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到处一片废墟和焦土,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流离失所者达900万人。工业生产能力只相当于战前的31%,农业只相当60%。1947年,日本颁布“和平宪法”,开始战后经济改革、恢复和重建过程。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但是由于大量熟练工人死于战场,产品质量比二战时更加糟糕,西方媒体报道日本产品: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灯具寿命短得让人无法接受。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在回忆录《日本制造》中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们就是仿冒和劣质的代名词,任何印有‘日本制造’的商品都给人留下了质量极差的印象。在创业初期,我们总是把产品上‘日本制造’这行字印得尽可能地小,有一次因为太小了,美国海关逼着我们重新印大。”宇佐市,日本大分县北部的一座小城,二战后,这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近百家工厂,原因很简单,宇佐的英文是“Usa”,凡是在此制造的产品,就可以印上“Made in Usa”,让人以为是美国制造。靠着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方法,日本产品不可能享誉全球。

日本政府首先认识到低劣产品、恶劣口碑严重障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着手建立相关法规,单1949年就先后颁布了《工业标准化法》《关于产业合理化》,发布了第一个工业标准。当时美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榜样和老师,同年,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设立质量管理研究小组,研究美国的《生产管理手册》,但书中漫天的理论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他们把希望寄托于一个货真价实的美国专家。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1950年6月24日,控制了日本80%资本的21位企业家出席了一场日本质量史上的一次盛宴,欢迎美国统计过程控制专家爱德华兹·戴明博士。

爱德华兹·戴明于1900年10月14日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为了国势人口调查而开发新的抽样法,并证明统计方法不但可应用于工业而商业方面亦有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他建议军事有关单位的技术者及检验人员等都必须接受统计的质量管理方法,并实际给予教育训练。另外在通用电气(GE)公司开班讲授统计质量管理,并与其它专家联合起来在美国各地继续开课计共训练了包括政府机构在内有三万一千多人,可说对美国SQC的基础及推广有莫大的贡献(当时戴明已将统计的质量管理应用到工业以外的住宅、营养、农业、水产、员工的雇用方面,其涉及面极为广泛)。

面对满座的日本政企代表,戴明直言不讳地说:“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什么叫做质量,就必须开始研究消费者,弄清楚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并用鼓动的语言告诉日本人:5年后,你们的产品质量将超过美国!接着戴明博士在日举办了为期八天的质量管理讲座,听众包括松下电器社长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丰田汽车总裁丰田喜一郎和许多政府的高级官员和领导人。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台NHK将戴明的讲座录音制作成广播节目,数百万日本民众通过无线电波收听了讲课。日本人将课程的速记、笔录汇总整理一本书《戴明博士论质量的统计控制》,竞相传播。戴明带来两个重要质量思想:一是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只要从一开始把事情做对,成本反而降低,价廉物美由此成为后来日本产品的重要特征;二是大多数的质量问题不在于工人,而是管理者的责任,萌芽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戴明打破日本人的认识误区,带来了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一场声势浩大的质量改革运动开启了日本经济腾飞之门。

1950年后,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质量管理持续了长达近四十年,前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去。并将他的著作版税赠送给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后者用这笔资金设立了戴明质量奖,用以推动日本工业质量管理发展。迄今戴明奖仍是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世界上三大质量奖之一。日本早期的经营者几乎都见过并受教于戴明博士,由此奠定了日本质量管理的基础。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曾感激涕零地说:“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对于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欠他太多!”戴明被称为日本“质量管理之父”,1956年,裕仁天皇授予他二等珍宝奖。这一年,日本经济结束战后恢复期,进入高速增长期。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6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进入独创时期,实施“质量救国”战略,推进“全面品质管理”和“消费者品质管理”活动,首创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改进方法,提出了全公司质量管理、田口质量工程学、5S现场管理、适时生产、看板管理、品质功能展开、企业范围品质保证等富有日本特色的品质管理理论和方法,石川馨、田口玄一、狩野纪昭、大前研一等世界著名品质管理专家名噪一时。1969年10月,首届世界质量管理国际会议在东京召开,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对日本质量管理的特征做了归纳,认为日本构建了全面质量管理。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构建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制度体系,采取集团诉讼、具有震慑力的惩罚性赔款、生产方举证责任、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等措施,倒逼企业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个时期,日本集成电路缺陷率仅为千分之一,而美国约为百分之一,这个巨大差距使得美国在日美半导体之战中败北。在国际市场中,“日本制造”已经变成高质量的代名词,外贸出口额急剧增加,经济高速增长,开始挑战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又过了十年,日本质量变得更强,1980年美国质量专家哈勒德在一篇报道中说,分别检测3家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30万个16k存储器,日本产品的出错率为0,美国的为1.1%-1.9%,使用1000小时后,出错率上升到27倍。日本产品充斥全球,日元也急速升值,这一年的6月24日,美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的纪录片,4000万观众在电视机前收看,纪录片录像带的发行创美国历史最高记录,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为何没有这个美国人,就没有日本制造

在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和长达20余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领先世界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作为支撑,今天日本如何能够保持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地位。近年来,包括许多著名企业在内的日本企业也相继发生了一些质量问题,丰田、铃木大面积召回问题汽车,高田、神户制钢篡改数据,均轰动一时。其中原因既有经济下滑造成的压力,也有世界制造格局的变化;既有质量管理的放松,也有企业文化的变迁。此刻,日本质量蒙上了一丝阴影,日本又到了重新思考当初美国老师那些话的时候。

当然,把日本制造的崛起,归于戴明一个人身上未免偏颇,但邻国政府、企业以及普通民众所展现出的学习精神与贯彻执行力,值得今天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中国品牌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