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二線城市回到農村老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不說不笑不煩躁丶


  首先筆者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老家是中部十八線小地方,家鄉可以說是中國廣大鄉村的寫照,大學是廣州讀書的,後來畢業去了上海工作,可以說和題主的問題很切合吧。\r

我覺得我有一種感覺就是在大城市上班的時候想回到老家去和親人聊天,去嚐嚐媽媽煮的飯菜,但是當自己回到家鄉的時候,開始一週過的還是很開心的,又可口的飯菜,有親朋好友的熱情款待,但是一週後你會發現,在老家特別無聊,因為街上行人稀少,習慣了外地生活的我,一般很難適應家鄉的慢節奏生活,而且家鄉的生活也迴歸了平靜,對媽媽煮的飯菜,也開始了挑三揀四了,對家裡的一草一木會有一點厭倦。\r

但是回到大城市,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雖然城市很繁華,但是總會想念家鄉,家裡的一草一木你都會思念。\r

這也許是很多人的感覺吧,你們覺得呢\r

\r

牛博士,今日頭條今日新農特約撰稿人,“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



鮮農場


每年7月,大涼山深處的苗族村莊爛房子村,漫山的野生仙人掌掛滿了仙果。過去,數十萬斤的果實要麼爛掉,要麼成為山羊的美味。這一次,它們會變成為飄香的仙果酒嗎?

漫山遍野的仙人掌能變成飄香的果酒嗎?

在四川省大涼山深處一個叫爛房子村的苗族村莊,三位曾經受好友營支教和資助的學生完成了學業,他們選擇返鄉創業。

李發雲,(苗名:李井)29歲,苗族。

我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涼山彝族自治州政協委員。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深深的愛著我家鄉的每一位父老鄉親,每一寸土地,夢想著有一天能回來建設家鄉,帶領自己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2016年我從西南民族大學本科畢業後,毅然放棄與溫氏集團的就業協議簽約,回到這片生我養我的故土,引進外面的公司在家鄉投資整合了500畝的野生食用仙人掌,同時帶領村民種植食用仙人掌1000畝,當年種植和回收野生仙人掌果為村子創收20萬餘元.

2017年第二次回收野生仙人掌果再次為村民創收10萬餘元。仙人掌果由於保鮮期很短,又需要長途運輸到市場,所以對採摘要求特別高,由於採摘時擦傷刮傷的果不好保鮮,只能成為廢果,為了充分利用這部分果子,我們想到了將這部分果子實地釀酒,2018年結果將會超過10萬斤,公司收購的量3到4萬斤,還有6萬斤的仙果可以釀成果酒,按3斤果出1斤酒的比率,如果可以批量生產,將可以產出2萬斤的酒。


李世民(苗名:李桂),24歲,苗族。

我是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白碉苗族鄉白碉村爛房子組的新隊長。我出生在爛房子,我的童年時光也在爛房子度過,因此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和大山、還有這裡的青山綠水、大石頭、漫山遍野的仙人掌、還有仙桃…… 因此我畢業之後選擇了回到爛房子和李發雲還有村裡的村民們一起種植仙人掌。

首先我試圖在網上銷售,不過銷售量不大,村民們種出來的仙人掌果利潤低,沒有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所以李發雲又帶著我們兩個當弟弟的開始研究釀酒。

2016年9月底釀出來的第一壺仙果酒有些異味,失敗了。2017年8月初又繼續研究,一個月左右我們的第二壺仙果酒出來了,這第二壺比第一壺好多了,味道很好,酒色也好,口感更好,我們村民些還有同學們回來了都搶著要喝我們的仙果酒。

這也說明了發雲的釀酒技術是進步了,不過這還不夠,我們還想把這仙果酒產業上規模,做得更專業,讓外面更多的人都喝上我們爛房子的仙果酒,所以我們計劃修個釀酒房,還有儲存房,還計劃派出兩個人去參觀學習釀酒技術。只是我們現在沒有資金去支撐這個項目,因此申請了這個公益項目!


李樹軍,27歲,這是我的書名,(苗名:李包)。

我是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白碉苗族鄉白碉村爛房子組幼教點的一名輔導員,我出生在這片大山裡,我的童年也在這鄉村的大山裡度過,喜歡這裡的自然風光,喜歡爛房子萬里無雲的藍天,更喜歡爛房子滿山遍野的仙人掌,特別是那七八月份仙果成熟的時候特別的誘人,但每年都有大量的仙桃浪費掉,並沒有人利用……

因此畢業以後我選擇了回到家鄉爛房子,和發雲,世民一起帶動村民種植仙人掌,這兩年開始收購仙果,村民們也有了收入,可因為不是大量的收購所以村民的收入還是很低,剩下的眼睜睜看著浪費掉了。發雲看著有太多的果子浪費了實在不忍心,就帶著我和世民開始研究釀製仙果酒,在2016年9月低我們釀製的第一壺仙果酒出來了,口感不是很好,有些異味,在2017我們搶在了仙桃成熟的前面研究了一段時間,在8月份我們的第二壺仙果酒出來了,這壺仙果酒算是很成功的,口感,酒色都很好,誰喝了都讚歎不已,釀製的仙果酒太少很多人都沒喝上我們的仙果酒。

2018年的7月,新一季的仙果準備成熟了,我們決定把仙果酒業做大,一方面讓外面更多的人喝上我們爛房子的仙果酒,另一方面,想通過專業的學習和檢測,讓果酒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適合批量生產,帶動爛房子村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


陳家堅 41歲 佛山電視臺南海頻道文穎工作室編導 佛山好友營支教創始理事

我是一名記者。2007年,我送第二批支教老師到木裡支教,從這一年起,至今已經八進木裡了。我喜歡那裡的淳樸的學生,我愛那裡的綠水青山。每次進山,學生們都會採集仙人掌果給我們嚐鮮,說,這是哪裡也吃不到的仙桃。

10年後,當年支教過學生陸續完成大學、職中的學業。他們,竟然回鄉創業,竟然競選了隊長,竟然成為鄉村老師……這是,他們小時候跟我說過的夢想。這些年輕人把發展的希望放在了滿山的仙人掌林上。但是,他們卻苦於沒有起步的本錢……

我希望,這次眾籌,可以為返鄉的學子成就一個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夢想,回饋社會的,將是一壺脫貧致富的美酒。這些苗族的青年,還想著保護傳承苗族的古歌、蘆笙歌舞等傳統文化。


他們在大城市完成大學、職中的學業,打過工,為什麼不留在城市,回到大山深處的村莊呢?

爛房子村民小組有66戶,人口數為322人。耕地面積455.4畝,林地面積分別是花椒123.5畝,核桃301.07畝,仙人掌幼樹1860畝。仙人掌果每年產量約10萬斤。四大牲畜分別是豬226只,馬56匹,羊206只,牛57頭。

木里藏族自治縣坐落於四川省西南邊緣,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東跨雅礱江,西抵貢嘎山,南臨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終端,是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平均海拔3100米。木裡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

探險家洛克1924年、1928年、1929年三次探訪木裡, 1933年4月,詹姆斯·希爾頓以約瑟夫·洛克在木裡探險時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的系列探險遊記和照片資料作為素材,創作了著名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洛克描述的“上帝的花園”香格里拉,就包括木裡在內。

爛房子村,至今只通馬道,礙於交通閉塞,信息不通,有好的農產品也賣不出去。三位學生是村裡第一批走出大山的學生,他們說在外面學到了知識,開了眼界,要回來帶領村民一起致富。其中一位還競選當上了村民小組組長。

(爛房子村村民小組組長李世民和村民代表開會)


初涉社會的年輕人,憑什麼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爛房子村海拔約2000米,村莊就在雅礱江邊的緩坡上。這裡滿山野生的仙人掌林,每年7、8月,仙人掌果掛果約有10萬斤。仙人掌果口感清新,果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多糖類、黃酮類和果膠等,是大自然的饋贈。過去,這十萬斤的果實要麼爛掉,要麼成為山羊的美味。

爛房子的第一位高中生李發雲讀高中的時候,就想著有朝一日,把這些他們稱為“仙桃”的仙人掌果帶出大山。這個夢想,在這位青澀學生心裡一存就是5年。直到2016年他在西南民族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的時候,他終於通過努力,把37000斤仙桃賣到大山之外。然後,他和幾個小夥伴們,辛苦地說服鄉親們,兩年內一起種下一千多畝的仙人掌。


(李世民和村民種仙人掌)

李樹軍父親:今後年輕娃兒,想過好,收入好。種仙人掌現在還不曉得,今後才曉得。我家40畝。荒山一起加地,40畝。種的來說,爛房子我們家最多。

李同:種了十畝,兩年了。我們這兒有個李發雲,他在外面讀書,他回來了。他給我們找了發展的道路。組織了我們爛房子很多百姓,種植仙人掌。種出來了,以後我們發展的前途就越來越有前景了。

(李同在接受採訪)

仙人掌果收購價是2元錢一斤,不高,但是起碼給鄉親們帶來一筆穩定的收入。交通還是制約,仙人掌果保鮮是個難題。於是,2016年他們開始試釀果酒,出的第一批酒難以入口,他們全部倒掉了。2017年,他們釀的第二批酒,拿到外面給人喝,大家說還可以入口,這句簡單的鼓勵,給了他們莫大的信心。仙果真的釀成酒的話,這幾十萬噸的果實就不會白白爛在地裡,運輸保存也比賣新鮮的果實容易的多。


怎麼能釀出市場認可的仙人掌果酒呢?

返鄉的學子,首先想到的還是繼續學習,讓知識改變命運。於是,便有了這個眾籌的項目:“一壺仙果酒 精準興苗寨”。

本項目目的是為爛房子村的返鄉創業大學生進行精準幫扶,幫助他們購買小型的釀酒設備,外出學習釀酒技術,項目成功的話,將會給當地的村民帶來穩定的收入。李發雲還調查過,木裡縣可開發的仙人掌資源大概還有20000畝左右。


(李世民、李樹軍、熊洞品嚐仙果酒)


古村之友


一二線城市,是人類千百年智慧的結晶。住在北上廣,活在省會,並非一句膚淺空洞的口號。這裡面,有著太多現實的考量。

雞飛狗跳,燕舞蟬鳴。東家媳婦推車看孩子,西家大娘攆過羊群,白日村裡還算熱鬧,晚上黑燈瞎火,街上冷冷清清。說到底,農村還是落寞的。

沒有人不向往繁華的都市,品嚐了一二線城市燈紅酒綠的甘甜,恐怕很少會有人坦然面對農村的淒冷。

但是,或學歷能力不足,或愛情生活變故,從一二線城市殺回農村,哪個飛馳的火車上沒有幾個?

大城市混不住了,起碼還有農村一個家在。家鄉再怎麼貧窮落後,總是自己生長的地方。

農村老家還有父母,還有七大姑八大姨,南邊鄰居,北邊爺們,農村裡人際關係還是單純的,還是比較好混的

小學中學同學,多少年沒聯繫了?也許他們早已成了老闆,也早已成家立業。也許,在這些人的眼裡,就是一個鎩羽而歸的敗將,不過,畢竟還年輕,心靜下來,種地打工經商,哪怕趕大集擺攤賣菜販水果,只要踏實肯幹,日子總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有些積蓄,在老家縣城買個房子,做個小本生意,也一樣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即便是掙不了幾個錢,一塊宅基地,幾間平房老屋,農村裡生活也不是不可以。現在城鄉一體化,村裡修了柏油路,通了公交,醫院、學校、銀行、超市,一二線城市有的,農村裡也慢慢有了。

農村免交了公糧提留,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種地打糧不再是一種負擔。農閒打工養殖,也能存錢補貼家用。

大宅院,種上花草果蔬,養上幾隻狗狗,找個踏實肯幹的對象,有空釣釣魚,賽賽狗,坐上高鐵或者開車去一個想去的地方。這樣的生活一樣有滋有味。

更應該看到,推行城鄉一體化,返鄉創業,立志反哺家鄉農村的有志青年如過江之鯽。

農村有著廣袤的原野,交通日益便利,發展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是一顆珍珠,耀眼的光芒總能穿透厚厚的浮塵。只要懷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堅定的信念,回到農村,一樣能幹出一番事業。

然而,夢想終歸夢想,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回到農村,也許掙不了幾個錢,也許找不到理想的伴侶,也許,夢想終必成空,還是和在一二線城市一樣,窮困潦倒,平淡無奇。

但是,好處也不是沒有。最大的一點是,農村人際關係相對簡單,離婚率還是低的。回到農村生活,日子雖然平淡,但夫妻雙方的誘惑少些,離婚的幾率也就少很多。

努力了,奮鬥了,偎依在家鄉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油鹽醬醋,和愛人長相守,孩子環繞膝間,平淡一生,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鄉村山東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聊聊從一二線大城市回到農村的感受。 從一二線城市回到農村老家,心理落差肯定會大,作為上大學的你都有這樣的體驗,那對於長期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其中滋味更是難以言說。


單單從生活環境上就夠你喝一壺的,如果加上經濟文化思想觀念上,那如果能很快適應下來,簡直是公雞中的戰鬥雞。 農村是大多數寒門學子的故鄉,有句話叫:狗不嫌家貧。雖然用在這裡不合適,但是道理可以理解。

看到題主有這樣的憂慮,還是讓人比較欣慰的,在這裡祝福你,年輕人。 農村的貧窮落後,思想觀念保守是長期的生活習慣形成的,很難改變,但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進步,這種觀念也在不斷的向好的方向發展。 咱們人口眾多,想同步發展是不可能的,對於農村國家也在不斷的提高補助,提供政策上的有利幫助。



目前我認為農村主要缺少持續的動力,缺少有知識的年輕人,缺少基礎設施的建設。 想想現在大城市招攬人才的有力方式,動不動就給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補貼,給住房,給好的工作環境,農村環境是無法給予的。這樣有能力的年輕人,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專業技術的人才肯定會選擇大城市而放棄農村。


題主有這樣好的初衷是讓人歡欣鼓舞的,只有每個人都像您這樣,這個農村才能有所改善,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才能改變窘境。 想想現在的農村,應該叫新農村了。

國家啟動美麗鄉村建設,提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在將來,更多有利的政策一定會在新農村遍地開花,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去農村去創業,農村一定會成為更多人成功成才的搖籃,時間不會太久,我們一起期待吧。


回憶三農


17年春節過後,我們離開了生活多年的二線城市,決定另某出路。在外打拼多年,仍然一無所有,無奈之下,我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愛人的老家,愛人則去其他城市發展。

回家後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寶的上學問題。大寶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原本在市裡的公辦學校上學。回老家後有兩個選擇:

1、村裡免費的公辦學校

2、交錢的私立學校

村裡的公辦學校教學質量比較差,而私立學校則好的多。權衡利弊之下,確定上私立學校,交錢就交錢吧,為了孩子以後的前途著想,交點錢也是值得的。

我們找了附近一所較有名氣的私立學校,大寶順利的通過了學校的入學測試,正式成為該校的學生。學校是寄宿制,週日下午返校,週五下午離校,在校期間一般是不允許回家的。

初上寄宿制,大寶是種種的不適應,吃飯吃不好、睡覺睡不好、學習跟不上、同學不合群……等等,週末一回到家就哭鬧著不再去上學。上學對她而言,成了一件萬分痛苦和無奈的事。那段日子,我和她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好在兩個月後,大寶終於慢慢適應了過來,學習趕上來了,性格開朗了許多,臉上也有了歡笑。我才算鬆下一口氣。


解決了大寶的問題,才有心靜下來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常年在外打工,每年只有春節時回來住幾天,對這個村子瞭解甚少。沒想到,在這兒住的愈久,愈是痛苦,愈是想逃離。

這是豫西鄉下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村裡道路破敗,汙水橫流,走到街上,一不小心就會踩一腳汙水,到了夏天,蚊蟲橫飛、臭氣沖天自不用說。平時走在街上,難得看見一個人影、聽見一絲人聲,讓人恍惚進入了深山老林一般。究其原因,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白天孩子們上學,老年人則聚在一起打牌,所以街上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放學的時候,沉重的靜寂被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打破,街道上才有了幾絲生機……


我也是農村人,自小在農村長大,卻沒見過這樣破敗沒有生氣的村莊。這裡的一切讓人絕望,所以,唯有努力逃離,逃離了才有希望……


伊洛睿子


我老家隨便一處牆根也有煙雨江南的感覺,騎著小電驢就能跑遍每個角落,忙完了飲一壺濁酒,逍遙天地。在世外桃源,哪裡還記得城市什麼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2a09a1eb2069255a7ca84135a99de21\

拔草小姐姐


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我想說的是,這樣認為的人是井底之蛙。

你以為自己很有能耐嗎?你知不知道有些地方的農村,能人多的是,其實力財才能把你嚇傻。比大多數所謂的大學生出外漂泊上個班拿個幾千塊強太多了,在農村大戶的眼中。只是一條可憐蟲。

下面我說說湛江地區廉江市下面的農村事蹟吧!


內部裝修照1這個佔地3000平方的造價1500萬大別墅就是農村人企業家建,造價幾百萬的大別墅有些富裕的村莊一條几百人的村都有幾戶,加上個別村莊開的大型門廠,好多村莊成家了有小孩的男人都會有工作做。

2

農村企業家投資的氣勢磅礴的廟宇,投資過億。這能來帶動整個鄉的旅遊經濟發展。農村能人現在乾的是這種名利雙收的項目了。


3本人所在的村,只有60多戶就有三家過百人的大型副食工廠,帶動附近一帶幾百人的就業。

所以說,題主你多慮了。農村能人牛逼到你不敢想象,並不是都是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羅密思維


我現在就是隨兒大軍的那一波人的當中一員,我的老家是一個地道的農村鄉下,我現在生活在新一線城市杭州,我在杭州這個城市生活也有些年頭了,要是說起從一二線城市回農村老家,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日常食用的蔬菜價格問題了,就在前年的春天,我有幸回了一趟老家,當我向我的鄉親們提及杭州春節期間的竹筍連皮帶殼的一斤高達三十塊錢,我的鄉親們聽到後是個個不勝唏噓,感慨萬分。因為在我的家鄉地帶就是一片的竹海,象這樣的竹筍多的是數不勝數,一斤都值不了一兩塊錢,這時候的鄉親們就幻想著,要是能把家鄉的竹筍都搬到杭州去,想不發財都難。可惜我的家鄉和杭州城相隔千山萬水,路途太過遙遠,千里迢迢的一切不太現實。

我的家鄉,現在其實也建設的非常的美好了,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非常的齊全,什麼路燈,水泥路硬化,通訊網絡設施,還有上網購物,娛樂休閒一應具全,我很想再回到我的家鄉去生活養老,可惜由於種種的客觀因素,我現在不得不生活在我的子女身邊,這些可能就是我的美中不足了。


老俞177829369


前年清明節祭奠父母攜妻帶女回過一次,漸進故鄉時,望見家鄉的遠山,望見倒塌了的老屋,望見門前的那棵大榆樹,望見和發小們摟柴割草的小徑,望見了父母的墳塋,淚水已打溼了我的衣襟......

故鄉生我養我的故鄉,我努力尋找記憶中的美妙畫面,然而故鄉已物是人非,只有斷壁殘垣,幾個未走出村子的發小已兩鬢斑白,我握著他們的手好象抓著老榆樹皮,粗糙乾癟,他們刻在臉上的道道皺紋可窺看到他們生活的艱辛。大約是我們的真情觸動了我久居城市妻子的心扉,她從包裡取了錢硬塞給他們手裡每人500元......

再見了故鄉,再見了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遠山如黛,山路彎彎,故鄉逾來逾遠......


user973319


老家已經沒啥人啦,只有一些老年人在家,只有過年的時候年輕人才會回來。


我記得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暑假會在農村老家待著,村裡是真的沒什麼人,田地大多租給承包大戶了。有些老人會在租不出去的田地裡種一點水稻玉米紅薯啥的自己吃,而以前做絞稻生意的人不來了,絞稻就是給水稻脫殼,零星的幾單生意都不夠車油錢。老人只能騎個電動車把水稻拉到很遠的地方去絞稻。

現在上班只有過年才會回老家,那個時候在外面做生意的人回來的會早一點,然後快過年的時候,上班的人才回來。這個時候人聲鼎沸,還是相當熱鬧的,村裡都通了水泥路,水泥路比老路窄不少,還高處一截,一到過年全是車,會讓你堵到懷疑人生。這兩年政府又在高水泥路加寬,過年路上順暢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