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註冊用戶5000萬,揭祕你我貸「蝶變」背後的邏輯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經歷過監管寒冬期,仍然能堅挺合規運營、最終留存下來的企業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文|肖昀

來源|互金通訊社

網貸肩負普惠使命而來,經過十一年的歷練,行業平穩健康環境逐漸形成。截至2018年5月底,網貸行業成交規模突破7萬億元,在多年穩健運營的基礎上,你我貸近日累計交易額也直逼千億大關。

7年註冊用戶5000萬,揭秘你我貸“蝶變”背後的邏輯

6月18日,是你我貸上線七週年的日子,自2011年成立至今,這家平臺見證了網貸從初露崢嶸到風起雲湧,經歷了行業從野蠻生長再秩序重塑。在日漸出清的網貸大環境下,你我貸與行業共同成長,在平穩發展的基礎上踐行普惠初衷。

與行業共同成長

雖然在嚴監管時代,行業大浪淘沙難以迴避,但市場空間仍然巨大。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5月月報》顯示,截止2018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額達到71584.64億元;同時,5月的網貸行業成交量與4月相比呈現小幅回升,環比上升5.53%,為1826.6億元。

此外,投資與借款人活躍度方面,5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活躍借款人數均環比上升,分別為416.51萬人、436.6萬人,其中活躍投資人數環比上升5.42%,活躍借款人數環比上升7.63%。

鮮活的數據表明了廣大投資人依然看好網貸行業的一片發展前景,同時也表明平臺合規整改的效果已經逐步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貸行業交易額突破7萬億大關的同時,你我貸也迎來了里程碑的時刻。根據你我貸官網數據,截至2018年6月21日,平臺累計交易金額直逼千億,為955億元,累計註冊人數5300萬人。

縱觀整個網貸行業,你我貸用7年時間累計成交額近千億,速度稱不上快,然而正因如此,在當前安全、透明、合規應成為指引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詞的背景下,你我貸更能以成熟和理性為發展核心,穩健前進。

守住合規發展初心

隨著網貸行業“1+3”監管體系以及各種細化的政策陸續出臺,對網貸平臺來說,合規工作的開展不再像前兩年那樣霧裡看花,如何成功通過合規驗收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和可查究的細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備案如果延期也給了一些平臺整改和彎道超車的機會。

作為網貸發展的參與者和親歷者,你我貸積極配合監管,進行合規化建設,不僅上線了銀行存管系統,還開闢信披專區、堅持小額分散業務定位。

對於投資人而言,一家網貸平臺是否合法合規、資金安全是否有保障,是選擇平臺的首要因素,這也是平臺得以長久發展的基礎。

據瞭解,2017年5月,你我貸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在平臺的交易服務中,資金由銀行管理,交易由平臺管理。做到資金與交易分離,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提升平臺對交易管理的服務;同時還可以實現平臺與銀行的技術互補,保障信息安全。

除了資金安全得到保障,還需要讓用戶對平臺的運營數據、經營狀況以及高管團隊等獲得直觀的瞭解,因此平臺自身信息透明也被視為判斷平臺是否可靠的標準之一。

你我貸官網開設信息披露專區,對於風控體系、安全體系、運營報告和審計報告、核心部門高管等信息進行了信息披露。另外,2017年8月,你我貸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每月更新各項交易數據。

作為平臺合規運營的另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小額分散。對於平臺而言,整改最大的難題是大額標的存量資產的處理。但這對於把業務類型定位於小額分散的平臺,卻是一個合規優勢。據悉,你我貸資產以小額信貸為主,並嚴格遵守2016年8月24日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個人借款不超過20萬,企業借款不超過100萬限額的規定。

打好風控“攻堅戰”

如今的互聯網金融已逐步邁入合規發展的新階段,會有一部分優勢凸顯的平臺相繼湧現。但是畢竟互聯網金融相對傳統金融還屬於新生業態,其成熟度與發展速度未成正比,難以避免發生一些風險事件。

在此背景下,以金融為本質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想要增強投資人信心,提高自身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如何把控風險則成為一門“必修課“。

在風控方面,你我貸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其中,為平臺平穩運行、實現普惠金融奠定了堅實基礎。

7年註冊用戶5000萬,揭秘你我貸“蝶變”背後的邏輯

具體而言,你我貸信貸工廠依託大數據體系建設,通過一個數據的採集並整合,變相延伸近千個指標,構建了風險量化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對用戶進行分級,識別風險、量化風險;通過機器學習平臺功能,經由數據抽取,存儲,預處理,建模,評估,可視化系統監控等模塊,進行風險管理,並不斷優化風控模型。

在信貸決策上,你我貸信貸工廠4.0階段已實現自動化決策引擎;通過人臉、語音、指紋等生物識別,確認客戶的真實身份;通過反欺詐引擎保證交流時的數據獲取真實性,最終做出信貸決策。

除此之外,你我貸還通過了信息安全三級等保認證。據瞭解,通過三級等保意味著國家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對平臺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及備份恢復、系統建設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認可,平臺在技術、管理、控制層面均達到國家指標。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872家,相比於2015年減少了4000多家。監管的洗牌一定程度上幫助行業擠掉了發展泡沫,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行業走向逐漸明晰,一個規範健康的網貸環境正在形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經歷過監管寒冬期,仍然能堅挺合規運營、最終留存下來的企業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