居,屍體才被發現時,已經是6年後……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數字的顯示也並沒有更樂觀。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預計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2.55億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人將增加到1.18億。

2016一份調查提到,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4063萬人。在這4063萬人中,會有多少老人,正籠罩在“無緣死”的陰影下?

我曾以為,他們都只是社會主流之外的邊緣人,但隨著故事層層剝晰,一個悲哀的現實是——其實,他們都曾是“和我們一樣”的人

他們中,有失業的工薪階層,有獨自旅行的人,有一生未婚的女人,也有隻在網上交友的年輕人……

越來越多的“無緣”年輕人,獨在異鄉、獨自租房、而且獨身,沒有朋友可以聯繫,沒有親人可以依靠。雖然每天照常上班,但回到家裡,關上房門,就像和世界斷了聯繫。

他們中,有的是在陌生城市裡交不到朋友,有的是無法融入社交,有的是患了病卻不被理解……各種各樣的原因困擾,將他們圍逼在“無緣”的怪圈中。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雖不至於“無緣死”,但卻是更絕望的“無緣活”。而這,才是最讓我們害怕的:

@一位20歲青年:

我是一名二十多歲的男性,說實話我感到非常孤獨,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希望身邊的人能多跟我打招呼,不管說些什麼都好。

@Xxuan

無緣死,意味著我在死亡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老年)都沒有人管我,在活的時候或者已經沒有自理能力的時候,沒有人管我,我會很痛苦。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風順巾凡

無緣死是有點慘。不過活著的時候無緣,比死後無緣更可怕。

@萌_萌婷

我不擔心自己無緣死,但是會擔心自己無緣活。因為死已經結束了痛苦的一切,但如果你還活著,卻斷絕了和世界的聯繫,這是件很恐怖的事。

@木木

我感覺我的家鄉有可能會發生這種事(無緣死)。因為貧窮,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家孤苦伶仃還多病,很有可能就……還有一種情況,一些有好幾個孩子的老人家,他們的孩子都不願意養他們,最後也只能一個人住……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在追求現代化、城市化的今天,以前的老式大家族分裂,子女減少,宗族解構,老齡化嚴重,血緣淡化,人情淡薄……

與父母、兄弟各自生活似乎已逐漸成了常態,獨自闖蕩打拼也成了更多年輕人選擇的方式。

但隨著越來越多人堅持遠走他鄉,堅持不婚主義,堅持丁克婚姻……“無緣死”,離我們並不遙遠。

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

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

“你可能和他們一樣,變成無人認領的屍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