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也沒餘糧了:上市券商6月淨利下滑明顯 虧損券商多達10家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上市券商6月淨利下滑明顯 虧損券商多達10家

近日,33家上市券商陸續公佈6月份經營數據,受市場交易情緒低迷的影響,市場指數下跌,剔除7家缺乏可比數據的券商後,26家券商6月合計實現營收124.55億元,環比上漲 2.07%,實現淨利潤37.90億 元 , 環 比 下 跌16.74%。而26家可比券商前6個月累計實現營收742.85億元,同比下降9.36%,累計淨利潤283.43億元,同比下跌17.84%,下滑比較明顯。

市場低迷,獨角獸帶動IPO復甦

6月受資金面緊縮及中美貿易摩擦發酵的影響,投資者避險情緒驟增,導致股債市場表現分化,月末滬深300指數報3510.98點,較上月末下跌7.66%,中證綜合債指數報96.80點,較上月末上漲0.28%。6月A股日均成交額3504.25億元,環比下跌13.72%,而投行業務方面,6月9家擬上市公司獲IPO批文,獨角獸工業富聯、寧德時代完成發行上市,帶動IPO承銷金額達到404.02億元,環比大增543.21%;而市場疲弱拖累上市公司再融資意願,6月再融資承銷金額僅357.64億元,維持低位。

在資管業務方面,資管新規落地後,中基協對備案產品審核趨嚴,6月僅43項集合資管產品獲得備案;資管產品季度結息帶動業績環比回暖,6月10家資管子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5.43億元,環比上漲77.47%。在信用業務方面,6月兩融日均餘額為9553.25億元,環比下跌3.39%,券商新增股票質押交易參考市值僅1044.70億元,環比上漲16.16%。當前滬深兩市股票質押平均履約保障比例分別為181%和223%,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佔比分別不到0.2%和2%,券商股票質押業務風險相對可控。

10家券商6月出現虧損

6月份單月營收超過10億元的券商有5家,其中中信證券以21.36億元營收位居第一,環比上漲42.27%,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分列第二、三位,單月營收分別是17.11億元、13.06億元,環比增速分別為6.52%、92.66%。除此以外,躋身十億俱樂部的還有廣發證券和中信建投,而江海證券、國海證券、中原證券三家券商6月營收不足5000萬元,營收在33家上市券商中墊底。

從環比增速來看,16家券商的營收在6月實現了正增長,其中營收增速最快的為國海證券,環比增速達267%,此外山西證券、第一創業增速都超過了100%,但是這三家券商的單月營收基數都比較小,分別為3582萬元,1.2億元和7588萬元。而長江證券、中原證券、招商證券、華金證券、海通證券、江海證券的營收環比下跌超過40%,下滑比較明顯。

6月,26家可比券商共實現淨利37.9億元,環比下跌16.74%,33家公佈經營數據的上市券商中共有23家上市券商實現盈利,其餘10家券商出現虧損,其中盈利超過5億元的券商有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和興業證券這四家券商,淨利潤分別為7.99億元、6.81億元、5.58億元和5.33億元。淨利潤虧損的10家券商分別是江海證券、方正證券、長江證券、西南證券、東吳證券、中原證券、廣州證券、國海證券、華鑫證券、西部證券。其中江海證券虧損最嚴重達2.08億元,其淨利潤環比下降高達3150%,另外廣州證券利潤下滑也比較嚴重,6月虧損3219萬,環比下滑1836%。

另外,26家可比券商1-6月合計實現營收 742.85億元,同比下滑9.36%,實現淨利潤283.43億元,同比下滑17.84%。其中中信證券和申萬宏源是兩家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上市券商,此外,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排名靠前,彰顯龍頭券商業績韌性。

關注政策紅利與市場風險釋放進程

面對當前時點,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認為,5月以來,多項CDR配套實施細則已陸續發佈,監管框架已日臻完善,但6月市場表現疲軟,CDR發行估值承壓,導致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先後暫緩CDR的發行進程。若三季度股市表現能重新企穩,預計首單CDR發行將正式登場,CDR發行對券商的承銷保薦、託管及經紀業務利潤貢獻將兌現。同時,CDR相關業務對券商的資本規模、客戶資源和境外託管能力有較高要求,唯有龍頭券商能從中受益。股票質押風險無需過慮,股票質押持續拆雷。而金融去槓桿成效已初步顯現,央行對於流動性基調從“合理穩定”變為“合理充裕”,流動性緊張局面有待緩解。

目前券商指數估值回落至1.27倍PB(LF)的歷史底部位置,龍頭券商PB(LF)在0.9X-1.3X的低位徘徊,向上空間大於向下風險。同時,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和服務創新經濟的政策引導下,行業自上而下的創新有望貫穿全年,風控完善的龍頭券商將優先享受政策紅利。建議投資者左側逢低佈局龍頭券商,重點關注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