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萧元时对于萧元启最后的一个“杀”字,脱口而出,如此决断,突然觉得小皇帝长大了,有了帝王的风范。

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萧元时有可能是一个明君,荀皇后是非常爱他的,但是在萧元时当上皇上以后了,他已经很少听从他母亲的意思,遇事有自己的主见。

比如他不同意将萧平旌处罚得太重,他没有收回长林军的令牌,比如他在心里就潜意识地称呼萧平旌是长林王。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他果决地将天子六印中可以调动兵符的一印毫无怀疑地交给岳银川,比如他把北境的军队称为长林军。

所谓明君不一定要多仁慈,但一定要爱民,懂得治理天下,萧元时所做的事显示出来的决断才智已经超过大多数君王了。

而且,萧元时是一个懂得反思自身的人。

萧元时幼时是非常幸福的,他的父皇母后都非常爱他,也有两个非常喜欢的哥哥。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但是一个人并不是一直都是好运的,前期有濮阳缨危害大梁,后有萧元启篡位,所以注定萧元时之后的人生必定是极为坎坷的。

当年为何皇宫中是萧元时第一个患病,那就是濮阳缨想用瘟疫把萧元时搞死,只是因为瘟疫幼儿致死率低,所以萧元时才捡回一条命。

还有萧元时的奶娘、宫中掌事姑姑居然要杀他,这是他根本不可能想象到的,要不是荀飞盏及时赶到,萧元时必死无疑。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荀飞盏斩杀萧元时奶娘,血溅在萧元时身上。

然后是萧平章战死,接着父皇病死,小小的萧元时就要接掌整个天下,他时刻记得父皇的教诲,就怕自身有愧天下。

对于荀家和长林王府的斗争,萧元时赶到非常无奈,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后来萧平旌抗旨出兵,萧元时知道萧平旌是没有错的,但是因为百官不允许萧平旌的抗旨行为。

萧元时不愿意重重处罚萧平旌,接着萧庭生逝世,萧平旌心灰意冷归隐,萧元时心里还想着萧平旌回朝。

后来荀白起被刺杀,朝堂上再也没有人大力辅助他了。

马上萧元启造反,萧元时最爱的母后在他眼前自杀,对他的刺激必然是很大的。

琅琊榜:小皇帝萧元时不堪重任?这些细节颠覆你的认识

萧元启逼迫他退位,萧元时没有体现一个身居宫中皇子的软弱,而是对萧元启篡位的不屑,对于长林王勤王的自信。

从荀太后死了之后,萧元时就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任人摆控的孩子了。

萧元启谋反,本应押入天涯,进行候审,他直接下令将萧元启杀掉,体现了他的果决和帝王霸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