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財大首設「無界」課堂,力爭推進智慧教學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焦旭坤 趙蕾)

6個小時的時差,9千多公里的距離,授課者與聽課者不在同一屋簷下,師生之間全部的交流僅由互聯網維繫。近日,浙江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倪霓老師將如此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引入自己的課堂,課程結束後同學們大呼“意猶未盡”。

近日,倪霓老師邀請遠赴西班牙、正就讀於巴塞羅納經濟研究院的2016屆校友汪志傑在她所的《選擇困難症的經濟學療法》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了一次跨國界交流,這也標誌著學校“無界”國際協作教室的正式啟用。

為幫助在校學生增強學習信心,開拓國際視野,使同學們不再侷限於書本里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而是放眼全球擁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財政稅務學院的倪霓老師與駱靖靜老師想到開設智慧課堂,通過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讓已經畢業的優秀學子做主講人為同學們授課。“因為年齡相仿,授課者與聽課者可以擁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他們可以很快從陌生走向熟悉;那些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比起老師來說更明白現在的大學生需要的是哪方面的幫助,他們可以很好地對症下藥,實現‘精準助困’。”

課堂上,汪志傑校友就如何過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如何規劃未來職業方向以及求學留學經歷等多個方面與同學們進行了長達1個小時的溝通交流。期間同學們認真聽取學長的講解並不時通過手機、筆記本電腦實現連線互動,遇到不解的問題時大家會自覺地有序提出,耐心等待學長的一一解答。智慧教室清晰流暢的畫面,優質的聲音傳輸效果,消弭了時差與長距離可能引發的問題,更是助推了課堂的順利進行。

“看到視頻那頭優秀的學長給我們分享經歷,我感覺很是奇妙,就好像身處地球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人們找見了一個平臺,然後在一個相同的時間段裡一起暢談交流。”來自財稅學院的王一寧同學感慨道,“學長的分享讓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更多的反思與規劃,也讓我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職業目標。整堂課下來我感覺收穫到很多,有專業方面的知識,但更多的是書本外的經驗積累,這樣生動的課真是讓人受益匪淺。”

近年來,浙江財經大學一直致力於通過互聯網手段助力教學改革,協助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課堂實際體驗效果。智慧教室不僅可以應用於課堂教學,還能夠適應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活動等多種教學場景。師生可以輕鬆通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與本地教室做連線互動,還能夠互相分享自己的屏幕,真正實現跨教室、跨校區、跨國界的協作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