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獨家」8月米價或將蓄勢待漲?

「大米獨家」8月米價或將蓄勢待漲?

當下米市雖然已無淡旺季之分,但進入七月份後米廠大米整體走貨情況都較前期遜色的多。如今米企不得不將開機率降至全年最低水平,等待市場行情的復甦。隨著國家大力去庫存及逐年下調水稻最低保護價影響,米價持續呈穩中走低的態勢。那麼在新稻上市前,米價還有上漲的機會嗎?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結合當前各產區加工情況,預計進入八月份後米價或迎來小幅反彈,但幅度有限,建議米企和經銷商掌握好對市場的利好因素。

優質糧源供給不足

首先,新糧方面。如今上半年已悄然而過,隨著市場不斷的消耗,優質糧源購銷已漸入尾聲,大部分糧源多存於貿易商和米企手中,農戶手中餘糧量非常有限。黑龍江產稻花香其在2017年受低溫影響,整體較上年減產,也因此導致稻花價格持續居高不下。長粒香方面,據本網瞭解,截止目前黑龍江哈爾濱地區長粒香水稻(綏粳18)到廠價1.75元/斤,出米率63-65%之間,且收購十分困難。吉林超級稻方面,大部分農戶將餘糧已售完,雖然吉林省有省級拍賣,但因多為陳糧,其口感及質量均不及陳糧。南方秈稻方面,安徽、湖北等地優質糧源稀少,剩餘的多為出米率低及含黃的水稻。並且隨著江西新季早秈稻的上市,部分企業開始集中採購18年產長粒早秈稻,實際到廠價在1.3元/斤以上,並且在7月17日前仍無17年產中晚秈稻的投放。

其次,陳糧方面。進入6月份後,國儲水稻拍賣一直表現的不溫不火,顯然拍賣已變得常態化。隨著大米銷售進度的放緩,工廠參拍積極性開始下降。本週(7月9-10日)共計投放水稻3407493噸,實際成交了207960噸,成交率為6.1%。另外,由於南方多高溫天氣,庫存的水稻優質糧仍處於稀缺狀態,因此短期內優質糧價易漲難跌。

剛性需求穩中有增

8月7日即為立秋節氣,天氣開始由北向南轉涼,屆時居民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針對普通居民對為優質米需求的增加。另外,大米的保管條件上均較前期有所好轉,提升貿易商備貨積極性。同時進入8月中下旬後,各地區大中專院校即將開學,剛性需求穩中有升,都將助推大米走貨速度,屆時米價也迎來上漲機會。

進口量已縮減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份我國進口大米48萬噸,同比減少2.7%(如下圖所示);1-5月份累計進口大米160萬噸,同比減少12.2%。5月份我國出口大米10.2萬噸,同比減少8.5萬噸;1-5月份累計出口大米60.4萬噸,同比增加18.5萬噸。通過以上統計得知,隨著國內大米價格的持續下行,國內外大米價差持續收窄,進口米優勢逐漸減弱,月度進口量已經連續4個月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同時,7月1日起,對進出口大米稅目稅率進行調整。稅目調整影響到從東盟進口糯米的稅率,協定稅率從5%增加到50%,大幅增加了從東盟進口糯米的成本,再加上近半個月以來人民幣貶值,貿易商表示進口成本也在大幅增加,均給予我國大米市場帶來利好,下半年我國進口大米趨勢將有所放緩。

「大米獨家」8月米價或將蓄勢待漲?

綜上所述,預計8月份開始,隨著成本的增加,大米價格有望開始穩中上漲。建議米企進入7月下旬後開始貯備優質糧源,特別是17年產水稻,因各地餘糧已基本見底,有庫存的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出售部分糧源,畢竟這部分利潤比加工大米要更具有優勢。經銷商方面,可適當儲備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銷售量。畢竟過了此階段,新米將陸續接棒上市,因最低保護價的下調,屆時米價或將迎來一波小幅下跌的行情。(中國糧油信息網 尹秀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