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琅琊榜其实是个悲剧,上一部老梁帝萧选说:“你想要的那个天下,永远都不可能有人给你的 。”

林殊不屑反驳:“你不懂景琰。”

其实,老梁帝萧选说的话是对的。

偌大一个国家,千万黎民百姓,兴衰荣辱民生社稷尽数系于一人,君主贤明则天下太平,君主昏庸则百姓困苦,多可怕。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景琰,庭生和他们的儿子可以做到清明正直,可是他们的孙子呢?后妃呢?朝臣呢?

在那样的制度之下,林殊的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琅琊榜2明明是琅琊榜的后传,却给人一种前传的感觉,这很合理,因为历史一直在重演。

昔日的祁王,眼下的萧平章,昔日的林殊,眼下的萧平旌,昔日的赤焰军,眼下的长林军。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即使如此,林殊却还是怀着痴愚的念头,希望大梁山河永驻,子民安康,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从此不再有烽烟和流离,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青春,理想和希望。

即使如此,还是要越过山丘,奔向远方。

梅长苏是幸福的,他在最后的生命里做回了林殊,更重要的是,他不用亲眼看着理想又一次惨烈破灭。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无论是哪朝哪代,都不能一派和气,毫无博弈。而琅琊榜表达的就是庙堂之上各方的明争暗斗,无论是储君之争还是后党与长林府的博弈。

平章处处小心谨慎,树大招风,他最明白这个道理。

荀白水以至高的权力为目标,试图制衡长林王府的兵权,但他的眼界也仅限于此,居庙堂之高而忽视了列国的野心勃勃。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宋浮忌惮朝堂的决策不能仅仅依靠皇帝对长林王的信任而行,想必梁帝继位几十载,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大臣们对长林王府的嫉恨已经积累到一个濒临爆发的点。

梁帝萧歆是个好弟弟,但绝不是明君。朝堂不是一味相信忠臣,而在于平衡。

长林军的所有兵权都在长林王府,全大梁所有的武将,除了庭生和平章以及作为负面角色的纪琛,无一个像样的将人出现。

琅琊榜:长林王府最后没落,其实梁帝托孤庭生时已埋下祸患!

而拥有最高军权的且无任何一军方与之制衡的长林王府,怎么可能不引起大臣们的恐惧!

而这一切皇帝都没有察觉,反派们不群起攻之是不可能的。

直到死,梁帝还把除军权外的政权也交给了庭生让他做托孤大臣,简直是烈火烹油,更上一层,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或许长林王府也不会落到后面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